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重点工作完成情况
(一)主要经济指标完成情况
1.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情况。1-4月份,全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累计完成17024万元,占年计划32010万元的53.18%,同比增收1542万元,增长9.96%。其中:税收收入完成4574万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数的26.87%,占年计划17305万元的26.43%,同比减收286万元,下降5.88%;非税收入完成12450万元,占年计划14705万元的84.67%,同比增收1828万元,增长17.21%。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累计完成78284万元,同比增支3810万元,增长5.12%。
2.财政支出情况。1-4月份,财政支出累计完成92768万元,同比增支9843万元,增长11.87%。其中: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完成78284万元,同比增支3810万元,增长5.12%;政府性基金支出完成4861万元,同比减支3590万元,下降42.48%;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完成3万元,同比增支3万元;债务还本支出完成9620万元,同比增支9620万元。
3.“三保”任务落实情况。按照保障范围和标准测算的“三保”支出需求92911万元,其中:保工资支出安排63436万元、保运转支出安排3877万元、保基本民生支出安排25598万元。至4月底,全县“三保”支出39948万元,执行进度43%,其中:保工资支出26059万元、保运转支出1324万元、保基本民生支出12565万元,符合财政部考核规范序时进度33.33%要求。
4.预算绩效及财会监督工作情况。一是预算绩效管理工作。督促各部门单位提交事前绩效评估表和事前绩效评估报告,将全县118个预算单位纳入绩效目标管理。对上年度部门预算项目支出、省对市县转移支付和部门单位整体支出开展绩效自评,实现了所有预算支出和单位自评全覆盖。二是财会监督工作。依法履行财会监督主责,围绕财会监督重点,制定《2025年财会监督计划》,对公示的单位开展监督检查,目前,已完成检查单位5个。认真开展乡镇财政资金使用监管和财经纪律重点问题专项检查,形成自查自纠报告。全面梳理一季度财会监督指标,高质量报送印证资料,在市对县重点工作完成情况中获得满分。
5.“两新”资金到位情况。1-4月份,全县共争取到位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503万元,其中:居家适老化改造资金169万元、农业机械报废更新资金230万元、商务领域资金104万元。至4月底,已支付商务领域资金162.39万元。
6.全县金融工作情况。至4月底,全县7家银行机构各项存款余额125.6亿元,同比增加1.44亿元,增长1.16%;各项贷款余额100.27亿元,同比减少8140.25万元,下降0.81%,存贷比79.83%,较去年同期下降3.98个百分点;全县20家保险机构完成保费收入27445万元,同比下降0.23%,其中:寿险类保费收入22468万元,下降2.8%;财险类保费收入4977万元,增长13.29%。临泽农商银行不良贷款余额13884万元,比年初减少847万元,不良贷款率2.85%,比年初下降0.27个百分点。
(二)财政重点工作及年度调度指标完成情况
1.资金争取到位情况。1-4月份,全县共争取到位各类转移支付资金16.41亿元,剔除2024年增发国债项目3.79亿元,同比增加2.53亿元,增长18.2%。
2.科技支出占比完成情况。1-4月份,实现科技支出1259万元,同比增支878万元,增长230.45%,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78284万元的1.61%。
3.教育支出完成情况。1-4月份,按照教育经费投入“两个只增不减”的要求,全县共实现教育支出14027万元,同比增支2475万元,增长21.42%,有效保障普通教育经费、职业教育经费和教育管理事务经费,全面支持教育人才引进,促进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4.衔接资金支出情况。全县共争取到位财政衔接补助资金9719万元(中央资金3576万元、省级资金6143万元),县本级安排1040万元,共计10759万元。1-4月份,共支出财政衔接补助资金3325.09万元,占到位资金10759万元的30.91%,占上级到位资金9719万元的34.21%。
