蓼泉镇:兜牢民生保障线助力乡村振兴
“大爷,您的临时救助下来了,你把粮食直补折子拿到银行就能取上救助金。”“真是谢谢你啊,小伙子。我年龄大了,腿脚不利索,出门很不方便,前几天刚住院回来,花了不少钱,心里想的申请个救助,但又不知道怎么申请,没想到你们主动上门来办理了,帮我解决了一大难题,让我心里暖暖的。”71岁的蓼泉镇墩子村村民闫祥老人对上门正在开展社会救助工作的干部小杨感激地说道。
近年来,蓼泉镇不断完善社会救助政策体系,按照“保基本、兜底线、救急难、可持续”的总体思路,兜牢群众身边的小事、实事,全力解决困难群众“急难愁盼”问题,让困难群众时时刻刻感受得到党和政府的关心和关注,不断提升民生幸福指数。
“像闫大爷这样的独居、孤寡老人,子女又不在身边,对社会救助政策不是很了解,生活上遇到困难了,也不知道该怎么申请,有可能会造成政策漏享。为确保各项社会救助政策惠及每一位特殊困难群众,我们积极创新工作方式方法,变“人找政策”为“政策找人”、“依申请”向“主动服务”转变,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切实提升了困难群众生活幸福指数。”蓼泉镇分管民政副镇长崔建琦说。
“前几天县上、镇上的领导亲自到我家看望我,还给我送来了夏季的衣被、床上用品,我非常开心,这几年党和政府对我们五保老人太好了。“冬季送棉被,夏季送‘清凉’用品,党的惠民政策太好了,感谢党和政府,让我们过上了了好日子。”湾子村四社五保老年人闫绪激动地说道,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在开展社会救助上门服务中,工作人员耐心的宣传各项社会救助政策,还亲切地和老人唠家常、诉心声,询问老人生活和身体情况,叮嘱老人注意身体健康,警惕燃气操作、饮食卫生等夏季容易忽视的风险隐患,告知如有事情,随时联系,实现从“身边”到“心间”的关怀传递,切实提升老年人的幸福感、获得感。
全力落实好社会救助政策是蓼泉镇立足“为民服务”,聚焦群众“急难愁盼”,提高服务质量,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的一个缩影。今后,蓼泉镇将持续加大社会救助政策宣传和落实力度,全力做好困难群众关爱服务工作,让党和政府与群众之间贴得更近,靠得更紧。(杨艳清)
编辑:沈欢欢
审核:单国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