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大道理”融入“小故事”,当激情飞扬遇上理论宣讲,会迸发出怎样的思想火花?
7月11日,由县委宣传部主办的“理响临泽”理论宣讲大赛圆满结束。大赛中,来自全县各党工委选派的15组政治素质过硬、理论水平扎实的选手同台竞技,紧扣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一主线,围绕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变化和基层工作鲜活案例、先进典型以及自身经历感悟,从不同视角、不同层面,深入浅出宣讲党的创新理论在基层一线中的生动实践,为大家带来了一场有料有味的“理论大餐”。
讲出“烟火气” 润泽人心
一个个深入浅出的宣讲,一次次思想与观点的碰撞……
比赛中,宣讲员们围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结合工作实际和体会,用生动的语言、真挚的情感和鲜活的事例,配合精心准备的文稿和视频,把一个个“沾泥土、带露水、冒热气”的理论故事讲深、讲透、讲活,从不同角度用心诠释了对党的创新理论的感悟与理解,赢得了现场观众的阵阵掌声。
“我们青年干部要做‘行走的翻译机’,把‘文件话’变成‘家常话’,把‘大道理’转化为群众听得懂的‘小故事’,不妨想想西湾村的智慧高效节水农业,再想想虹峡水韵、花田乡居高质量住房屋顶分布式光伏发电,这些鲜活的例子,就是理论最生动的注脚!”板桥镇宣讲员说。
现场观众互动反映,这次比赛,最重要的收获是深切感受到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真理的味道”,每一位参赛选手的宣讲都从基层一线的真实案例讲起,一段段感人至深的宣讲,一句句铿锵有力的话语,把大家带入到一个个感人的故事中,相当于接受了一场党的创新理论现场教学。
“宣讲员们理论阐释准确,通俗易懂,善于利用身边事例、详实数据说事明理,以小切口讲大道理,感情真挚,感染力较强。”大赛评委、县委宣传部副部长赵国锋点评道。
传播“最强音” 凝心聚力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党的创新理论是来自人民,为了人民,造福人民的理论,人民的创造性实践是理论创新的不竭源泉。”如何将党的创新理论讲到群众的心坎儿里,让抽象的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奏出时代的最强音?
正如鸭暖镇宣讲员所讲的:“当政策设计懂得弯腰倾听老人的方言诉求,当社会力量愿意蹲下身帮老人系好鞋带,当每一个你我把‘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的古训融入日常,那些关于养老的焦虑,终将在烟火人间的温情里,酿成岁月静好的甜。”
沙河镇理论宣讲员讲道:“让人民过上幸福生活是头等大事,世界上最大的幸福莫过于为人民幸福而奋斗……全面小康、共同富裕,‘一个也不能少’;灾害发生时,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一个都不放弃。”
“作为一名基层理论宣讲员,我将以此次大赛为起点,持续探索‘理论+’的创新传播形式,将党的理论政策送进千家万户,凝聚起全县上下砥砺前行、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磅礴力量。”参赛选手侯玉琦说。
这,就是此次宣讲比赛的魅力。没有照本宣科,只有深入浅出,摒弃空话套话,传递信仰力量,把党的创新理论与老百姓切身感受到的巨大变化联系起来,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讲好新时代的临泽故事、中国共产党的故事,展现故事背后的思想力量和精神力量,达到了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效果。
探索新路径 理响临泽
2023年,习近平总书记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强调要“聚焦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全党、教育人民这个首要政治任务”。基层理论宣讲是理论武装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动党的创新理论深入群众、深入人心的重要途径,是打通理论宣传“最后一公里”的有效手段。
本次理论宣讲大赛旨在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宣传阐释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甘肃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展现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和改革成就,加强全县理论宣讲队伍建设,提升理论宣讲水平,发掘培育优秀基层理论骨干。
为持续推动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临泽县着力统筹各类宣讲资源,健全面向基层、面向群众的理论宣讲工作体系,持续推广“五讲”机制(“头雁宣讲团”示范讲、专家学者辅导讲、理论工作者互动讲、“红色讲解员”深入讲、特色载体灵活讲),依托镇、村(社区)各类活动阵地,采用“乡村夜话”“庭院恳谈”“背包客”“板凳会”“田间课”等特色载体,开展“接地气”“冒热气”“得人气”的理论宣讲,2025年,共开展理论宣讲620余场次,让党的创新理论以更接地气的方式融入县域发展和基层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