蓼泉镇:绘就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新画卷
近年来,蓼泉镇蓼泉村紧紧围绕乡村振兴战略,立足集镇人居环境亟待提升的实际,抢抓生态及地质灾害避险搬迁政策机遇,在集镇以东规划建设占地约70亩的生态及地质灾害避险搬迁安置点,统筹推进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配套,一幅“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的新画卷正徐徐展开。

蓼泉镇坚持以群众意愿为基础,依托生态及地质灾害避险搬迁政策和高质量住房贴息贷款“10+5+N”扶持机制,设计四种户型,满足不同家庭需求。项目分期推进,计划在蓼泉村建设80套“前有花园、中有菜园、后有果园”的高质量住房,同步推进公交一体化换乘站、蓼泉中心幼儿园、标准化村级卫生室、蓼泉书院等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并对沿路商铺风貌、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农贸市场等进行整体提升,全面优化居民生活品质。
“以前住的房子又旧又偏,离街面远得很,买个东西都不方便。现在搬进新家,院子宽敞,附近就是幼儿园和卫生室,生活方便多了!”首批入住的村民王大爷高兴地说。他的话语道出了不少搬迁群众的心声。截至目前,37套住房中已有27户装修入住,剩余10套预计于年底交付,届时将进一步提升安置点的居住规模与社区活力。
在推进住房建设的同时,蓼泉镇还积极拓展产业发展空间。依托南沙窝荒滩资源优势,打破地域界限,建设了占地200亩的跨区域肉牛养殖园区,为搬迁群众提供就业与增收渠道。目前已有多户搬迁群众入驻养殖小区,实现“安居”与“乐业”同步推进。
“这个安置点不仅改善了群众的居住条件,更通过配套建设和产业扶持,增强了村庄的发展后劲。”蓼泉村党总支副书记李强介绍道,“我们希望通过这样的综合举措,真正让群众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
随着安置点建设的不断推进,蓼泉村正逐步实现从“住有所居”向“住有优居”的转变,生态宜居、产业兴旺、乡风文明的乡村振兴图景愈发清晰。未来,蓼泉村将继续以群众需求为导向,扎实推进后续工程与相关配套建设,全力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乡村样板。(赵昀琪)
编辑:肖佳悦
责编:魏红光
审核:李一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