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泽县农业农村局
关于县十九届人大三次会议期间第4号建议
办理结果的答复
刘玉武、梁兴江、闫克义、赵富学、丁三荣代表:
你们在县十九届人大三次会议期间提出的“关于加大高标准农田渠系配套建设的建议”收悉,经商县水务局,现将办理结果答复如下:
今年以来,我局在高标准农田项目建设中加强项目前期论证,科学选择灌溉方式,合理保留原有渠系,因地制宜实施高效节水高标准农田建设和灌区改造项目,全县农田基础灌溉设施有效保障。
一、因地制宜选择确定灌溉方式。根据《临泽县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2021—2030年)》,因地制宜推行“大田块、宜机化”高标准农田建设标准,综合配套田、土、水、路、林、电、技、管等基础设施,加快水肥一体化高标准农田建设。依据水源、土壤盐碱化、地域条件等要素合理调配灌溉方式,在黑河沿岸和铁路沿线区域,土壤盐碱化程度较轻,配套实施水肥一体化高标准农田;对地下水位较高、土壤盐碱化程度较重的区域,采取以衬砌渠系的方式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以大水漫灌方式改善灌溉条件。
二、合理规划保留原有渠道。水肥一体化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规划设计中,项目区建成的支渠、斗渠、农渠等主干渠道全部保留,对毛渠根据布局合理性进行适度调整,确保漫灌有渠道。对保留漫灌渠道影响高标准农田建设规模的区域,在水肥一体化设施架设中采用多功能出水栓,设置漫灌出水口,通过滴灌系统漫灌。在纯井灌溉区,保留蓄水池的主干补水渠道,配套完善机井输水、主干渠道蓄水设施,减少地下水的开采。在地下水位较高、土壤盐碱化程度较重的区域,采取以衬砌渠系的方式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推行漫灌方式改善灌溉条件。
三、科学配置灌溉水源。在高标准农田建设中,规划设计优先通过地表水蓄水调蓄灌溉,配套电力、首部供水等设施设备,实现了多渠道统筹调剂灌溉目标。2024年建设水肥一体化高标准农田3.18万亩,涉及4个镇8个村,新建蓄水池20座,总库容39.3万立方米,全部采用地表水灌溉。目前,项目已完工并全面投入运行,正在组织开展项目验收前各项工作。
四、加大灌区及骨干渠系改造。2024年县水务局投资3.57亿元,实施平川中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梨园河大型灌区续建配套与现代化改造、板桥中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板桥灌区王家坝病险水闸除险加固工程、小泉湖水库引水渠工程等县列重点水利建设项目5项,逐步完善水利工程基础设施短板,提高灌溉用水的利用率。目前,板桥灌区王家坝病险水闸除险加固工程、小泉湖水库引水渠工程主体工程已完工,完成投资2598万元;梨园河大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项目,完成渠道改造衬砌72.5公里,修建各类建筑物418座,安装测控一体化闸门19套,量水堰26座,完成投资16823万元;平川中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项目,累计完成渠道改造衬砌28.9公里,修建各类建筑物座188座,建成7处量测水断面,安装43套自动化设备,累计完成投资6708万元;板桥中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项目,完成渠道衬砌9.4公里,修建建筑物149座,建成52处量测水断面,完成投资3506万元。
感谢您对我局工作的关心,希望继续对我县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工作给予支持。
临泽县农业农村局
2024年9月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