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党政动态 走进临泽 政府信息公开 办事服务 政民互动 临泽招商
政务公开
首页 > 政府信息公开 >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 基层政务公开 > 公共文化服务

一部手机游甘肃丨张掖丹霞:铺展于天地间的斑斓奇观

索引号
620723004/2025-00097
发文字号
关键词
发布机构
临泽县文体广电和旅游局
公开形式
责任部门
生成日期
2025-09-25
是否有效

“峡口大漠南,横绝界中国。丛石何纷纠,赤山复翕赩。远望多众容,逼之无异色。崔崒乍孤断,逶迤屡回直。”公元686年,唐代诗人陈子昂随军北征突厥来到今张掖时,写下了《度峡口山赠乔补阙知之王二无竞》一诗。诗中,陈子昂用横绝、翕赩、崔崒等词,来展现张掖丹霞地貌的奇美。9月23日,“一部手机游甘肃”采访组踏上陈子昂笔下的这片神奇的大地,感受它的多彩之美。

一走进张掖世界地质公园,就被层层叠叠、色彩斑斓的山丘所震撼。红、橙、黄、白、灰等色彩交织在一起,如同一幅天然的巨型油画铺展在天地间,在阳光的照耀下,散发出迷人的光彩。

漫步景区步道,近距离欣赏这些亿万年前形成的色彩,仿佛能看到时光在大地上勾勒创作的模样。顺着步道蜿蜒而行,彩色丘陵也呈现出不同的样貌,众多摄影爱好者纷纷举起相机,定格这瑰丽的景致。

张掖世界地质公园位于河西走廊中部,祁连山北麓,总面积1289.71平方公里,由七彩丹霞(彩色丘陵)、冰沟丹霞、中华裕固情走廊三个景区及九个泉科考区组成。彩色丘陵是张掖七彩丹霞景区的核心组成部分,总面积50平方公里,横跨临泽县和肃南裕固族自治县。

讲解员介绍,张掖丹霞不仅是中国北方干旱地区发育最典型的丹霞地貌,也是国内唯一丹霞地貌与彩色丘陵的复合区域。彩色丘陵肉眼可识别的颜色至少有8种,用蒙赛尔土壤比色卡测出的颜色可达25种。

对于张掖丹霞地貌的成因,讲解员说,地貌发育的物质基础是红层,红层是在内陆盆地环境中形成的,盆地由外向内岩层依次为砾岩、沙砾岩、砂岩与河、湖积细沙、粉砂岩或泥质岩。岩石呈红色是因为岩石颗粒之间的填充物或胶结物主要是氧化铁。由于沉积环境的差异和后期地质作用的改造,红层的颜色有棕黄、褐黄、紫红、褐红、灰紫等色调,这种沉积差异和地质改造,造成了岩层色彩差异。

“作为中国北方干旱地区丹霞地貌的典型代表,张掖丹霞地貌还是全国唯一一处丹霞与彩色丘陵景观复合共生区域,吸引了无数地质学家、摄影爱好者和游客前来探索打卡。”讲解员说。

七彩丹霞景区包括四处观景台,分别是七彩仙缘台、七彩云海台、七彩锦绣台和七彩虹霞台。通往观景台途中的七彩屏是典型的砂岩景观,岩层上半部主要为紫红色;下半部主要为紫红色、灰白色、灰黄色相间的单斜砂岩层,整体观看如同一条彩色的屏风,故名为七彩屏,是景区的标志性景观之一。

2011年,七彩丹霞景区被原国土资源部批准为“国家级地质公园”,同年被《美国国家地理》评为世界十大神奇地理奇观之一。2020年1月7日被评定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2020年7月7日获批成为“世界地质公园”,正式从“国家级”晋升为“世界级”。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