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移风易俗 树立文明新风】板桥镇:板凳课掀起移风易俗新风
“以前总觉得彩礼少了没面子,今天听了宣讲才明白,日子过得好比啥都强!”近日,板桥镇西柳村的大柳树下,一场别开生面的“抵制高额彩礼 倡导文明婚俗”板凳课刚结束,村民王秀兰就拉着村干部的手感慨道。连日来,板桥镇依托“大柳树下话文明”这一接地气的宣讲品牌,将婚俗改革政策送到群众心坎上。
近年来随着农民收入增加,板桥镇部分村出现彩礼攀比、婚俗奢靡等现象。“有的家庭为给儿子娶媳妇,不仅花光多年积蓄,还要举债,婚后日子紧巴巴的。”镇便民服务中心副主任王琼介绍,针对这一问题,村里决定把婚俗改革宣讲搬进村民常聚集的大柳树下,用“拉家常”的方式开展教育引导。
在友好村的宣讲现场,镇司法所干部任逸航结合临泽县“抵制高额彩礼 倡导文明新风”倡议书,用“彩礼超六万,日子紧巴巴,婚后生闷气,埋怨咱爸妈”的顺口溜揭示高额彩礼的危害。村民们围坐在小板凳上,听得津津有味。“去年我侄子结婚,彩礼加三金花了十八万,现在小两口天天为钱吵架。”村民马建国的发言引发共鸣,大家你一言我一语,纷纷吐槽攀比陋习。
为让宣讲更有说服力,镇上特意邀请了零彩礼嫁女的典型史登清老人为大家分享经验。“女儿结婚时,没要彩礼,就简单办了几桌酒席,都说女婿能顶半个儿,但我的女婿比好多人的儿子都要亲近咧。”史登清老人的分享赢得阵阵掌声。镇里还为每个村印制了《婚事新办倡议书》,明确“彩礼不超六万、宴席每桌不超过千元”等具体标准,由村干部带头签订承诺书。
“我们在评选‘好婆婆、好媳妇’时,也会把婚事新办纳入评选标准,让文明家庭更有荣誉感。”板桥镇妇联主席王丽君说。截至目前,该镇已开展婚俗宣讲23场,参与群众达1200余人次,收集意见建议46条,均已制定整改措施。
“下一步,我镇将把‘板凳课’与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建设相结合,组建由老党员、乡贤、志愿者组成的宣讲队,持续开展巡回宣讲。同时用好红白理事会,对婚丧嫁娶全程监督指导,通过积分制管理等方式,让抵制高额彩礼、倡导文明婚俗成为群众的自觉行动。”板桥镇党委副书记于学超说。
夕阳西下,大柳树的影子被拉得很长,村民们意犹未尽地散去。这场家门口的宣讲,如春风化雨般滋润着人心,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文明新风。(于华)
编辑:史雪婷
责编:魏红光
审核:李一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