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党政动态 走进临泽 政府信息公开 办事服务 政民互动 临泽招商
政务公开
首页 > 政府信息公开 >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 其他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 涉农政策

临泽县2025年科学施肥增效项目实施方案

索引号
620723042/2025-00121
发文字号
关键词
发布机构
临泽县农业农村局
公开形式
责任部门
生成日期
2025-08-15
是否有效

根据省农业农村厅《关于印发2025年科学施肥增效实施方案的通知》甘农发〔202517精神,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加快促进经济发展全面绿色转型,扎实推进科学施肥增效工作,稳步提升耕地质量,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结合我县实际情况,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认真学习贯彻中央一号文件及省市委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以服务支撑粮油等主要农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行动为重点,落实《到2025年化肥减量化行动方案》部署,遵循“精、调、改、替、管”技术路径,夯实田间试验、农户施肥情况调查、化肥利用率测算等测土配方施肥基础,推广应用智能化施肥专家系统,优化施肥方式,调整施肥结构,实施多元替代,加强施肥新产品新技术新机具集成创新和推广应用,促进施肥精准化、智能化、绿色化、专业化,提高化肥利用率,稳定农用化肥施用总量,为稳粮保供、绿色发展、乡村振兴提供有力支撑。

二、工作目标

坚持用地与养地相结合,突出绿色生产方式,2025年重点围绕我县优势特色产业和优势作物种植在进一步夯实测土配方施肥基础工作的同时,确保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覆盖率达到90%以上,全县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45万亩在保障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的前提下,力争全县化肥用量实现负增长化肥利用率达到43%以上,完成县域耕地质量评价工作。

三、重点任务

落实田间试验任务根据《关于印发2025甘肃省耕地保护与肥水重点项目试验方案的通知》(甘耕保发〔2025〕10号)要求,按照《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规程》(NY/T 2911-2016)因地制宜开展肥效校正小麦肥料利用率等试验3,优化作物施肥参数,科学评价化肥利用率严格落实“一点一方案”工作制度,细化完善试验方案,规范试验流程和田间布设,按时记载观测试验数据,切实提高试验质量,确保各项试验规范有序开展。

)调查施肥情况。按照农户施肥监测调查技术方案的有关要求,开展定点农户施肥情况监测和区域施肥情况面上调查。“定点监测”面向普通种植户、种植大户、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等四类主体,在全县范围内设置65个定点监测点,重点监测制种玉米、蔬菜的产量情况、施肥数量、施肥品种、施肥时期、施肥方式等信息。“面上调查”参考定点监测数据和作物播种面积,结合有关统计数据和日常工作积累情况,测算本县各类作物肥料施用量。同时创新数据采集手段和机制,利用“施肥监测通”小程序调查采集施肥数据,手机端微信扫码“施肥监测通”小程序或PC端登录信息系统填报确保调查数据的质量

(三)智能化推进施肥技术多渠覆盖。按照协调作物养分平衡、优质高产、肥料高效利用、耕地质量提升、资源环境友好的基本原则,分析近年来田间试验、农户调查等数据信息,结合产量水平、养分需求和土壤肥力等因素调整、设计肥料配方。以土壤养分、肥效试验和目标产量为依据,综合气候条件、主栽品种、栽培措施、施肥方式等精准制定肥料配方,通过印发科学施肥指导意见、发放施肥建议卡、微信服务等多种方式定期向社会发布。

(四)强化农企协作创新促进科学施肥。强化与肥料企业合作,引导企业按照推荐配方研发生产配方肥、专用肥等新型肥料产品,促进配方肥的生产和推广应用。鼓励农企合作建立云端智能配肥服务,用好智能配肥站,开展个性化、定制化服务,提高配方肥占比。支持肥料企业和社会化服务组织提供统测、统配、统供、统施社会化服务,推动配方肥下地。

(五)创新服务模式。积极开展“水、肥、防”全面托管和半托管服务新模式探索,引导社会化服务组织,参与到科学施肥增效和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推广中。多方面、深层次地开展科学施肥增效技术推广应用,确保科学施肥增效落到实处。

(六)做好宣传培训。强化肥料知识与施肥技术宣传、培训、指导提升科学施肥水平。采取“专家包片”开展技术指导,推进县、镇、村农技推广部门和科技明白人“三级联动”,科研教学、行业协会、肥料企业“三方互动”,总结科学施肥增效典型案例,

采取田间讲堂、室内教学、微信公众号直播等形式,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开展科学施肥技术培训。深化科学施肥指导行动,开展分片包干技术指导,推广智能化推荐施肥方法应用,指导使用智能化推荐施肥专家系统,将复杂施肥原理转化为农户易接受、可操作的交互界面,努力解决推荐施肥最后一公里技术难题。

四、补贴资金使用

2025中央财政下达我县耕地质量提升-科学施肥增效项目资金7万元,补助标准及资金使用如下:

(一)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培训。开展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培训工作。主要用于采样取土雇工、车辆租用技术培训费用,印制野外调查表格购买野外工作所需工具等费用预计经费1.2万元。

(二)田间试验补助。主要用于田间试验肥料、种子、地膜、农药等试验示范物资购置,试验田间记载、种植、收获、考种、分析、植株样取样试验减产补助以及所需人工费用预计经费0.8万元。

(三)耕地质量提升技术宣传。主要用于耕地质量提升技术宣传、印刷并发放施肥建议卡片、测土信息制作并喷绘试验示范标牌在广播、电视、报刊、杂志等多媒体开展技术宣传,向辖区内农户推送施肥配方信息预计经费5万元。

为确保项目资金实现效益最大化,上述各项资金若有结余,可相互调剂使用。

五、组织管理与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项目实行行政领导负责制,负责项目监督管理、绩效考核。成立科学施肥增效项目领导小组和技术指导小组,具体负责项目组织实施、措施落实、检查考核,分解落实试验示范、土样采集、化验分析等工作任务。会同财政部门、统计部门,建立健全目标责任管理机制、工作制度、搞好沟通协调,明确目标任务,确保责任到人、任务到田,落实技术要点,扎实推进任务落实。

压实工作责任按照省级抓管理,市州抓督导,县区抓落实的总体要求,构建上下联动、共同推进的工作机制,科学施肥的主要任务细化到重点区域和主要作物,加强工作总结分析、强化档案资料管理、科学分析项目数据,注重数据逻辑性、一致性,确保各项措施落到实处。

(三)严格资金使用。严格按照《甘肃省财政甘肃省农业农村关于印发甘肃省耕地建设与利用资金管理办法实施细则的通知》(财农〔2023〕79号)要求,管好用好补助资金。在项目实施中加强跟踪调度,建立工作调度制度。强化资金使用监管,加强绩效考核,保障资金规范使用,提升资金使用透明度,加快资金使用进度,及时在农业农村部转移支付管理平台中填报项目资金支出和绩效进展情况。

(四)加强指导服务。进一步加强土壤肥料技术服务的能力建设,开展多形式、多层次的技术培训。切实加强示范区建设,设立示范区标牌,集中展示技术成效。在关键农时季节,组织农技人员深入田间地头,采取进村入户、蹲点包片的形式,指导农民落实好各项技术措施。

)强化监督检查。加快工作进度,定期向省农业农村厅报送项目实施进度。按季度报送项目进展、资金支出及绩效监控情况,及时完善工作档案总结报告按照项目年度总结、绩效评等内容编写报告,连同试验研究报告于12月10完成报送工作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