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家营镇关于贯彻落实《甘肃省网格化服务管理工作办法(试行)》的工作总结
自全县网格化服务管理统筹推进工作开展以来,我镇有效整合各种资源,聚焦加强基层社会治理保障力、提升基层党组织凝聚力,坚持网格化管理、精细化服务的理念,着力打造以党建为引领的村级专职网格,全面激发“资源在网格整合、工作在网格落实、服务在网格彰显、民情在网格汇聚”的集成效应,构筑起网格化服务平台。现将贯彻落实情况总结如下:
一、工作开展情况
(一)坚持科学建“网”,织密治理体系“一张网”。按照“科学划分、整体覆盖、科学管理”的要求,积极健全完善网格化服务管理体系。以党建为引领,将综治、精神文明、民政助残、安全生产、人居环境整治等全部纳入网格管理,将辖区划分为8个网格。成立了由镇党委书记任组长,其他相关领导同志和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网格化管理组”工作领导小组。按照“网中有格、格中有人、人尽其责”和“一网格、全要素”的要求,每个网格实行“一格多员”“一员多能”和定人、定岗、定责、包片区“三定一包”责任制,确保网格常态化、有效化运行。
(二)坚持有效用“网”,整合资源力量“强力网”。采取“党建+自治”乡村治理模式,一个网格配备一名专职网格员,主要负责对所属网格开展信息采集、便民服务、隐患排查、矛盾化解、治安防范、法治宣传、心理疏导、平安日报等工作,确保各类信息第一时间得到及时反馈和有效处置。同时依托“雪亮工程”平台、综治信息平台、矛盾纠纷化解调处平台、视频巡检系统、“综治E通”等智能化体系,建立“天上有云、地上有格”的智慧网格运行管理模式,各类平台及时全面呈现上报的信息数据,实现了“一网总揽”的可视化管理。今年以来,专职网格员开展网格服务管理8场次,上报各类信息4000余条,网格员共走访重点人员1124次。
(三)坚持用情联“网”,搭建便民利民“连心网”。全镇网格员第一时间下沉一线,开展“面对面”“心贴心”“零距离”服务,常态化开展“三官一师”三进一走访活动,专职网格员按照“五必到六必访四知道”的工作要求,的工作要求开展送政策、送法律、送科技、送健康、送文化、送温暖、送助学、送就业、送项目、送和谐等“十送服务”活动。今年以来,“三官一师”及网格员结合“三抓三促”行动、“四实”活动、主动创稳行动和防范电信网络诈骗宣传等活动,共开展入户政策宣讲6场次,开展防范电信诈骗宣传4场次,做到了“无死角宣传、全方位发力、全区域覆盖”,政策知晓率达95%以上,有效避免了辖区群众遭受电信网络诈骗概率,今年全镇未发生电信诈骗案件。切实为群众提供多元化、精细化、个性化服务,搭建了党群干群“连心网”。
(四)坚持规范用“网”,筑牢体制机制“保障网”。在网格化服务管理中,充分发挥综治信息平台的优势,专职网格员紧紧围绕规范问题上报、案卷建立、任务指派、调查落实、处理反馈、结案归档六个环节全面开展工作。明确了网格员“五家、四能、三活”(进百家门、知百家事、解百家难、暖百家心、系百家情;能走访调查、能宣传发动、能解决矛盾、能赢得信任;辖区活地图、居民活档案、便民活指南)职责。严格推行首问首办责任制、信息收集制、协调处理制、责任追究制等“四大机制”,确保网格化服务管理规范有序。至目前,网格员开展矛盾纠纷排查16轮次,共排查矛盾纠纷24起,化解24起,化解率达100%。
二、存在的问题
我镇在网格化服务管理方面虽做了大量工作,也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仍存在一些问题。一是村级网格员作用发挥不明显,融入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差。二是网格员服务管理工作缺乏相应的经费保障,组织网格员学习培训等工作难以开展。
三、下一步措施
(一)持续健全制度,及时收集群众诉求。坚持矛盾排查和调查处理相结合的工作机制,严格落实“零”报告等工作制度,按照“发现得早,化解得了,控制得住,处置得好”的总体要求,网格员每天在网格内巡查一次,巡查中以“查变动、找问题、集诉求、排矛盾”为主要内容,并按要求填写网格员工作日志。
(二)巩固长效机制,严格落实网格制度。每周五召开网格员例会,解决网格员在工作中遇到的重点难点。每月召开一次网格分析研判会,各村专职网格管理员对收集到群众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进行反馈,并对提出的问题进行分析、研判和商讨,提出相应的措施解决问题。
(三)提升智能管理,夯实社会治理基础。积极探索互联网+社会服务管理创新机制,有效整合互联网、手持终端、视频监控、视频巡检等智能化管理在社会治理和平安建设中的应用,着力在网格建设标准化、体制机制运行规范化、专项队伍运转经常化上认真思考研究,着力发挥网格员的最优动能,助力网格化服务管理更加精细化、科学化,助力做好平安倪家营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