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农字〔2024〕168号
临泽县农业农村局
关于对县政协十届三次会议期间第19号
提案的答复
平川镇政协委员工作站:
你们提出的“关于重视农村空心化老龄化问题加快推进乡村振兴步伐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自县政府将县政协十届三次会议第19号提案转交我局办理以来,我局高度重视、积极谋划,采取有力措施,深化农村改革,壮大特色优势产业,扎实推进乡村建设,着力提升乡村基础设施,优化公共服务,推动乡村全面振兴。
一是推进土地适度规模化经营。以农业社会化服务项目为依托,探索“服务组织+新型经营主体+农户”模式,围绕玉米“耕、种、防、收”开展单环节或多环节托管服务,推广土地深耕、水肥一体化、无人机飞防植保、机械化去雄、收获等多元化、多层次、多类型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促进农机、农艺、农资等社会资源的深度融合,建立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至目前,发展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110个,农业生产托管服务能力达30万亩以上。稳慎推进宅基地自愿有偿退出改革,将农村宅基地自愿有偿退出改革工作纳入2024年县委一号文件,按照“农户自愿、因地制宜、先行先试”原则,选择4个村【沙河村、红沟村,大鸭村、湾子村】先行先试,引导农户有序退出宅基地。印发《临泽县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管理工作指导意见》,进一步明确各镇、各单位管理职责,推行统一的土地流转合同示范文本,严格土地流转程序,规范土地流转行为,指导各镇有序开展流转分级审批、流转合同签订、信息平台备案、流转纠纷调处、日常监督管理等服务工作,把符合资质的工商企业等社会资本引入农村,参与土地规模经营,为发展农村现代农业增强后劲,今年全县流转土地7.5万亩,逐步解决了“有地无人耕种”的问题。通过整合资源,做活土地“文章”,为加快农村土地流转制度化、规范化、集约化、规模化、信息化夯实了基础。
二是逐步提升乡村宜居水平。在乡村产业发展上,大力实施现代农业升级行动,依托三大产业带,培育壮大特色产业,形成31.8万亩制种玉米、35万头肉牛、15万亩绿色蔬菜、3.4万亩戈壁设施农业、15万亩特色林果和8000亩水产养殖的六大产业集群,推进农业优势产业集中布局,特色产业“链”式发展。在乡村示范创建上,围绕“村美院净乡风好、业兴民富集体强”的要求,按照“三个集聚【向县城集聚、向集镇集聚、向中心社区集聚】、四个集中【基础设施集中建设、农民群众集中安置、公共服务集中配套、特色产业集中布局】、三个不增加【不增加农民负担、不增加银行风险、不增加政府债务】和两项扶持政策【从2020年开始实施高质量住房贷款“20万元20年期”贴息政策,2022年开始实施地灾避险搬迁“10+5+N”政策】”支持群众新建高质量住房,全面改善生产生活条件。充分发挥县城与重点集镇、中心村社区“双环”辐射带动作用,在已完成5个集镇改造提升的基础上,今年投资1000万元实施新华、蓼泉2个集镇及周边村社基础设施配套,打造了平川集贤家园、鸭暖大鸭中心社区等一批富有特色、环境优美、功能完善、生活便利、人气旺盛、宜居宜业、文明和谐的中心村社区,达到“新村聚民”的目的。至目前,建成高质量住房示范点33个2173户,累计创建省市级乡村建设示范镇3个、示范村47个、“和美乡村”6个。在乡村环境整治上,深入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及“八改”工程,完成改厕1260座,建成高质量“清洁村庄”63个、创建美丽宜居村庄10个,乡村面貌焕然一新。倪家营镇梨园村被授予“中国幸福村”。
三是健全养老服务体系。围绕全省乡村振兴示范区创建,持续加大农村基础设施配套建设力度,统筹推进义务教育城乡一体优质均衡发展,优化整合村教学点,调整撤并教学点34个,建成农村日托式教学点11个。深入开展“优质服务基层行”活动,全面落实14项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标准化卫生室普及率和慢性病管理率均达100%,医疗保险参保率达100%。扎实推进“结对帮扶·爱心临泽”工程建设,加大养老服务机构建设力度,推进公共服务向农村覆盖,为1140户城乡独居老人安装“一键通”等智能终端,全天24小时提供监测预警、安全提醒等服务,有效消除独居老人安全隐患。依托社区市民驿站、乡镇综合养老服务中心,建成幸福互助院11个、敬老爱心餐厅12个,采取政府补贴的方式为留守老人提供营养餐,提升群众“舌尖上的幸福感”。持续完善农村公共服务,全域配套建设文化大院、乡村舞台、健身广场等文体活动场所,逐步实现农村宜居宜业,有效提升了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临泽县农业农村局
2024年9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