平川镇:协商议事聚合力 智慧农业启新程
面对土地资源有限的现实瓶颈,如何让有限的耕地产出更大的效益,曾是摆在临泽县平川镇三二村面前的一道发展难题。破题的关键,源于一场场聚焦产业发展、汇聚各方智慧的基层协商议事活动。平川镇政协委员工作站积极搭建平台,组织政协委员、协商议事会成员、村干部、产业带头人、党员及村民代表,将协商会场搬到田间地头,围绕“向哪里拓展空间”“如何提升效益”“怎样创新机制”等核心问题,深入调研、充分讨论,最终凝聚起向科技要效益、向改革要动力的广泛共识,擘画并推动了三二村绿色低碳现代循环产业园的蓝图变为现实,开启了智慧农业发展的新篇章。
聚焦瓶颈寻出路,凝聚发展新共识
平川镇协商议事平台紧扣三二村土地效益提升的迫切需求,将“盘活闲置资源、发展高效农业”确定为重要议题。政协委员、协商议事会成员们深入调研,与村“两委”、村民代表多次座谈,共同分析资源禀赋、市场前景和技术趋势。通过坦诚交流和思想碰撞,大家逐渐统一认识:必须跳出传统种植模式的局限,向未被充分利用的荒滩要发展空间,向现代科技要产业效益。这一协商形成的“金点子”,为后续集中力量攻坚克难、发展智慧农业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
下沉一线察实情,科学决策夯基础
共识形成后,镇协商议事平台并未止步,而是推动协商成果向实践转化。由政协委员、协商议事会成员、种植能手、村干部和村民代表组成的联合调研组迅速成立。调研组一方面深入拟改造的40亩闲置荒滩实地勘察,评估开发可行性与生态影响;另一方面,在政协委员工作站的协调带领下,远赴河南等地考察学习智能温室、集约化育苗等前沿技术和运营模式。调研过程中,协商贯穿始终,委员们发挥专业优势,引导大家精细核算投入产出比、分析技术风险、探讨市场销路,确保项目规划科学合理、风险可控。这种基于深度调研的民主协商,为项目最终决策提供了严谨依据,增强了各方参与实施的信心。
科技赋能增效益,创新模式促共赢
在协商议事的持续推动和跟踪问效下,三二村的智慧农业项目高效落地。昔日倾倒垃圾的荒滩,如今矗立起包括7座双面日光温室、1座2880平方米智能玻璃日光温室和恒温库在内的现代循环产业园。园区首创采用“立体式育苗+物联网控制+智慧农业”新模式,130台立体换位式育苗机实现光照水分均匀,物联网系统自动调控温湿度,全自动苗穴生产线效率提升3倍,年产值预计达6270万元。这一系列科技应用,正是协商议事凝聚的“向科技要效益”共识的直接体现。
同时,协商成果还体现在运营机制的创新上。采纳协商中关于互利共赢的建议,园区采取“村集体公司承建+企业租赁运营+村集体经济按比例分红”模式,并探索“育苗+种植”轮茬模式,有效利用空档期,预计带动村集体经济年增收55万元。这种“协商助力+科技赋能+改革驱动”的模式,不仅让有限的土地释放出倍增的效益,更建立了村民共享发展红利的长效机制。
从闲置荒滩到现代化产业园,从传统种植到智慧农业的飞跃,平川镇三二村的实践生动表明,基层协商民主议事是汇集民智、破解难题、推动发展的有效抓手。通过协商议事这座“连心桥”,平川镇成功地将政协的制度优势转化为基层治理效能,为智慧农业启新程注入了强大动能,在希望田野上绘就了一幅产业兴旺、集体增收、农民受益的乡村振兴新画卷。(平川镇郑婉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