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减灾办: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防灾减灾救灾重要指示精神和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全面落实省、市、县政府关于自然灾害防治工作要求,持续推进自然灾害防治重点工程实施,加快提升住建领域自然灾害防治体系和能力现代化水平,现将我局工作开展情况汇报如下:
一、地震易发区房屋设施加固工程推进情况
(一)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持续健全完善住房安全保障动态监测。一是持续做好住房安全保障的巡查监测。督促各镇继续组织镇村力量对各村社住房安全开展动态巡查,落实月巡查、月报告制度,重点对建档立卡贫困户、低保户、分散供养特困人员和贫困残疾人家庭等六类重点对象住房开展月巡查、月报告,同时高度关注返乡定居贫困户住房安全状况。会同各镇定期不定期的开展因发生火灾、水灾、地质灾害等自然灾害和部分长期外出务工后返乡等原因新出现的住房安全隐患排查,强化农村住房安全监督和保障,实行动态监管,做到排查及时,整改及时,实现农户基本住房安全保障全覆盖。通过巡查检查对新发现的危房,及时分析房屋现状,建立台账档案,严格落实若无危房实行零报告制度,每月由各村社排查上报,对农村危房发现一户、改造一户、销号一户。二是认真落实农村住房安全的动态巡查制度,建立动态巡查的长效机制。在县级建立《临泽县农村住房安全巡查和动态管理工作制度》的基础上,督促各镇制定镇村落实住房安全巡查和动态管理工作制度,明确工作责任,强化工作措施,严格落实动态巡查零报告制度,对动态巡查上报鉴定属实的住房安全隐患问题,及时采取改造或其他有效措施,限时销号解决,做到发现一户、整改销号一户。三是积极会同各镇人民政府对无力建房的低保户、分散供养特困人员进行全面摸排。详细掌握居住房屋现状,对符合改造条件的,统一纳入危房改造范围进行改造建设。有集中供养意愿和需求的特困人员,进行集中供养,确保特困人员住得进、 住得稳、住得安。对确实不愿集中供养的分散特困人员,由镇政府与其亲友、村委会签订委托照料服务协议,由监护人为其提供日常看护、生活照料、住院陪护等服务;严格落实镇包村干部走访探视制度,加强对协议履行情况的监督检查,确保落实“住人不危房、危房不住人”的要求。
(二)扎实开展农村房屋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工作。按照住建部和省市县《农村房屋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工作方案》要求,在全县全面依法依规有序开展农村房屋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工作,坚持以谁拥有谁负责、谁使用谁负责、谁主管谁负责、谁审批谁负责的原则,对全县71个行政村范围内的所有房屋进行全面摸底。全面摸清房屋建造年代、结构类型、建造方式等基本情况,切实做到分类实施排查,摸清底数情况,实事求是,一户一进,不漏不错,并对问题房屋按类别登记造册,分级建立档案台账,逐户建立健全农村房屋数据信息库,对存在安全隐患的农村自建房和非自建房进行全面整治。全县共排查农村房屋30818户,其中:用作经营性自建房955户,未用作经营性自建房已排查28306户,非自建房1557户。其中:平川镇4908户、蓼泉镇4358户、板桥镇4204户、鸭暖镇4973户、沙河镇5363户、倪家营镇2541户、新华镇4471户,各镇无存在风险的房屋。在各镇排查录入完毕后,我局及时安排对各镇录入系统信息进行抽查,全县抽查1578户,抽查发现有照片及房屋结构等方面的问题全部交办各镇,同时安排各镇认真开展“回头看”,举一反三,进行纠错整改,现全县各镇已整改落实完毕。
