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党政动态 走进临泽 政府信息公开 办事服务 政民互动 临泽招商
政务公开
首页 > 政府信息公开 > 各镇政府信息公开 > 新华镇 > 其他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新华镇人民政府 关于印发新华镇向前村创建县级美丽宜居村庄实施方案的通知

索引号
620723005/2023-00099
发文字号
关键词
发布机构
临泽县新华镇人民政府
公开形式
责任部门
生成日期
2023-04-03
是否有效

新华镇向前村创建县级美丽宜居村庄实施方案


    为全面落实党中央和省市县委有关决策部署,加快全镇美丽宜居村庄建设步伐,按照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坚持城乡融合发展,坚持农民主体地位,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创建向前村县级美丽宜居村庄以点带面

示范引领带动全乡村建设,聚焦农业农村现代化,持续改善乡村风貌和人居环境、完善公共基础设施、提升公共服务水平、培育文明和谐乡风,让农村基本具备现代生活条件,让农民在农村能基本过上现代生活,促进加快新华乡村振兴步伐。根据《关于开展美丽宜居村庄创建示范工作的通知》(县委农办发〔2023〕12号)要求,对照美丽宜居村庄创建标准,结合向前村实际,特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基本情况

新华镇向前村位于临泽县西部,新华镇腹中心,地距县城20公里,距镇政府3公里,东邻西街村,南邻新柳村,西邻新华农场,北邻亢寨村。312国道线穿村而过,全村各社沿国道分布,交通便利。全村9个合作社,共有479户1420人,耕地面积4779.79亩。按照“一业主导、多元富民”产业发展思路,全村主要以玉米制种为主导产业稳定玉米制种3000亩,鼓励支持发展经济作物,葡萄、辣椒、田叶菊等种植规模不断扩大。完成高标准农田建设1500余亩,配套实施水肥一体化项目,引进浙祥农业公司流转土地1100余亩,种植西蓝花、娃娃菜、蜜本南瓜等高原夏菜,合作共建2000吨冷链设施1座,为群众就近务工提供便利条件和场地。

村庄道路硬化率达100%,累计架设居民点路灯172盏,实现村社主干道全覆盖。

二、创建任务

(一)环境优美。

1.整体风貌。

1.1村庄布局合理,村庄形态与自然环境有机融合,村庄建设顺应地形地貌,彰显乡土特征和地域特色,整体风貌和谐。

1.2落实村庄编制规划(2022年-2035年),统筹产业发展、住房、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布局、生态保护修复、历史文化传承和保护、安全和防灾减灾等,合理安排生产生活生态空间。

2.自然风光。山水林田湖草等自然资源得到有效保护和修复,不挖山填湖、不破坏水系、不砍老树。

3.田园景观。村域内农田、牧场、林场、渔塘等田园景观优美,避免破坏性开发和过度改造。坚决避免破坏性开发和过度改造,影响村域内田园景观。村庄公共区域绿化美化,村庄生态植被、农田等自然资源得到有效保护。

4.环境保护。

4.1工业污染、农业面源污染得到有效治理,农业生产废弃物基本资源化利用。推进化肥和化学农药减量化、农膜科学使用回收、秸秆综合利用、尾菜处理利用、耕地土壤污染防治、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等为重点工作,持续推进农业投入品减量化、农业生产清洁化和农业生产废弃物资源化

4.2大力推广使用太阳能、生物质能为主的清洁能源,推进煤改电、煤改气等,群众日常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明显改善。

4.3按照全镇人居环境整治及高质量“清洁村庄”建设标准要求,彻底清理陈年垃圾,强化整治脏乱差问题按照“谁建造、谁所有、谁清理”的原则,坚决拆除长期闲置或存在安全隐患的危旧房和破坏村容村貌的残垣断壁、棚屋圈舍,做到街巷院落干净整洁,村庄干净整洁有序。

