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党政动态 走进临泽 政府信息公开 办事服务 政民互动 临泽招商

倪家营镇:梨园村的红火“密码”

发表日期: 2025-07-17 14:44 编辑录入:临泽县融媒体中心编辑 来源:临泽县融媒体中心
 : 

近年来,倪家营镇以“红色旅游+生态观光+户外拓展+康养民宿”为发展思路,将红色资源保护利用深度融入乡村振兴战略,着力构建以城带乡、以乡促城的全域旅游格局,推动红色旅游业取得长足发展。

建强“红色堡垒” 夯实集体经济发展根基

“选优配强村班子,发展村集体经济将事半功倍。”倪家营镇梨园村把村班子建设作为发展集体经济和推动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通过干部下派、能人回引、本土挖掘相结合方式,将3名有担当、有能力、有思路的党员人才充实到村“两委”班子和集体经济组织,有效提升了村班子带头致富能力。

“发展集体经济党员人才支撑是关键,必须激发党员主体意识,让本土人才当主角、唱大戏。”梨园村党总支书记勾军说。梨园村根据党员特长,科学设置了红色宣讲、技术指导等服务岗位,推行在职党员抓规划布局、带富党员抓运营管理、老年党员抓技术指导、流动党员抓宣传推广、党员积极投工投劳,鼓励动员所有党员全程参与和指导村庄建设和集体经济发展,有效凝聚起红色美丽村庄发展的强大合力。

“西路军精神照耀着我们,让我们不断奋斗。特别这几年来,村里变化特别大,游客越来越多,生活越来越美好,集体经济也有积累,我们一定会把西路军精神代代相传下去。”梨园村党员科文旭介绍道。由党员自发组织的讲解员队伍,正热情地为来访者讲述着当地革命先烈们可歌可泣的英勇事迹。

挖掘“红色文化” 丰富集体经济发展内涵

走进倪家营镇梨园村,整洁美观的民宿与漫山累累的果木,仿佛都在述说着村庄如今的美丽与富饶。

2019年以前,梨园村还是一个不起眼的小乡村,在如今的党群服务中心、红色记忆馆、红色文化广场一带都还是一片荒滩,农民们依旧延续着农耕思想,日复一日地在田地里过着面朝黄土背朝天的日子,人均收入还维持在低下水平,村集体收入不足10万元。

“我们应当主动求变,解放思想,将村庄建设得更加富有,让村集体经济更加壮大、人民群众更加富裕。”当时梨园村“两委”反复质问自己,怎样才能闯出一条创新发展之路,让村民共同致富。

沐浴着深化农村改革的春风,砥砺前行的梨园村于2020年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顺应时代潮流,呼应群众期盼,以丹霞大景区为依托,以追寻革命足迹为主线,保护和修复了境内的红色景观,抢抓全国首批红色美丽村庄试点村项目机遇,从发展旅游产业的角度谋篇布局,整合各方面资金4600万元,建成了集红色遗迹瞻仰、党性教育体验、精品民宿体验、游客接待服务、户外拓展“五位一体”的红色美丽村庄,设计了红色记忆馆、家风馆、廉洁桥等教育阵地,完善游客接待中心、红色主题民宿、红色食堂等旅游服务元素,修建红色文化广场、健身步道、红土崖桥、多功能运动场等基础设施,持续做大做强“西路军魂传承地”特色品牌。

站在新建成的红色文化广场上,梨园村党总支书记勾军感慨万千:“几年前这里还是荒滩,谁能想到现在成了游客打卡、村民活动的中心?红色资源就是我们最大的宝藏,把它们挖掘好、利用好,村子就有了魂,发展就有了根。”

发展“红色产业” 延伸集体经济发展链条

梨园村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依托红色资源优势将各类资源串珠成链,推进红色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为进一步扩大红色美丽村庄经济效益,村集体注册成立了红沃文旅发展有限公司,修建了红色食堂,并设计了符合红色村庄的特色菜谱,让游客重温革命年代的艰辛、忆苦思甜。同时,鼓励引导群众利用家中现有资源开办“红色民宿”,不断拓宽致富渠道。2024年,梨园村的红色食堂共接待各类实践团队96批次2200人,营业收入达到12万元。

“红色食堂主打‘忆苦思甜饭’,没想到特别受欢迎!去年收入12万元,实实在在增加了集体积累,这证明我们依托红色资源发展特色产业的路子走对了。”红沃公司负责人薛兴刚介绍道。

今年,在镇旅游产业联合党委统领下,梨园村积极争取项目资金,打造了集布草清洗、预制菜加工、红沃超市、客房保洁、水电维修服务等于一体的“共富工坊”,辐射带动梨园村、南台村、丹霞社区等村集体互促发展。项目采取“村集体公司+职业经纪人+农户”的公司化管理运营模式,带动周边村民就业,有效解决酒店宾馆保洁水平参差不齐、服务人员不到位、餐饮标准不规范、水电维修不及时等突出问题。

梨园村将持续聚焦红色资源深度开发,通过党建引领、产业赋能、生态提质、文化铸魂,推动特色产业与红色旅游协同发展,为倪家营镇绘就一幅红色引领、绿色发展的乡村振兴壮美画卷。(吕悦 李玲玉)

编辑:史雪婷

责编:魏红光

审核:李一波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