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桥镇:“牧光互补”护生态富口袋
近年来,板桥镇立足资源禀赋,依托地形优势和光热条件,将“闲置棚顶”变身“绿电生产线”,建立“牧光互补”发展模式,探索发电养殖两不误的“光伏+养殖”绿色发展新路子,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
来到板桥镇转弯河肉牛养殖园区汇泽肉牛养殖场,隆隆的电焊声、咣咣的钢筋碰撞声此起彼伏,现场数名工人紧密配合,将湛蓝的光伏板吊装焊接在圈舍棚顶。
“我们已修成高标准牛舍4栋,并在棚顶安装光伏板,同时修建青储池两座,每座储草4000立方米,现在牛舍主体光伏组件安装已接近尾声。”汇泽肉牛养殖场建设项目负责人朱毅说。
汇泽肉牛养殖场建设项目占地面积100亩,总投资5000万元,按照生活区、生产区、饲草区加工区、粪污处理区进行整体规划,修建牧光互补标准牛舍7栋,配套建设精饲料加工间、管理房、青贮窖等基础设施,同时建设棚顶太阳能光伏工程,通过“牧光互补”发展现代高效农业。项目建成后,养殖场可存栏肉牛2000头,年出栏肉牛1000头,光伏发电系统预计年发电量680万度,年收益达209万元。“牧光互补”既输出了清洁能源,又拓宽了产业增收渠道,实现新能源发展与生态养殖有机融合和土地立体化增值利用。
“该模式可以妥善解决养殖场日常所需的用电问题。此外,工人每天从事养殖活动时可检查光伏发电的设施设备,实现一劳多得。”板桥镇副镇长马星说。(于华)
编辑:赵 棠
责编:魏红光
审核:张朝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