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河镇:秸秆打包正当时 生态经济双丰收
近日,沙河镇广袤的田野上,一台台秸秆打包机正开足马力,来回穿梭作业。伴随着机器的轰鸣声,原本杂乱的秸秆被迅速“吞”进,经粉碎、压缩、捆扎后从机器后端“吐”出,一个个规整的长方形草墩错落排列在田里,等待装车运输。

“以前收完玉米,秸秆处理最让人犯难,乱堆影响环境,粉碎还田又怕影响下茬种植。现在秸秆打捆后,体积小方便拉运,满足自家牛羊的主粮后,还可以出售,除去打包的费用,一个包还能赚到8元哩。”新民村村民王聪算起增收账,脸上满是喜悦。
“秋收后,我们通过组织推动、宣传发动、示范带动,广泛宣传秸秆打包的政策,引导群众走绿色发展的路子,目前,我村探索实施‘企业+合作社+农户’的回收模式,秸秆离田已成为常态。”新民村党支部书记张海生说。
近年来,沙河镇积极探索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的有效途径,坚持把农作物秸秆高效利用作为推动草畜产业提质增效、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的关键抓手,通过打包的方式持续提升秸秆收储能力,既解决了环境污染问题,又增加了群众的收入,实现生态与经济效益的双丰收。(马学亮)
编辑:肖佳悦
责编:魏红光
审核:李一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