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党政动态 走进临泽 政府信息公开 办事服务 政民互动 临泽招商

鸭暖镇:乡音润民心 新风满鸭暖

发表日期: 2025-07-29 18:01 编辑录入:临泽县委宣传部编辑 来源:
 : 

近年来,临泽县鸭暖镇以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为目标,以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为抓手,持续推动环境改善与文明培育深度融合,让文明新风在乡村沃土上开花结果,为乡村振兴绘就生动底色。

理论宣讲 乡音乡语润民心

“这样的宣讲听得懂、记得牢,咱老百姓就爱听实在的!” 暖泉村村民郭建飞听完“乡音说新风”宣讲后,连连点头。在鸭暖镇,没有刻板的说教,只有带着泥土气息的家常话,让文明理念顺着乡音溜进群众心里。

田间地头、农家小院里,“屯泉之声”宣讲队的队员们用方言土语讲环境整治的好处,用身边事说文明行为的重要性。他们不拿稿子、不背理论,而是结合村里的变化,从“房前屋后变干净了,日子过得更舒坦”讲到“文明习惯养好了,村里风气更顺了”,让群众在拉家常中明白文明的意义。

鸭暖镇把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作为主阵地,打破“你讲我听”的传统模式,创新“乡音说新风”“屯泉之声”等宣讲品牌,将环境整治、文明培育融入宣讲内容。无论是快板小段还是田间闲聊,宣讲员们总能用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把文明理念传到村社角落、送进农户家中。如今,“爱护环境就是爱护自家”“文明做事才体面”成了鸭暖镇群众常挂在嘴边的话,文明行动从“要我做”变成了“我要做”。

文明引领 榜样力量树新风

“咱村的‘鸭暖好人’李天喜,照顾残疾多年的哥哥,真是咱学习的榜样!”在昭武村的村民会上,大家说起身边的好人好事,总有讲不完的话。在鸭暖镇,榜样不是遥不可及的“明星”,而是低头不见抬头见的街坊邻里,他们的善行义举像春风一样,悄悄吹暖了整个乡村。

镇里的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成了“榜样展览馆”,墙上贴着“文明家庭”的全家福,架子上摆着“最美庭院”的照片,好人馆里诉说着“鸭暖好人”的故事。每年开展的先进典型评选,都能让村民们主动参与进来:张大姐家的庭院收拾得井井有条,成了“最美庭院”;李大哥照顾患病邻居多年,评上了“孝老爱亲模范”…… 这些看得见、学得到的榜样,让“做好人、办好事”成了村里的新风尚。

从一家一户的“小美”到全村全域的“大美”,鸭暖镇用榜样的力量串起文明的链条。村民们说:“看着身边人受表扬,咱也想争口气,把日子过出样儿来!”如今,邻里互助的多了,扯皮拌嘴的少了;孝老爱亲的多了,冷漠疏离的少了,文明乡风在榜样的引领下,成了村里最动人的风景。

移风易俗 长效机制促长久

“现在办红白事,随礼不超200元,酒席控制在680元以内,省钱又省心!”昭武村村民张希鹏算起“红白事账单”,脸上满是轻松。在鸭暖镇,曾经让人头疼的“人情债”“面子账”,如今被实实在在的新风尚取代。

移风易俗,制度先行。鸭暖镇健全“一约四会”机制,把“拒绝高额彩礼、婚事新办、丧事简办”等内容写进村规民约,让村民自己定规矩、自己守规矩。村里还开起“邻里小院议事会”,大家围坐在一起聊想法、提建议,把移风易俗的“金点子”变成实打实的举措。微信群里发倡议、抖音上晒新风、宣传栏里讲政策,宣传触角延伸到每个角落,让文明新俗入脑入心。

“现在办事不攀比,邻里关系更和睦了。”村民们的心里话,道出了移风易俗带来的新变化。从“要面子”到“重里子”,从“讲排场”到“求实在”,鸭暖镇的乡风民风越来越淳,乡村越来越美,成了人人向往的“和美家园”。(陈虹)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