(二)生活宜居。

1.宜居农房。

1.1开展农村危房改造和农房抗震加固,村内无危房,积极争取生态地质避险搬迁项目,动员3户农户完成搬迁。

1.2推广“功能现代、成本经济、结构安全、绿色环保、与乡村环境相协调”的现代宜居农房建设,争取风貌改造项目,将国道167户住房保持原有住房结构面貌,重新翻新粉刷,满足农民现代生产生活需要。

2.村社院落。

2.1村庄面貌、公共空间等保持传统乡村形态、尺度宜人,古树名木、石阶铺地、井泉沟渠等乡村景观保护良好。

2.2村社主干道、家庭院落干净整洁,广泛开展美丽庭院创建活动。

2.3积极采用乡土树种、葡萄长廊对公共空间、房前屋后进行绿化美化。

3.基础设施。

3.1村内主干道和巷道路硬化已达到100%,主干道、公共场所等安装路灯172盏,道路交通标志、村名标识设置规范。

3.2自来水普及,供水安全清洁。排水沟渠完整通畅,生活污水治理设施完善,完全消除村内黑臭水体。

3.3供电安全稳定,农户100%通电,动力电满足乡村产业用能需求。

3.4光纤宽带和通信网络通畅,线路规范。

3.5防灾减灾措施得力,每年组织2次培训,消防和防灾减灾设施齐全,满足一般防灾减灾需要,有应急避难场所2处,群众安全生产意识强。

3.6常住农户卫生厕所(水冲式)普及率达到90%以上,建有污水处理场2处,农户修建家用洗澡间60%以上;村内建有卫生公厕和公共浴室。

3.7生活垃圾及污水治理体系完善,收集、运输(转运)、处理设备设施和人员配置合理,村委会监管责任落实到位,能按照常态长效机制对公共区域开展日常保洁。

3.8按照“有制度、有标准、有队伍、有经费、有督查”要求推进村级公益性设施共管共享工作正常开展,长效管护机制健全,管护理事会充分发挥作用,落实管护措施,管护基金管理使用规范,管护基金累计达到5万元以上。严格落实三类公益性岗位人员选聘程序规范管理,不得违规用人,不得顶替用人,保洁人员稳定作用发挥良好。

4.公共服务。

4.1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健全,村委会设置便民服务大厅,一站式办结,村民享受公共服务可及性、便利性高。

4.2村内适龄儿童和青少年及时便利入学(入园),建有省级示范幼儿园1座。

4.3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待遇发放率达到100%。建有农村日间照料中心1处,设施正常运行。农村低保对象应保尽保,农村特困人员应养尽养,优抚对象、困难家庭、残疾人、农村留守妇女儿童等群众得到帮扶。

4.4建有标准化村卫生室,乡村医师、医疗设施设备和医药物资配备满足村民日常就诊需求。常态化开展健康教育、计划免疫、传染病防治及妇幼保健、残疾人保障、老年人健康管理等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村民健康管理规范。

4.5建有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文体广场、农家书屋,常态化开展群众文体活动,满足群众文化娱乐要求。

4.6组织村民参加职业素质和技能学习培训5次,培养高素质农民。开展劳动关系协调、劳动人事争议调解、等活动。

4.7设置寄递物流和电商服务网点2处,供销综合社等服务平台。

4.8规范建设农资服务社1处,农资品种齐全,质量过关。

(三)治理有效。

1.共建共治。

1.1强化党建引领,村级党组织领导有力,村民自治制度健全,村民议事协商务实有效,村民主动参与村庄事务。

1.2村民权利和惠民政策得到有效落实,村民满意度达到100%。

1.3大力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及宪法和农村常用法律法规,培育学法用法示范户,村民知法懂法守法,法律政策知晓率高。治安环境良好有序,村民安全感强。

2.共同富裕。

2.1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坚持种植玉米制种、高原夏菜、辣椒、葡萄等特色经济作物)。

