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镇:移风易俗树新风 文明乡风润民心
金秋时节,走进新华镇,整洁的村道旁绿树成荫,彩绘文化墙上的“喜事新办”“厚养薄葬”标语格外醒目。村民议事亭里,几位老人正翻看着新修订的《村规民约》,“现在嫁闺女不比彩礼比家风,红白事桌数都定好了标准,大伙儿心里透亮着呢!”胜利村村民祁国锋的话,道出了这片土地上悄然生长的文明新风。
村规民约“约”出好风气。新华镇创新推行的“一约四会”机制——通过村民议事会共商、红白理事会监督、道德评议会亮榜、禁毒禁赌会普法,将移风易俗写入11个村和1个社区的村规民约。在宣威村妇女议事会上,各位妇联执委将婚事新办、“低彩礼”等文明行为量化赋分,新纳入积分制管理办法,镇妇联主席黄昭介绍,全镇“家美积分超市”已兑换物品1152件,用“小积分”激活了群众参与乡村治理的“大热情”。
党员带头吹动文明花。“我女儿结婚只要了2万彩礼,幸福不靠金钱衡量。”党员杨军家“低彩礼嫁女”的做法受到乡邻广泛称赞。在新华镇,500余名党员干部带头签订《移风易俗承诺书》,284名党员与适婚青年结对帮扶。镇里组建的12人“公益红娘团”更成为新风尚代言人,她们挎着印有“抵制天价彩礼”的布包走村串户,用方言土语讲透“婚姻不是买卖”的道理。
文明沃土滋养振兴路。随着移风易俗深入推进,新华镇的乡风民风焕发新气象。昔日居民点上“谁家彩礼收得多”的攀比,如今变成了“我家大棚收益好”的经验分享;过去红白事上的铺张浪费,现在转化为产业发展的启动资金。文明新风吹散了陈规陋习,更吹开了乡亲们的致富门路,乡村振兴的种子在这片沃土上生根发芽。
“乡风文明建设既要破陋习,更要立新规。”新华镇党委副书记李正旺表示,下一步将把移风易俗与产业发展、生态治理深度融合,让文明新风真正化作乡村振兴的“软实力”。(范翔 张燕玲)
编辑:丁文娟
审核:贾得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