(三)对全县各镇辖区内独居孤寡老人住房情况逐户进行摸排。我县各镇共有独居孤寡老人799户,其中,独居老人有500户,孤寡老人251户,空巢老人48户;低保户131户,特困供养223户,低收入73户,残疾人25户,其他347户。根据独居孤寡老人花名册,各镇按照实地掌握住房情况,发现问题建立台账,确保房屋安全可靠的要求,抓紧时间开展了摸排。经排查:平川镇排查230户、沙河镇排查195户、板桥镇排查86户、倪家营镇排查37户、鸭暖镇排查57户、蓼泉镇排查79户、新华镇排查115户,住房均安全(达到农村房屋安全B级及以上标准),无危房存在。为进一步提升排查质量和准确性,在各镇摸排的基础上,我局与民政局组成抽查核查组,对各镇摸排情况进行抽查核实,平均每个镇抽查2个村,10户独居老人房屋,共计抽查70户,被抽查房屋B级安全住房45户,A级安全住房25户,均未发现C、D级危房,抽查住房全部安全。
(四)实施农村危房改造及抗震改造,积极融入乡村建设行动。积极贯彻落实省市县关于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工作部署,继续实施农村危房改造,统筹推进地震高烈度设防地农房抗震改造工作,提高农村住房质量和品质。立足全县“一核四廊多点”战略布局和“一城五县”建设目标,在乡村建设行动中实施农房改造及抗震改造。我县制定下发《2021年临泽县农村危房改造及农房抗震改造工作方案》,重点对建档立卡贫困户、低保户、分散供养特困人员和贫困残疾人家庭等四类重点对象和乡村振兴示范点农户房屋进行改造,今年将以板桥镇村级安置点、屯泉小镇、丹霞乡情家园、梨园村红色美丽村庄、大寨幸福港湾、黄家堡筑梦新居等示范点为引领,大力实施农村危房改造及抗震改造,加快乡村建设行动,助力乡村振兴实施。至目前,各镇示范点集中新建334户,分散新建99户,其中:为64户“四类户”解决高质量住房,更进一步提升住房质量,有效改善居住环境,现资金已拨付各镇,新建房屋已全部完工入住。
(五)2022年抗震农房改造工作任务推进情况
按照文件要求,以六类对象(易返贫致贫户、农村低保户、农村分散供养特困人员、因病因灾因意外事故等刚性支出较大或收入大幅缩减导致基本生活出现严重困难家庭等、农村低保边缘户、未享受过农村住房保障政策支持且依靠自身力量无法解决住房安全问题的其他脱贫户)为重点,结合高质量住房建设和乡村振兴示范点农户实施农房抗震改造,今年以屯泉小镇、大寨幸福港湾、黄家堡筑梦新居、板桥镇花田乡居田园社区等示范点为引领,大力实施农房抗震改造,加快乡村建设行动,助力乡村振兴实施。县上分配任务示范点11个,新建农房450户。至目前,各镇修建做已经全面展开,正在有序推进。省厅提前下达的2022年中央和省级财政农村危房改造补助资金420万元,已与财政部门对接,完成绩效目标表、资金入库工作。
二、城市内涝综合治理情况
(一)修订完善预案,落实应急保障。结合我县实际情况,我局制定出台了《临泽县城市排水防涝应急预案》,主要适用于突发性暴雨、洪水产生的城市内涝、积水的防御和应急处置,同时明确了应急指挥部的组成及主要职责,保证目标任务能够得以落实;同时督促各市政运营单位修订完善应急保障措施,补齐储备防汛涝应急物资,确保应急物资充足、应急抢险队伍健全,实现了汛期安全度汛。
(二)做好汛期检查,强化隐患治理。为确保汛期排水管网畅通,对城区435 眼雨污水井进行清淤,疏通620米易堵管网;对城区低洼易积水路段进行雨水井设置;对体育广场塌陷的16㎡大理石砖进行更换、对拉摩亭塌陷积水处进行维修;对大沙河塌陷草坪人行道进行维修;对低洼积水路段进行雨水井设置及雨水管道敷设,有效解决了雨季路面积水问题。建立完善了城区雨季排水防涝巡查台账,确保了雨季设施正常运转。
(三)落实值班制度,确保安全度汛。为确保汛期政令通畅,信息灵通,我局建立健全了领导轮流带班、干部汛期24小时值班制度,做到对大暴雨或险情的出现及时进行强排或疏通,保证遇到险情一呼即应及时处置。