2.2村集体经济可持续发展。按照党支部引领,村委会牵头,成立农业发展公司,经营村公地50亩和葡萄拱棚7座等其他业务。

2.3村民有持续稳定增收途径(外出务工和种养殖收入),生活水平较高,村民获得感、幸福感高。

3.文化传承。

3.1充分挖掘和保护村庄物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优秀传统文化。保护文物古迹、传统村落、传统建筑、农业文化遗产等。

3.2利用村民职业素质和技能学习培训,培育乡村建设工匠、乡村“明白人”“带头人”。

4.乡风文明。

    4.1村规民约务实管用,民风淳朴、邻里和谐,推进移风易俗。

4.2积极开展五星文明户、好婆婆好媳妇、身边好人等选树创建活动,发挥引领作用。

4.3建有村级综治中心,矛盾调解委员会,邻里矛盾、婚姻家庭矛盾、土地纠纷等突出问题做到及时化解。

    4.4深入推进高价彩礼专项治理,引导村民移风易俗。

4.5红白理事会、道德评议会、村民议事会等村民自治组织设置规范、运行有序、作用充分发挥。

三、工作步骤和时间安排

第一阶段:宣传动员、启动阶段(20234月)。通过开会动员、微信快手抖音等自媒体、墙体标语、横幅、广播等形式,大力宣传创建美丽宜居村庄”的重要意义,强化群众的积极参与意识,充分激发群众主动性、创造性,实行民主决策,民主管理,使群众自觉投身到生态宜居村庄建设中,形成人人参与、家家受益的良好氛围。

第二阶段:集中创建阶段(202357月)。全面开展美丽宜居村庄创建”活动,根据向前村村庄编制规划(2022年-2035年),确定的创建实施方案标准要求,逐项落实项目,筹措资金推进实施。各社重点动员群众清理巷道“三堆”、门前杂物、巷内积存垃圾,全面消除卫生死角、彻底改变“脏、乱、差”现象。20237月底前,镇村社组织人员,围绕创建标准初步逐项自查,对没有完成创建标准要求的项目进一步查漏补缺,提出整改措施,直至达标。

第三阶段:全面建设阶段(20238—202310月)。严格示范创建标准,采取有力措施,全面开展美丽宜居村庄创建工作,力争在20238月中旬完成主要工程建设项目。202310月底前,全面完成各项基础设施建设、形成长效规范管理机制,各项创建任务基本达到标准,日常管理不断提升,实现常态化、制度化、规范化管理。

第四阶段:验收总结阶段(202311月)。协调做好创建验收及其他相关工作,及时总结报送创建示范工作典型经验和工作成效,通过短视频、现场观摩等方式进行宣传推广,并采取编印简报等适当方式总结宣传推介,切实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靠实工作责任。成立由村党支部书记为组长,村委会副主任为副组长,全体村社干部为成员的领导小组附件,认真对照创建标准内容,逐项按时间进度落实到人,与村社干部绩效工资挂钩,切实做到“美丽宜居村庄”创建任务有人管、有人抓、有人干,推动各项工作落到实处,确保创建活动走在前,做表率。

(二)强化舆论宣传,营造引导氛围。加大“美丽宜居村庄”创评宣传,充分利用村社大喇叭、微信等宣传载体,采取多种形式、全方位、多角度宣传“美丽宜居村庄”创建目的、意义和政策措施,积极发动广大群众参与,切实提高群众对创建工作的知晓率参与率,形成广大群众共同关心、支持、参与“美丽宜居村庄”创建的良好氛围。

(三)动员多方参与,凝聚社会合力。灵活参与创建的方式方法,集中民智,凝聚力量,健全制度,积极与乡村振兴工作队县融媒体中心等联系帮扶单位对接,努力争取各级组织和社会各界支持,充分调动社会各界参与“美丽宜居村庄建设热情,确保各项目标任务高质量顺利推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