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党政动态 走进临泽 政府信息公开 办事服务 政民互动 临泽招商

【“四级七天”调解在行动】倪家营镇:四级闭环七日解纷 筑牢基层治理“防护网”

发表日期: 2025-07-22 15:09 编辑录入:临泽县融媒体中心编辑 来源:
 : 

一张无形的基层治理网,一个明确的七日时限承诺,90%以上调解成功率的背后是基层法治新实践。今年以来,临泽县倪家营镇积极推广运用“四级七天”矛盾纠纷调解工作法,成功将法治力量深度融入乡村治理末梢。至目前,该镇通过“四级七天”调解法已高效化解各类矛盾纠纷110件,调解成功率达100%,有效实现了“小纠纷不出村、大矛盾七日结”的目标,为辖区和谐稳定注入了强劲动能。

层级清晰 时限明确,跑出调解“加速度”

“四级七天”调解法的核心在于构建权责清晰、环环相扣的四级调解体系,整个调解期限原则上不超过7天,形成“发现—介入—调解—反馈”的闭环管理,有效避免矛盾纠纷拖延升级。村级网格员作为“前哨”,在发现或接到纠纷信息后,第一时间介入,力求在1个工作日内就地化解简单矛盾。若网格员调解未果,立即上报村调委会,调委会充分发挥人熟、地熟、情况熟的优势,在2个工作日内进行耐心细致的劝导调解。对村级难以解决的复杂纠纷,综治中心启动“中心吹哨、部门报到”联动机制,协调司法所、派出所、相关站所等力量,在2个工作日内开展联合调解,形成化解合力。当事人对调解结果还是不满意,镇党委政府作为最后一道关口,发挥“把稳方向盘”的引领作用,组建工作专班,对“疑难杂症”进行集中研判攻坚,确保在剩余的2个工作日内啃下“硬骨头”。

实战检验 成效显著,筑牢乡村“和谐基”

“四级七天”调解法不仅是一种工作方法,更是该镇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推行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的重要举措,其成效在一次次实战中得到充分检验。年初,该镇某村村民王某外出务工期间因意外离世,引发工伤赔偿纠纷,镇村调解专班闻讯而动,网格员快速摸清情况,村调委会、综治中心紧密联动,仅用六天便解决纠纷并督促劳务公司全额兑付赔偿款。另一起某村村民老吴和老周因多年宅基地边界问题产生纠纷,从网格员发现上报,到村调委会劝解,再到综治中心联合司法所运用“法理情”综合调解,仅耗时三天便促成双方达成协议。

法治浸润 源头预防,培育治理“新生态”

“四级七天”调解法的高效运转,离不开深厚的法治土壤。该镇将普法宣传作为源头预防的关键,突出领导干部“关键少数”,落实领导干部应知应会党内法规和国家法律清单制度,带动辖区群众循法而行。突出重要时间“关键节点”,精准对接群众法律知识缺口,联合“三官一师”、普法志愿者深入田间地头,用最朴实的语言向群众解读实用法律,用乡音做好法律知识宣传普及。利用文化广场、法治文化长廊和主题公园,将“四级七天”调解机制及相关法律法规知识融入群众日常生活,增强群众依法信访和理性维权意识。同时,严格落实“值班接访”制度,每天安排一名科级干部在综治中心坐班接访,做到有访必接、有事必办,引导广大群众自觉守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靠法,从源头上预防各类矛盾纠纷的发生。

“本来我觉得这个赔偿款要好几个月才能拿到手,多亏了调解人员一趟趟跑,一次次劝,给我们讲法律、说道理,这件事才能这么快解决!”通过调解拿到赔偿款的王某家属感慨道。100%的高调解成功率,不仅解决了一件件具体的纠纷,更潜移默化地提升了村民的法治素养和自我管理能力,真正做到“矛盾不上交、平安不出事、服务不缺位”,让法治精神在基层生根发芽。

如今,“四级七天”调解法已成为倪家营镇提升基层治理效能的金钥匙,“在以后的工作中,我镇将持续深化此项机制,培育更多扎根基层的‘优秀调解能手’‘法律明白人’,让法治之花在乡村沃土绽放得更加绚烂,为乡村振兴筑牢坚实的和谐稳定根基。”该镇人大主席郑治军表示。(马静文、安玉洛)

编辑:赵  棠

责编:魏红光

审核:李一波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