鸭暖镇认真落实全国全省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精神,切实担负起“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统筹推进公共文化服务、精神文明建设、文旅产业发展,切实改善农民精神风貌,提高乡村社会文明程度,焕发乡村文明新气象。
聚焦文化惠民,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效能。充分发挥“书香临泽大讲堂”“高老庄丹霞书院”示范带动效应,采取批次打造、逐年推进的方式,建成村史校史馆和乡村振兴实践馆,改造提升镇综合文化站,设置青年直播间、昭武书苑、非遗展厅、零工驿站等特色活动室7个并投入运营。深化“我们的节日”主题活动,开展文艺节目汇演、农民丰收节、红色电影进乡村等群众性文体活动15场次,举办“送戏(节目)下乡”文艺演出5场次,率先在全县举办“村BA”篮球联赛。深入实施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人才培育计划,依托陈小霞枣乡巧手工艺品公司,举办串珠编制、刺绣等培训班14场次。大力扶持大鸭剧社、暖泉宏声剧社、昭武民声剧社、白寨村太平鼓表演队等自娱自乐班在全县开展巡演。
聚焦守正创新,深耕细耘精神文明建设。创建完成省级文明镇,建成各级文明村10个。创新性开展“德润枣乡·鸭暖好人”创评活动,牛旭章、杨发伟等30多名鸭暖好人口口相传、人人信服。推荐最美家庭42户,评选各级“五星文明户”114户,示范带动镇村评选“最美”“最好”“最佳”等先进典型266个。高标准打造屯泉乡村振兴综合体新时代文明实践基地,新建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创建“文明实践鸭先知”“益路屯行”等新时代文明实践品牌,依托已建成的12个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3511名志愿者,常态化开展“敬比赛夸”“晒被子·比孝心”“民间河长”等品牌志愿服务活动500余场次。扎实推进治理高价彩礼和反对大操大办专项治理行动,发挥村级“一约四会一榜”作用,组织引导群众摒弃陈规陋习、弘扬文明新风,古寨村、白寨村家风家训、贤孝文化模式广受群众欢迎,昭武村被命名为“甘肃省村规民约先进村”,推动形成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
聚焦文旅融合,赋能乡村振兴全面发展。深度挖掘“昭武九姓”“月氏”历史文化底蕴,新申报根雕、剪纸、手工挂面等非遗项目4项,培育面塑、柳编、手工艺、剪纸等民间艺人15名,依托节会活动邀请非遗项目传承人开展现场演示4场次,充分激发文化传承活力。持续举办“画里临泽·秀美鸭暖”水美乡村垂钓邀请赛等节会活动4场次,积极申报创建五泉省级文旅振兴乡村样板村和白寨市级旅游专业村,接待游客40万人次。立足“富锶活水”资源优势,富锶螃蟹、养生枸杞、红枣等一批“鸭”字号农特产品走俏市场,“塞上江南·秀美鸭暖”旅游品牌日益彰显。依托屯泉小镇新建“归居”“水韵乡居”“青田小院”等一批特色民宿8家并揭牌运营,着力推动文旅产业赋能乡村振兴。(许海峰)
编辑:刘 颖
审核:张朝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