5.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情况。全面加强政府采购全流程、各环节日常监管,持续清理纠正妨碍供应商公平参与政府采购活动问题。1-4月份,共审核政府采购计划207笔,其中:限额以上政府采购项目56个,电子化交易占比100%,意向公开占比100%,政府采购文件公平竞争审查评估占比100%,中小企业政府采购合同金额占全部政府采购合同金额的比例为98%。网上商城采购91笔,交易金额103.3万元。
6.评审工作情况。围绕财政重点工作和预决算评审任务,明确责任分工,建立项目进展台账,扎实稳妥开展投资评审工作,助力提升财政资金使用管理水平。1-4月份,共完成预结算评审项目20个,送审金额537002.53万元,审定金额511682.8万元,节约资金25319.73万元,审减率4.72%。
二、下一步工作措施
1-4月份,全县财政运行总体平稳,但立足财政工作实际,还存在一些弱项和短板。下一步,县财政将科学组织收入,有序安排支出,积极争取资金,强化风险管控,恪守监管职责,力促财政工作持续提升。
(一)强基固本,筑牢财政运行“稳”的基础。优化财政收入结构。密切配合税务部门加强对重点行业、重点企业、重点税种动态分析研判,充分发挥重点企业、重点行业对收入质量的拉动作用,同时,继续加大各类欠税清缴力度,确保应收尽收,逐步提高税收收入比重。加强非税收入管理,规范政府性基金和行政事业性收费,确保财政收入合法合规、稳定增长。合理安排财政支出。加强库款的分析监控,密切关注考核任务和调度支出指标,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合理有序安排资金,确保“三保”、乡村振兴衔接、生态环保、科技、民生项目等重点领域支出及时足额拨付到位,不断提高财政支出,力促财政平稳运行。
(二)保障重点,增强经济发展“进”的动力。落实重点保障任务。及时清理已完工项目或至今无法开工项目,加大财政存量资金清收力度,盘活存量资金,集中有限财力保障民生支出和县委、县政府重点工作部署。坚决落实“过紧日子”要求,严格执行人大批准预算,坚持精打细算,严控一般性支出,密切跟踪基层“三保”支出执行情况,切实兜牢“三保”底线。积极争取上级资金。抢抓中央财政尚未落实到地方的部分转移支付政策机遇,跟紧由省级相关部门主导分配的资金,用足用活各类资源,积极加强和省级对口部门汇报衔接,争取更多项目进入上级“盘子”,最大程度把政策红利转化为发展实效。
(三)强化监管,推进绩效管理“深”的主线。扎实开展财会监督检查。切实履行财政部门的监督主责,发挥好牵头抓总作用,本着纠偏为主的原则,持续加强全县行政事业单位和县属国有企业财会监督检查,不断规范检查程序,形成相互印证、逻辑完整的检查报告,做到事实清楚、证据确凿,确保全县财务活动更加规范。推进绩效管理增效。以夯实全方位预算绩效管理格局为出发点,以贯通全过程预算绩效管理链条为切入点,以强化预算绩效责任约束为突破点,明确目标任务,优化评价流程,定期进行预算执行跟踪和分析,及时调整预算执行计划,最大限度发挥财政资金使用效益。
(四)深化改革,激发财政体制“活”的潜能。深化国有企业监管。全面落实县属国有企业合规管理制度,提升国有企业依法合规经营管理水平。督促鑫临公司规范资金运作与融资功能拓展,力促各项制度规定落实落细落到位,推动国有企业健康发展。持续优化政府采购营商环境。持续开展政府采购领域监督检查,对发现违法违规行为的政府采购主体依法依规追责。加大政府采购文件政策落实情况审查力度和政府采购信息发布线上抽查,对政府采购领域违法违规行为和落实政府采购营商环境要求不到位的采购人、代理机构、供应商,通过下发抄告函、当面告知、电话通知等方式督促整改,持续提升政府采购营商环境。
(五)牢守底线,突出防范风险“严”的宗旨。防范化解债务风险。持续推进专项债券“借用管还”全生命周期管理,加强存续项目运营管理,坚决防止新增隐性债务。通过筹集一切资源资产、穷尽一切手段化解存量债务,确保完成年度债务化解任务。压实单位、企业偿还隐性债务和债券本息主体责任,及时化解债务并上缴债券本息。防范化解金融风险。常态化排查各种金融风险,严厉打击违法金融活动,全力推进非法集资陈案积案清零。持续营造公平规范有序的金融市场交易秩序,护航金融事业平稳健康发展。坚决守住不发生区域性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