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份,全县财政运行总体呈现出“稳和进”的良好势头,一般公共预算收支平稳运行,预算执行情况良好,为四季度“全年旺”奠定了坚实基础。
一、重点工作完成情况
(一)主要经济指标完成情况
1.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情况。1-11月,全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累计完成29015万元,占年计划29930万元的96.94%,同比增收1000万元,增长3.57%。其中:税收收入完成15525万元,占年计划15600万元的99.52%,同比增收1772万元,增长12.88%;非税收入完成13490万元,占年计划14330万元的94.14%,同比减少772万元,降低5.41%。
至11月底,全县税收收入完成15525万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53.51%,同比下降1.47个百分点(上年同期为54.98%),环比上升9.06个百分点(上月占比为44.45%)。
2.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情况。1-11月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完成224972万元,同比增支41108万元,增长22.36%。
2024年,按照保障范围和标准测算的“三保”支出需求为79159万元。至11月底,全县“三保”支出74677万元,执行进度95.01%(11月份序时进度为91.67%),符合财政部考核规范序时进度要求。
3.预算绩效及财会监督工作情况。一是预算绩效管理工作。财政局向县人大财经委提交2023年重点项目绩效评价和部门整体支出绩效评价情况的报告,自觉接受县人大审查。将绩效评价结果及时反馈被评价部门,各部门根据整改意见和建议,制定整改计划和整改措施。二是财会监督工作。围绕内控制度建立和财务制度执行,完成2个国有平台投资公司和11个行政事业单位检查。检查共存在6个方面的问题,至目前,已全部完成整改。
4.全县金融工作开展情况。至11月底,全县7家银行机构各项存款余额129.36亿元,同比增加10.2亿元,增长7.27%;各项贷款余额100.82亿元,同比增加7.47亿元,增长7.16%,存贷比77.94%,较去年同期下降 0.62个百分点;全县20家保险机构完成保费收入48901.66万元,同比增长10.28%,其中寿险类保费收入39828.32万元,同比增长10.31%、财险类保费收入9073.33万元,同比增长10.14%;临泽农商银行不良贷款余额16352.63万元,比年初减少1141.37万元,不良贷款率3.41%,比年初净下降0.38个百分点。
(二)财政重点工作及年度调度指标完成情况
1.上级资金争取到位情况。1-11月,全县共争取到位各类转移支付资金23.15亿元,其中,项目资金14.20亿元(含特别国债资金3.82亿元),同比增加3.62亿元,增长34.2%。
2.科技支出占比完成情况。止11月底,财政实现科技支出2812万元,同比增支941万元,增长50.29%,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224972万元的1.25%,占全年财政科技投入目标4200万元的66.95%。
3.教育支出完成情况。止11月底,县财政共拨付教育资金32298万元,同比增支1551万元,增长5.04%。
4.衔接资金支出情况。2024年,全县共争取到位财政衔接补助资金13197万元【中央资金3721万元、省级资金8950万元、市级资金526万元】,县本级安排1038万元,共计14235万元。已支付12975.95 万元,占到位资金91.16%。
5.优化营商环境工作开展情况。1-11月,共审核政府采购申请817笔,网上商城采购511笔,交易金额502.96万元。持续开展“一站式”服务,全面落实惠企助企优惠政策,进一步降低企业交易成本,切实提高政府采购活动质效。
6.政府投资项目评审工作开展情况。1-11月,共完成预结算评审项目188个,送审金额 203213.64万元,审定金额191435.76万元,节约资金11773.10万元,审减率5.79%。
二、存在的问题
一是全县政府债务规模较大,且已进入化解高峰期,部门单位及国有企业主体责任落实不到位,化解压力大。二是支出保障压力大,“三保”及刚性支出总量逐年增加,保障压力凸显。三是部分单位绩效管理意识还不强,对绩效管理工作认识不足,绩效评价工作质量不高。
三、下一步工作措施
一是紧盯预算执行,统筹保障重点支出。坚决落实政府带头过“紧日子”要求,坚持先有预算、后有支出,无预算不支出。严控一般性支出,压减非刚性、非重点项目支出,从严从紧控制“三公”经费,切实兜牢“三保”底线。坚持盘活财政存量资金常态化,腾出更多财力用于民生和重点项目支出。
二是聚焦绩效管理,确保资金发挥效益。完善预算绩效管理评价体系,坚持将绩效管理贯穿到资金使用分配、财税改革、财会监督、内部管理等各个方面,实现重点评价提质扩面。严格落实事前绩效评估、事中绩效监控、事后绩效评价全过程预算绩效管理机制,加大绩效公开力度和绩效结果应用,提高绩效评价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