鸭暖镇:巾帼红妆“绣”出乡村新画卷
春风拂绿柳,巾帼添新彩。近日,鸭暖镇以“党建带妇建,妇建促振兴”为抓手,组织全镇妇女群众开展“巾帼美家行动”,通过“宣传发动、示范引领、长效管护”三步走,推动人居环境整治从“面子”美到“里子”净。如今,村庄道路整洁、庭院错落有致,“巾帼红”正成为这片土地上最温暖的风景线。
“红马甲”入户“话家常” “她声音”浸润新乡风
“大姐,咱家院里的柴火堆整齐些,不仅好看,下雨天也不怕潮。”“婶子,把那些不用的旧滴灌带您收拾好,到秋天村里回收能换积分呢!”
清晨薄雾未散,五泉村的马路上,一群身着醒目红马甲的“巾帼志愿者”已开始穿梭忙碌,她们手中的扫帚仔细清理着路边的杂草落叶,带着《人居环境整治倡议书》敲开一户户村民的门,没有生硬的说教,志愿者们用拉家常的亲切方式,把整理收纳的小窍门、庭院清洁的好处,一点一滴地渗透进乡亲们的心坎里。“以前总觉得打扫卫生是自家小事,听了姐妹们上门唠嗑才明白,环境好了,自己住着清爽,心情也亮堂。咱们村是文旅振兴的样板,环境美了,游客来了更舒心,玩得久,谁不乐意?”村民蒲大姐一边精心侍弄着门前的小花坛,一边由衷感慨。
据镇妇联主席梁青惠介绍,全镇已组建起12支这样的“巾帼志愿服务队”,覆盖11个行政村。这支由近200名妇女组成的“红色”力量,不仅是环境整治的“突击手”,更是移风易俗的“宣传队”。她们利用“院落会”“板凳课堂”等接地气的形式,将环保理念、文明习惯春风化雨般传递到农户家中,成功地将“要我美”的被动要求,转化为村民们“我要美”的自觉追求。
“美丽庭院”树标杆 “小细胞”焕发大能量
“以前后院里堆的都是农具杂物,现在收拾出来,种上月季、时令蔬菜,又好看又实用,邻居们都爱来串门,坐在花架下唠唠嗑!”在“美丽庭院”示范户陈菊芳家的小院里,她一边给生机勃勃的盆栽浇水,一边笑容满面地介绍,“镇上还给咱示范户挂牌奖励,发了床上四件套,拿在手里,暖在心里,这份荣誉可得保持住!”
近年来,“美丽庭院”创建已成为鸭暖镇人居环境整治深入肌理的“细胞工程”。围绕“庭院美、居室美、厨厕美、家风美、氛围美”的“五美”评选标准,探索出“群众自荐+小组互评+镇级授牌”的灵活机制,近两年已累计评选出“美丽庭院”示范户384户。这些示范户不仅获得荣誉授牌,还能凭借积分在“积分超市”兑换洗衣液、抽纸等实用物品。“这些精心打造的院子,就像一个个‘乡村样板间’,左邻右舍看得见、学得着,大家心里都憋着一股劲儿,比着干、照着做,连小孩子都知道不能随手乱扔垃圾了。”镇人大副主席王维兵欣慰地说。
“积分超市”兑实惠 “她智慧”激活源动力
“我用100积分换了洗洁精和抽纸,下个月争取多攒点!”在大鸭村“巾帼家美积分超市”,村民赵阿姨举着兑换的物品笑得合不拢嘴。超市货架上,牙膏、肥皂、厨具等生活用品明码标“分”,村民通过参与环境整治、公益行动、庭院清洁等活动获得积分,凭积分兑换物品。
“积分制让‘袖手看’变成‘动手干’。”“积分制就像一把巧妙的钥匙,把‘袖手看’变成了‘动手干’。”镇妇联副主席尹雪峰说到。据统计,自积分超市运行以来,村民主动参与环境整治的积极性显著提升,参与人次增加了约60%,而由于日常维护常态化,集中突击整治的重复劳动量反而减少了近30%。“环境整治不能是一阵风,关键是要建立起一套长效机制,让群众从‘事不关己的旁观者’,真正转变为‘共建共享的主人翁’。”镇人大副主席王维兵强调。
从“红马甲”的忙碌身影,到“美丽庭院”的盎然生机,再到“积分超市”的生动实践,鸭暖镇巾帼志愿者正以“绣花功夫”绣出乡村新颜值。正如镇党委副书记李永儒所说,“妇女群众是人居环境整治的‘半边天’,她们用勤劳双手扮靓家园,更用文明新风滋养乡风,这才是乡村振兴最动人的底色。”(尹雪峰)
编辑:赵 棠
责编:魏红光
审核:李一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