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务农重本,国之大纲。”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高瞻远瞩,明确提出“因地制宜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为乡村全面振兴提供了新思路、新方向。农业新质生产力,是现代生物技术、人工智能和数字技术等前沿科技在农业农村领域应用的直接表现,是解决农业科技短板、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的关键突破点,为乡村振兴注入了强大动力。
科技创新是农业新质生产力的核心驱动力。当前,我国农业科技水平虽已实现大幅跃升,但数字化、智能化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渗透率还比较低,这成为制约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瓶颈。因此,我们要加大农业科技创新投入,加强农业科技创新平台建设,突破农业关键核心技术,推动农业产业升级。比如,在生物育种方面,加强种质资源保护和利用,开展种源“卡脖子”技术攻关,培育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优良品种;在农业机械化方面,加大对智能农机的研发和推广力度,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质量。
产业融合是农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重要路径。农业新质生产力不仅体现在农业生产环节的创新,更体现在农业与二三产业的深度融合。发展农产品加工业,能够延长农业产业链,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发展乡村旅游、农村电商等新产业新业态,能够拓展农业的多种功能,促进农民增收致富。我们要立足本地资源优势,培育壮大一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打造一批特色农产品品牌,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
绿色发展是农业新质生产力的鲜明底色。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绿色农产品的需求日益增长。同时,农业面源污染、生态环境破坏等问题也日益突出,制约了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我们要树立绿色发展理念,推广绿色生产方式,加强农业生态环境保护,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例如,推广测土配方施肥、绿色防控等技术,减少化肥、农药使用量,降低农业面源污染;加强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推进畜禽粪污、农作物秸秆等综合利用,实现变废为宝。
人才是农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关键要素。无论是科技创新还是产业融合,都离不开高素质的人才队伍。我们要加大对农村人才的培养力度,通过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创业培训等,培育一批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新型职业农民。同时,要吸引各类人才返乡创业,为农业新质生产力发展注入新鲜血液。让人才在乡村这片广阔的天地里大显身手,为乡村振兴贡献智慧和力量。
农业新质生产力是推动乡村全面振兴的新引擎。我们要以科技创新为核心,以产业融合为路径,以绿色发展为导向,以人才培育为支撑,因地制宜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为乡村全面振兴奠定坚实基础。 (临泽县委网信办李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