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党政动态 走进临泽 政府信息公开 办事服务 政民互动 临泽招商

沙河镇:乡风文明润民心 乡村颜值焕新颜

发表日期: 2025-08-18 18:10 编辑录入:临泽县委宣传部编辑 来源:
 : 

走进临泽县沙河镇,一条条干净整洁的乡村道路延伸至家家户户,一片片错落有致的小微绿地点缀在村落间,村民们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邻里间互助友爱、文明礼让的场景随处可见。近年来,沙河镇以着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根本遵循,一手抓乡风文明“铸魂”,一手抓乡村环境“塑形”,让文明新风尚在乡村落地生根,让乡村颜值与内在气质同步提升,绘就出一幅宜居宜业的乡村振兴新图景。

乡风文明:以“新风”育“民心” 涵养乡村精气神

沙河镇始终将乡风文明建设作为激活乡村振兴的“精神密码”,通过搭建平台、选树典型、破除陋习等举措,让文明之花在乡村各处绽放。

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成为“精神加油站”。全镇13个村实现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全覆盖,依托“百姓讲堂”“田间课堂”等载体,组织理论宣讲员、农技专家、乡贤能人等开展“菜单式”服务,年均开展政策解读、技能培训、文化宣讲等活动200余场。村民们坐在家门口就能学理论、长本领,党的创新理论以更接地气的方式融入日常生产生活。

榜样力量带动文明风尚蔚然成风。持续深化“星级文明户”“最美家庭”“好媳妇、好婆婆”等评选活动,通过村民推荐、村委评议、公示公开等环节,每年评选出各类先进典型100余人,用图文并茂的形式讲述身边榜样的故事,让村民在耳濡目染中见贤思齐。如今,“争星创优”“孝老爱亲”成为村民们的自觉追求,邻里纠纷少了,互助帮扶多了,乡村人际关系愈发和谐。

移风易俗让乡村风气更清新。各村结合实际修订完善村规民约,将反对铺张浪费、抵制高额彩礼、简办红白喜事等内容纳入其中,让村民有了共同遵守的“行为准则”。同时,成立红白理事会、道德评议会等村民自治组织,由德高望重的乡贤、党员带头参与婚丧嫁娶全程监督,推动彩礼金额下降30%以上,宴席标准从简、流程从短成为常态,“面子工程”少了,“里子实惠”多了,村民们轻装上阵奔向幸福生活。

乡村颜值:以“整治”促“提升” 绘就宜居新画

沙河镇坚持把改善人居环境作为提升村民幸福感的重要抓手,以“绣花”功夫推进环境整治,让乡村从“整洁”向“美丽”升级。

村庄清洁行动擦亮“底色”。实行“户分类、村收集、镇转运”的垃圾处理模式,配备专职保洁员80余名,实现村内道路、房前屋后清扫保洁全覆盖,垃圾日产日清、动态清零。同时,通过发放宣传册、开展“垃圾分类进家庭”活动等方式,引导村民主动参与垃圾分类,全镇垃圾分类知晓率达90%以上,各村还配置了家美积分超市兑换点,村民可凭分类垃圾积分兑换生活用品,环保意识逐渐深入人心。

绿化美化工程增添“亮色”。因地制宜实施“见缝插绿”工程,在村内主干道两侧种植国槐、榆叶梅等景观树木,在闲置地块打造“口袋公园”“议事长廊”,在村民庭院内推广“微菜园”“微花园”建设。目前,全镇累计新增绿化面积2万余平方米,打造特色景观节点30余个,村民推窗可见绿、出门能赏花,乡村宛如一幅镶嵌在田野间的风景画。

基础设施升级提升“质感”。持续推进村内道路硬化工程,实现村组道路硬化率100%,并在主干道安装太阳能路灯50余盏并对老旧路灯更换,解决了村民“出行难、夜间黑”的问题。同时,对村内沟渠进行清淤和修缮,有效改善了农村水环境。如今,泥路变成了水泥路,旱厕换成了水冲厕,村民的生活条件赶上了城里人,乡村的“宜居指数”不断攀升。

乡风文明为乡村发展注入“软实力”,乡村颜值为文明培育提供“硬支撑”。如今的沙河镇,既有“外在美”的赏心悦目,更有“内在美”的沁人心脾。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沙河镇正以乡风文明与环境整治的双提升,让村民的获得感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续。(李艳花)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