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农字〔2024〕136号
临泽县农业农村局
关于对县政协十届三次会议期间
第33号提案的答复
宋国增、郭玉红、王建龙委员:
你们提出的“关于规划治理盐碱耕地建议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临泽县境内现有盐碱耕地面积39.2万亩,其中:土壤含盐量轻度面积18.3万亩,中度面积12.3万亩,重度面积8.6万亩。根据成因可分为湖沼湿地盐碱地、滩涂盐碱地、耕种潮盐碱地和耕种旱盐化土四类。近年来,全县通过绿肥种植、深松耕作、挖沟排阴、综合治理、农技农艺改良等措施,全县耕地质量得到明显提升,经评估,2022年,全县耕地质量等级为2.58,较上一年度提升0.09。
今年以来,围绕盐碱耕地改良治理,组织开展的主要工作是:
一、积极建点示范,推广盐碱耕地改良技术模式。在新华镇宣威村建立临泽县盐碱耕地综合治理示范点1个,示范面积1000亩。主要通过开挖排阴沟、埋设暗管排碱等工程措施,配套推广水肥一体化、增施腐熟农家肥、生物有机肥、土壤调理剂等农艺和化学措施,有效改良土壤微环境,促进作物生长。通过示范点建设,探索总结了土壤调理剂+增施腐熟农家肥、土壤调理剂+膜下滴灌水肥一体化等2种盐碱耕地综合治理技术模式,进一步提升盐碱耕地改良治理效能。
二、施用改良治理产品,持续提升耕地质量。结合我县特色主导产业建设,在鸭暖镇古寨村玉米制种五化基地建立凹凸棒石肥料产品试验示范点1个,面积130亩,吸收我县鼎丰源、奋君矿业、百惠沃田、富民公司、融万科技5家企业研发的碱地康、盐地宝、沙地宝、宜地宝土壤改良剂、凹凸棒玉米制种专用肥、玉米锌动力复合肥、生物有机肥等8种产品开展肥效对比试验示范,集中展示凹凸棒有机肥、专用肥及土壤改良增效剂等在土壤改良培肥、促进作物增产方面的效果。通过核心示范区盐碱耕地治理新产品的使用,持续提升示范区耕地质量,减轻土壤盐碱化危害。
三、利用现有项目,扩大盐碱耕地改良治理效果。结合化肥减量增效等项目的实施,对全县农业科技示范点、蔬菜种植合作社、小麦种植等示范点配发凹凸棒石生物有机肥360吨,面积4500亩;土壤调理剂2150kg,面积2150亩。在示范点积极推广应用土壤调理剂+生物有机肥、土壤调理剂+增施腐熟农家肥+生物有机肥、土壤调理剂+膜下滴灌水肥一体化、有机肥替代部分化肥等技术模式,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减轻土壤盐碱化环境,提升耕地质量。
临泽县农业农村局
2024年8月1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