鸭暖镇:青秸秆变身致富宝
盛夏时节,走进大鸭村富地甜叶菊专业合作社的院子里,一台秸秆青贮收获机正开足马力,高速旋转的刀片将一车车翠绿的玉米秸秆瞬间粉碎,空气中弥漫着清新的草木气息。周边农户们驾驶着农用三轮车,满载着鲜嫩的玉米秸秆从田间赶来,车斗里的绿秸秆堆得像小山,大家脸上淌着汗珠,却难掩心中的喜悦,有条不紊地将秸秆卸在机器旁,等待着这场“绿色变身”。
“往年这时候,父本秸秆处理最让人犯愁,扔了可惜,喂养的话家里又没有牲畜。”一位农户擦着汗说,“现在拉来青贮既能换钱,又解决了大麻烦。一亩地的父本青秸秆送来粉碎青贮,能拿到100块;要是隔离带的青玉米秸秆,一亩地能有600块收入,这可是实实在在的‘绿色财富’。”
昭武村的杨发全正忙着指挥作业,汗水浸湿了他的衣衫。作为这次秸秆青贮的负责人,他干这行已有两年多,对青绿秸秆的青贮门道了如指掌。“夏天的玉米秸秆水分和营养都足,正是做青贮的好时候。”他指着粉碎后的青秸秆说,“这些青绿秸秆粉碎后直接进青贮池发酵,不用额外加水,半个月就能成料。用这鲜灵灵的青贮饲料喂牛羊,它们吃得香、上膘快,比干饲草强多了。”
杨发全介绍,现在一吨秸秆青贮原料能卖到230元,自己这些日子收购的玉米秸秆青贮原料,除了供应自家养殖的牛羊,大部分都被周边养殖场提前预订了。“你看这秸秆多新鲜,刚从地里砍下来就运来了,发酵出来的饲料带着股清香味,养殖场都抢着要。”他边说边指挥工人干活,“密封发酵后用装载机打包,保鲜期能达大半年,冬天喂牛羊也正合适。”
这青绿秸秆的“变身”,正是现如今鸭暖镇循环农业的生动注脚。将玉米去雄时收割的父本和隔离带秸秆进行青贮,地里的玉米棒正常成熟,一点不耽误收成;青贮饲料喂出的牛羊,粪便成为了天然的有机肥,回田后又能滋养土地,形成“青秸秆青贮—牲畜养殖—粪便还田—土地增产”的绿色闭环。“这样一来,化肥用得少了,土壤更肥了,玉米长得更壮,秸秆品质也更好,真是一环扣一环的好事。”杨发全笑着说。
“拧紧”生态产业链,引来致富“长流水”。从田间地头的“青绿废弃物”到养殖场的“抢手货”,鸭暖镇通过推广秸秆饲料化利用技术,形成秸秆回收、加工、再利用,一系列低成本、高效益的“绿色循环经济链条”,使得昔日让人劳心费力的秸秆变成了今日增加农民收入的“香饽饽”。盛夏的青玉米秸秆在鸭暖完成了华丽转身,更让绿色循环的理念在乡村扎根。(陈虹)
编辑:赵 棠
责编:魏红光
审核:李一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