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镇:“农事钟点工”解锁增收密码
秋收时节,在新华镇田间地头活跃着一批“农事钟点工”,他们熟谙农事,随叫随到,不但较好地解决了种养大户季节性用工难问题,而且实现了顾家、赚钱“两不误”。
“哪里有活、哪里缺工人,就会去哪里干,有时一天半天,有时几个小时,计时算工资,当天结算,有的也按月结算。忙完了自家的活,就到附近打打零工,忙家务、送孩子、挣钱,几方面都能兼顾。”富强村王丽娜说。
在新华镇,这样的“农事钟点工”已成为季节性的风景线。随着高标准农田和果蔬大棚的建成,规模化种植催生了新型用工需求。“做‘钟点工’很灵活,都在本地,随时可以来,有事也可以随时走,而且活也轻松。”在明泉村三期甜瓜大棚里,村民刘彩花正在给甜瓜吊秧打杈。
“农事钟点工”背后,是土地流转催生的双赢格局。随着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快,土地流转越来越多,大批种养大户脱颖而出,农村“用工难、雇工难”的问题日益凸显,给当地群众提供了更多务工平台。每到农忙时节,“钟点工”与种养大户联系,随时帮助雇主搞好农业生产,满足用工所需,灵活的用工模式正重构乡村经济生态。
今年以来,新华镇坚持把劳务输转作为促进群众增收、助力乡村振兴的重要举措,积极鼓励和支持“农闲经济”“门口经济”发展,通过政策引导、技能培训、信息服务,积极引导广大妇女利用农闲时节就近就地务工,使妇女在家门口当起“钟点工”,激活了农村妇女就业市场,拓宽增收致富渠道,实现妇女就业与发展经济双赢。同时,开展线下线上“双向”招聘活动5场次,发放岗位推介、招工启事等各类就业宣传彩页2000余份;加大对农村富余劳动力技能培训力度,探索菜单式培训。截至目前,共举办中式烹调师、家政服务员、挖掘机驾驶员等技能培训6期,参训人员132人次创业培训班1期30人;加强数据库建设及示范引领力度,建立劳务经纪人台账,培育劳务经纪人13人,有效带动就近就地转移1700余人,共输转劳动力4050人,创劳务收入1.09亿元。(张妤)
编辑:丁文娟
责编:魏红光
审核:张朝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