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党政动态 走进临泽 政府信息公开 办事服务 政民互动 临泽招商
政务公开
首页 > 政府信息公开 > 各镇政府信息公开 > 倪家营镇 > 主动公开文件

倪家营镇2021年稳定粮食生产行动方案

索引号
620723002/2021-00050
发文字号
关键词
发布机构
临泽县倪家营镇人民政府
公开形式
主动公开
责任部门
生成日期
2021-06-10
是否有效

倪家营镇2021年稳定粮食生产行动方案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国家粮食安全战略的重要讲话和批示精神,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严格落实粮食安全生产政治责任,全面完成县上下达的2021年粮食生产任务确保全粮食播种面积稳定、产量增加,特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深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甘肃重要指示要求,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把粮食安全生产作为政治问题、战略问题,作为新时期“三农”工作的底线性任务,实行党政同责,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加强耕地建设管理,引进推广新品种新技术新机械,提高粮食产量和品质,加快推进粮食种植规模化、生产机械化、服务社会化,不断提高种粮效益,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

(二)目标任务。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4.4万亩以上粮食综合生产能力达到 1.95万吨以上,实现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国家级玉米制种基地相对稳定的目标。

二、重点工作

(一)稳定粮食播种面积和产量。要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防止耕地“非农化”“非粮化”倾向,采取有力措施治理撂荒地,确保全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4.4万亩以上。小麦播种面积达到970亩,玉米面积达到4.2万亩(含玉米制种4.1万亩),小杂粮及其它粮食作物面积达到1240

(二)加快高标准农田建设。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藏粮于民”战略,大力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和退化耕地综合治理,建设土地平整、集中连片、设施完善、农电配套、土壤肥沃、生态良好的标准农田,提高土地质量,提高旱涝保收、高产稳产、抗灾减灾能力。积极推进高标准农田与产业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农业机械化等统筹规划、同步推进,促进现代农业发展。以提升粮食和重要农产品产能为重点,以永久基本农田保护区、粮食生产功能区为基础,紧紧扭住“小块并大块、一户一块田、水肥一体化”三项关键目标,制定高标准农田建设年度实施计划,统筹整合项目资金,加大财政投入力度,积极争取政府专项债券资金,突出抓好耕地保护、地力提升、高效节水灌溉和水肥一体化,着力完善农田基础设施,保质保量完成2020年度1.2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任务,确保新建成的高标准农田主要种植粮食和重要农产品,及早谋划,组织开展实地勘测、初设文本编制等前期工作,积极申报实施2021年度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

(三)提高粮食生产科技水平。积极推广优质小麦、玉米、小杂粮新品种,发展优质专用小麦、粮饲兼用玉米等。小麦重点推广精量播种、配方施肥、病虫害综合防治等技术;玉米重点推广抗旱、对密、宜机收、高产优质品种,配奢机械化播收技术。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继续提升社会化服务能力,提高关键技术应用水平,做到向技术要产量,向技术要效益。

(四)促进粮食生产适度规模经营鼓励和扶持粮食种植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业龙头企业等新型经营主体发展,大力推行“五统一”(统一种植品种、统一肥水管理、统一病虫防控、统一技术指导、统一机械作业),实现良田、良种、良法、良机、良制配套、培育一批高产稳产、附加值高、适宜机械作业及水肥高效利用的粮食作物新品种,加快粮食作物品种更新步伐。坚持良种良法配套、农机农艺融合、生产生态协调,着力打造粮食生产示范区。以提高玉米、小麦等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水平为目标,探索总结不同区域的机械化生产模式、机具配套方案和社会化服务运行机制,积极推进农机合作社装备提升行动试点建设。

(五)推进粮食生产绿色发展。牢固树立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围绕粮食作物绿色高质高效创建,总结复制推广的绿色高质高效技术模式,形成标准化种植技术规程,不断提高示范带动能力,提升粮食品质。积极开展测土配方施肥,完成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推广面积4.1万亩以上,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覆盖率达到95%,配方肥、生物有机肥、水溶肥、微生物肥料等新型肥料使用面积达到4.4万亩,加快推广水肥一体化技术应用,化肥利用率提高到 40%以上。

(六)做好防灾减灾工作。村委会、镇属单位要及早谋划和安排重大病虫害全面防控工作,加强灾害天气监测预警,及时发布预警信息,推进科学防灾减灾,指导农民因时、因地落实防灾减灾技术,努力实现由被动救灾向主动防灾转变。加强草地贪夜蛾监测,重大病虫害预测预报,完善应急防控预案,强化防控措施,压实属地责任,储备防控物资,突出技术措施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早监测、早发现、早防治,做到应对有方、应对有效。抓好玉米等主要农作物重大病虫害监测预报和综合防控工作,力争将重大病虫危害损失控制在5x以下。强化农业保险,按照“增品扩面提标降费”的要求,积极扩大政策性农业保险实施范围,创新完善农业保险制度,提高防范自然风险的能力。

(七)延长粮食产业链条。“粮头食尾”“农头工尾”为抓手,大力发展现代粮食加工业,健全生产、加工、仓储、物流等全产业链,促进全粮食综合效益稳定提升。

三、保障措施

(一)靠实工作责任村委会、镇属单位要坚决扛起粮食安全生产的政治责任、实行第一书记责任制,将粮食生产指标纳入村级年度考核指标体系,主要负责同志要亲自研究、亲自安排、亲自落实,压紧靠实责任,全力以赴抓好落实,确保完成粮食生产任务,各村委会、有关单位要密切配合做好相关工作。

(二)落实扶持政策。相关单位要重点落实好耕地地力保护补贴、农机购置补贴。加强跟踪调度,切实做好惠民惠农财政补贴资金“一卡通”管理问题专项治理整改提高工作,建立健全长效机制,进一步巩固深化专项治理成效,确保政策落实不走样、给农民的实惠不缩水。以提高种粮比较收益为目标,以补齐产业链条短板为重点,制定扶持政策,切实保护农民种粮积极性。

(三)强化宣传引导。广泛利用网络、电视、广播等新媒体,加大粮食生产惠农政策宣传,让广大农民充分认识到国家支持粮食生产的重要性。大力宣传扶持家庭农场、种粮大户的针对性政策,培养一批种粮积极性高、经济效益好的种粮大户和致富典型。加大农业保险宣传,引导农户积极参与粮食生产保险。加大农业灾害天气预报预警和防灾减灾知识宣传,增强农户抵御自然灾害的信心和能力。加大对“节约粮食”“爱惜粮食”“光盘行动”的宣传,在全社会形成爱惜粮食、节约粮食的浓厚氛围。

(四)加强督查考核。要把防止耕地“非粮化”和稳定粮食生产作为严格落实粮食安全责任考核的重要抓手,把贯彻落实意见作为督查的重要内容,强化日常监管和督查,对上级发现问题及时整改,重大情况及时报告。要定期对粮食生产功能区内目标作物种植情况进行监测评价,实行信息化、精细化管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