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河西走廊的璀璨星空中,张掖宛如祁连山北麓的绿宝石,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实践,勾勒新时代高质量发展的壮美轮廓。2025年的张掖,正以生态为基、产业为翼、文旅为韵、乡村为魂,在丝路古道上谱写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时代华章。
守护生态屏障,绘就绿色发展底色。祁连群峰间,生态保护号角长鸣。张掖牢记“国之大者”,累计实施林草湿地修复305.1万亩、沙化土地治理92.7万亩,让祁连复绿、黑河焕波。空气质量优良率达99%,这份“生态答卷”是十年坚守的见证。民乐智慧灌溉成全省样板、2248宗水权交易激活“水权经济”,雪水润沃土,理念植人心,生态底色愈发鲜明。
激活产业动能,培育转型发展优势。产业升级浪潮涌动,2025年一季度GDP增长9.1%,尽显经济活力。农业领域,“中国玉米制种之乡”产值破110亿元,品牌价值192.38亿元,全国每两粒商品玉米种就有一粒产自这里。绿色蔬菜、肉牛产业全链破百亿,戈壁节水农业年产6000吨优质果蔬,让荒漠变良田。新能源异军突起,550万千瓦风光电装机奠基,抽水蓄能、重力储能项目布局,千亿级产业集群初现。容大锂电池正极材料项目填补产业链空白,“风光资源”转化为经济优势。营商环境优化成助推器,一季度省外到位资金82.71亿元,增长54.95%,张掖成投资热土。
绽放文旅魅力,书写诗与远方新篇。七彩丹霞展开文旅新篇,启动世界自然遗产申报,低空观光、地质科普让游客深度体验。丹霞小镇、数字科普馆建设,“丹霞之夜”街区繁华,非遗展演活态呈现,旅游从“日游”延伸至“全时沉浸”。“彩虹张掖”魅力尽显,大佛寺钟声、马蹄寺石窟、裕固族歌舞诉说文明记忆。张掖机场复航,“机票当门票”便利游客。“金张掖游礼”文创走俏,音乐季火热,文化资源转化为发展优势,实现“景美客留”的文旅新境。
谱写乡村新篇,绘就振兴壮美画卷。乡村振兴号角嘹亮,2024年农村人均可支配收入21971 元,临泽肉牛全链发展,高台生态搬迁与产业大棚同步,356万亩高标准农田筑牢粮安底线,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渐成现实。2.47万户生态搬迁群众新居落成,210个省级示范村各具特色,高台弱水南苑宜居、肃南巴尔斯小镇展民族风情。人居环境整治提升,村组道路硬化、垃圾处理率100%、户厕普及率94.8%,乡村蝶变美丽家园,成为诗意栖居地。
站在祁连山下,生态成效在青山彰显,产业活力在城乡奔涌,文旅魅力在古今流淌,乡村图景在田野铺展。这座丝路重镇正以开放创新、实干担当,在陇原大地描绘更绚烂的发展画卷。(中共临泽县委网信办 蔡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