(四)加强应急演练,增强防范意识。为增强安全防范意识和应急救援意识,提高自我保护和应对突发事件处置能力,我局督促各市政运营单位完善了应急预案及值班制度,定期开展了应急演练,增强防范意识,确保汛期市政设施安全运行。
(五)是推进项目实施,补齐设施短板。为进一步补齐我县基础设施建设短板,加强县城排水防涝设施建设,提高县城防灾减灾能力和安全保障水平,我局实施了临泽县城市排水防涝海绵化改造项目和2022年度城区片区老旧小区改造配套基础设施项目。目前,已完成雨水管网改造6.3公里。
三、自然灾害综合监测预警工作机制和信息化能力建设情况
(一)建立健全信息沟通协调机制。安排专人即时解决调查人员在调查过程中反馈、咨询的各类问题,对技术难度复杂的,立即赴现场实地解决,为全县房屋建筑普查工作高质量推进提供强大的技术支撑,为第三方调查工作人员收集市政设施和房屋建筑资料提供了便利。实现资源共享、信息共享、数据共享、成果共享。
(二)通过线上和线下方式对每天录入的数据进行抽查。及时发现调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联系任务组长即知即改。外业调查的同时,我局工作人员通过线上巡检和线下抽查的方式,对每天录入的数据进行抽查,及时发现调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联系任务组长即知即改,对录入数据错误率较高的调查人员,责令停止作业,重新培训合格后上岗。第三方机构定期不定期组织调查人员开展业务交流,分享近期调查中形成好的经验做法,解决调查中存在的问题。此次数据成果验收由临泽县第一次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房屋建筑和市政设施调查领导小组全面实施,以软件质检和外业抽样核查结论为依据,确定本次验收结果。利用检核员对录入系统的所有数据进行全面检核,经过六次软件质检,对所有质检问题修改完成后提交系统,软件质检通过率100%。抽样核查由调查领导小组工作人员开展,按照房屋建筑和市政设施不低于省市0.4%抽检比例的要求,第二次抽检城镇房屋30栋,合格率96.67%,农村房屋290栋,合格率97.93%。抽检不通过数据已全面完成整改。第三轮抽检,抽取房屋建筑样本320个,已完成现场核查。
四、灾害综合风险普查进展和成果应用等情况
(一)做好前期准备,提高普查能力。根据省、市房屋建筑和市政设施调查工作方案要求,制发了实施方案,及时成立调查领导小组,细化调查任务。及早完成第三方技术服务机构公开招标,组织开展调查相关人员业务培训,提高对调查数据录入的识别能力。根据调查任务及内容需求,清查梳理并提取现有数据资料,确保内业资料收集、外业信息采集环节规范开展,有效避免了数据质量自检、数据汇交与质量审核阶段二次入户。
(二)开展外业调查,推进工作进度。住建部下发底图后,立即进行了调查系统调查员、核查员等角色的账号及调查任务分配。第三方机构制定详细调查计划,加强与各镇、房地产开发企业及物业管理企业对接,安排专人引导调查员开展调查,有效提高了工作效率。至2月13日全面完成了房屋建筑和市政设施外业调查工作,其中房屋建筑14.427万栋,1146.86万平方米;市政道路44条,51.59公里,市政桥梁6座。
(三)强化数据质检,提高数据合格率。外业调查完成后,分配10余名检核员对外业采集数据的完整性、规范性、准确性逐一进行检核,及时发现问题,提高录入数据质量。2月25日至4月14日,共开展软件质检6次,所有质检问题已全部修改完成,软件质检通过率百分之百。至目前,我县共开展抽样核查三轮次。
