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综联动”解纷止争创平安 “警调对接”多元调处解民忧——平川镇主动创稳行动中开展“警调对接”典型做法
自主动创稳工作开展以来,平川镇以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实战化运行为目标,以“一核三端五调+民主说事会+庭院恳谈”基层治理体系为抓手,立足打造“一站式”矛盾纠纷综合调处服务平台为宗旨,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推动矛盾纠纷联动共治、源头防范、前端化解,探索建立了综治中心与派出所信息互通共享机制,积极开展“警情+综治”联动共治,充分发挥“警”的优势、“调”的作用,推动实现矛盾纠纷联排联调,多元化解,多措并举把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持续擦亮平安平川建设底色。
中心牵头、多方联动 强治理根基变“各自为阵”为“共驻共建”
该镇全面推行“组织引领、一网统管、常态走访、定期说事、‘码’上响应、接诉即办”工作法。健全运行“中心吹哨、部门报到”运行机制和“一体化”运行、“一站式”办理工作模式,探索建立“多渠道汇集信息、一窗口受理分办、各条块归口处置、全过程跟踪督办”的清单管理,确保做到“小事不出联户、不出网格,大事不出村、难事不出镇”。坚持主要领导带头一线抓、镇村干部联动靠前访、行业部门牵头攻坚调。主要领导带头落实“领导包抓、信访接待、督导督办”责任制,分管领导全程跟进、精心指导、督办落实。突出“七防七促”(防邻里纠纷、促民风和气,防家庭纠纷、促家人和睦,防债务纠纷、促经营和顺,防涉法涉诉纠纷、促公平公正和理,防涉灾涉稳纠纷、促群众安全和康,防非访闹访、促合规合法,防其他纠纷、促稳定和谐),深入细致排查化解矛盾纠纷,消除各类风险隐患,持续为全镇重点工作任务推进创造了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
警网双格、一体融合 减治理层级变“多层管理”为“一线治理”
该镇根据人口分布、地理位置、便于服务的原则,结合全镇实际划分村级网格16个,选配村级专职网格人员16名,为网格员配备标志性的“红马甲”网格衫。组建10个网格党支部,111个网格党小组,选配由156名党员组成的多元化调解员队伍,打通了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建立“第一时间互通+每月汇聚研判”的信息联享机制,平川派出所在网上巡查、网下处警、情报搜集过程中,发现影响平安建设的矛盾风险信息,第一时间以“电话告知+警情快报”的方式向镇综治中心共享,综治中心协调联动处置;综治中心在“雪亮工程”视频巡查、网格走访、矛盾化解、研判分析中,发现治安方面苗头性、倾向性信息及有关案件线索和需要公安机关参与处置的隐患信息,第一时间告知辖区派出所,确保风险发现在早、掌握在先、处置在小。
风险联防矛盾联调 提治理效能变“层层交办”为“件件落实”
该镇常态化开展矛盾纠纷“大排查、大调处”活动,按照“高中低”风险等级,及时将高风险矛盾录入命案风险智能预警系统,落实工作责任,全力化解管控。对当事人多次报警、综治中心推送、家庭婚恋纠纷等高风险矛盾,综治中心与派出所跟踪掌握动态。每月镇综治中心组织网格民警和司法所工作人员,组成矛盾纠纷流动调解团,开展“民主说事会”,一线防范化解突出矛盾风险。对于平川派出所关告知的矛盾纠纷,镇综治中心发挥“吹哨报到”作用,及时组织派出所民警、司法行政人员、职能部门工作人员、乡村干部、社会组织、亲朋好友等,充分融入“法、理、情”,共同调处,合力攻坚。对重大矛盾纠纷或涉及两个以上部门管理职能的矛盾纠纷,组织有关职能部门联合行动,运用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有机衔接的工作机制共同解决。涉访涉诉、婚姻家庭、邻里纠纷等重大不稳定因素要及时运用排查、介入、联调、评晒、回访机制,形成矛盾闭环管理,重大疑难、群体性矛盾充分调动平川镇“民主说事会”各成员单位参与化解。
重点联管法治联宣 汇治理合力变“单向管理”为“多元共治”
镇综治中心定期不定期与平川派出所、司法所等对接,实时掌握影响社会安定的各类重点人员情况,动态调整困难帮扶、心理疏导、思想教育等“一人一策”服务管理措施。平川派出所在治安调解和综治中心联动调处矛盾纠纷过程中,发现“三失一偏”人员,及时互通信息,研判风险等级,根据属地管理、职能定位、风险等级等因素靠实服务管理责任,落实服务管理措施,做到不失管、不漏管。全面落实法治建设“一规划两方案”,统筹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扎实抓好“八五”普法工作,推进“大兵讲法”专题栏目做精做实,拍摄普法类短视频16期,浏览观看量达18000余次,转发量达10万余次。(顾亚男、李兴凯)
编 辑:刘 颖
审 核:贾得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