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政协农业和农村委员会:
你们提出的“关于推进动物防疫社会化服务改革的建议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一、特聘“动物防疫专员”缓解基层防疫人员不足
为补强基层动物防疫技术力量,破解专业人才短缺问题,我局报请县委、县政府将特聘动物防疫专员列入县委1号文件,通过个人报名、资格审查、集中考试、公示聘用等流程选聘了14名畜牧兽医相关专业中专以上学历的技术人才,协助镇畜牧兽医工作站开展防疫技术指导、参与疫情排查与监测采样、指导养殖场落实防疫措施、培训村级防疫员等工作。每人每月按3750元发放劳务报酬,并统一购买人身意外伤害保险,配备防疫专用工具包(含防护服、采样设备、消毒用品等)。同时由镇畜牧兽医工作站负责日常考勤,县农业农村局每年围绕“德、能、勤、纪、廉”等5项指标开展考核。2025年共特聘动物防疫专员14名,覆盖全县7个镇。目前已累计协助开展防疫技术指导280余次,覆盖规模养殖场140家、散养户2850户;解决疫苗储存不当、免疫操作不规范等问题36个;参与养殖场(户)环保督察及安全生产排查12轮次,排查出养殖环境脏乱、消毒不及时等隐患23处,全部督促整改到位。组织村级防疫员培训28场次,培训392人次,有效补强了基层防疫技术短板。
二、整合“相关经费”提高村级防疫员报酬标准
为破解村级防疫员报酬偏低、队伍不稳定的问题,稳定基层防疫力量,我局牵头整合动物防疫领域分散经费,形成集中保障机制,整合范围涵盖动物强制免疫经费、疫病监测采样补助、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监管经费、阳性畜禽扑杀配套经费等4类专项,通过归并核算、统筹分配,将分散资金集中用于村级防疫员报酬发放,避免经费闲置或重复支出,结合防疫员承担的免疫接种、疫情排查等工作强度及近年物价变化,2025年村级动物防疫人员报酬将达到人均4300元左右,较去年人均增长600元左右。2025 年防疫员流失率从15%降至5%,主动参与培训、积极完成防疫任务人数较去年增长40%,有效解决“人难留、事难干”困境,筑牢了基层防疫网络。
三、开展“先打后补”逐步推动防疫模式转型升级
“先打后补” 是动物强制免疫管理模式的重要创新,核心是由养殖场(户)自主采购合格疫苗、先行开展免疫,再凭相关凭证申请财政补助。2025年,筛选“养殖规模达标、防疫条件合格、信用记录良好”的24家规模养殖场作为试点,涵盖生猪养殖场12家、奶(肉)牛养殖场11家、肉羊养殖场1家。通过“养殖场自主采购合格疫苗→自行组织免疫→留存免疫记录与疫苗台账→向镇畜牧兽医工作站申请补助→镇站核查→县农业农村局审核拨付”的流程,督促试点养殖场建立“疫苗采购-免疫-记录-监测”全链条台账,确保免疫抗体合格率达75%以上。试点以来,24家养殖场累计免疫畜禽3.61万头(只),申请并获得补助资金5.12万元;养殖场免疫主动性显著提升,免疫时间较传统统一免疫提前5-7天,抗体合格率平均达85.3%,较非试点场高4.1个百分点,且减少了疫苗统一调拨的中间环节,降低了疫苗损耗率。开展“先打后补”工作,既是破解传统防疫痛点、提升免疫效果的现实需要,也是适应畜牧业规模化发展、推动防疫模式转型升级的必然选择,对筑牢我县动物防疫屏障、促进畜牧业持续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临泽县农业农村局
2025年9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