(四)依托普查系统,开展自建房专项整治排查。按照“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排查要求,严格落实“网格化”排查责任,全县共计排查录入自建房屋141153栋,其中:经营性自建房910栋,其他自建房103922栋,经营性自建房中三层以上的62栋,共排查出27个一般风险隐患,对排查出来的安全隐患全面梳理,分类建立台账,按“四无”建筑、擅自加层、拆除承重结构三大类六小类制定整改方案,目前已全部完成整改。加强统一领导与部门协调配合,督促各镇、各部门严格履行属地责任及行业监管职责,做好数据信息、清查结果的共享互认、移送处理,形成事前沟通、事中协作、事后反馈的良性工作机制,形成违法违规建设和有安全隐患的房屋建筑的整治工作合力,目前已向各镇各单位下达移交、督办清单8份,组织开展经营性自建房安全性能评估81栋,房屋安全性鉴定2栋,动员拆除2栋严重安全隐患自建房及6处私自搭设彩钢板房。下一步将继续对各镇经营性自建房展开评估,全面消除安全风险。
五、应急避难场所配备供水照明应急设施工作情况
根据《临泽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分解落实全县城区应急避难场所基本设施配套完善任务的通知》文件精神,按照《地震应急避难场所场址及配套设施》(GB21734-2008)的要求,在临泽战役纪念馆、火车站广场、原党校广场、电影院广场、奥瑞金广场、大沙河景区、颐和绿苑、文化体育广场等8处Ⅲ类应急避难场所,依托公共卫生间、消防取水口和自来水检查井等现有资源,购置消防水带100米,水龙头600个,PE管1000米,设置饮用水取水点8处,购置热熔设备2台,可根据发生紧急情况,随时增设水龙头数量和应急供水点,保障应急供水需要。老党校广场架设太阳能路灯8盏,沙河绿岛广场架设太阳能路灯15盏。
六、建筑工程地震安全监管检查整改落实情况
为进一步加强建筑工程地震安全监管,切实管控建设工程地震灾害风险,我局抽调业务骨干组成联合工作组,深入开展全县建筑工程地震监管检查工作对县内重大建筑工程、一般工程等进行了地震安全抽查检查。通过查看建筑施工现场、调阅施工图纸、核对现场钢筋原材料、钢筋加工和现场钢筋绑扎情况等抗震设防要求,对工程项目抗震设防烈度、设防类别和抗震措施提出了明确要求,并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督促建设、施工单位立行立改,确保抗震设防要求落实到位。建筑工程地震安全检查是地震灾害风险防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防震减灾工作机构的职责所在。在以后的工作中,我局严格按照地震安全性标准和范围开展建设项目施工、验收等环节的检查,对学校医院等建设工程减隔震严格落实专项验收制度,开展地震安全重点监管检查,切实管控建筑工程地震灾害风险,加强部门协调配合,共同确保我县住建领域建筑工程项目地震灾害风险安全管控。
七、下一步工作
一是加大农房抗震改造工作力度,督促各镇加快工作进度,尽早建设完工,同时,跟进做好房屋质量安全管控和建筑风貌提升的督促指导。二是积极谋划项目,争取项目资金。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快乡村建设行动,进一步完善农村基础设施服务功能,改善村容村貌提供便利条件,从而提升人居环境水平。三是加大对基础设施、雨污水井、排水管道、人行步道、广场公园等安全状况巡查排查力度,发现隐患及时整改。对各市政运营单位加强监管力度,严格落实防汛责任制,做到工作到位、指挥到位、投入到位。四是进一步加强建筑工程地震安全监管检查工作,做到建筑工程抗震设防事前告知,不断强化建筑工程地震安全事中事后监管,切实管控建筑工程地震灾害风险,保障建筑工程地震安全,提高社会地震灾害风险防治能力。
临泽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2022年10月1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