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镇党委、政府,县直有关部门:
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习近平法治思想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加大全民普法力度,扎实推进法治乡村建设,结合“三抓三促”行动和“三官一师”进网格,利用冬
季农闲时节,开展“乡村振兴 法治同行”冬季集中普法宣传活动。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法治思想,着眼于促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聚焦新时代人民群众的法治需求,以保障乡村群众基本公共法律服务需求为重点,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更好地满足乡村群众多层次、多样化的公共法律服务需求,切实做好“法律八进”工作,推进乡村依法治理,有效预防化解矛盾纠纷,维护农村社会稳定,增强人民群众的法治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助力乡村全面振兴,助推“主动创安”“主动创稳”行动走深走实。
二、活动主题
乡村振兴 法治同行
三、时间安排
2023年12月1日至2024年2月29日
四、宣传内容
(一)突出学习宣传党的二十大精神、习近平法治思想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
(二)深入开展《宪法》学习贯彻活动,提升全社会尊崇宪法、学习宪法、维护宪法、运用宪法的意识。
(三)深入开展《民法典》宣传活动,引导干部群众尊法学法守法用法。
(四)深入宣传《乡村振兴促进法》《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农村土地承包法》等涉农重点法律法规,解决干部群众的法治需求、回应关注热点。
(五)深入宣传《环境保护法》《森林法》《水法》《地下水管理条例》《大气污染防治法》《张掖市农田防护林建设管理条例》等生态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增强干部群众生态环境保护意识。
五、工作安排
开展“乡村振兴 法治同行”活动,以《宪法》《民法典》以及生态环境保护等法律法规为重点,以“九个一活动”为抓手,通过互动式、服务式、场景式普法,落实“法律八进”要求,提升宣传效果。
(一)组建一支法治宣传队伍。司法局组织全县律师、公证员、法律服务工作者、人民调解员等骨干力量成立法律服务小分队,各镇整合综合行政执法队、综治中心、司法所、派出所等力量深入村(社区)及群众家中,围绕乡村振兴、土地流转、生态保护、社会保障等法律知识开展现身说法、以案释法、“面对面”讲法等活动,通过举办一场“人民调解员暨法治骨干培训”,参与一次矛盾纠纷化解,组织一场涉农法律咨询,开展一次“生态环境问题大排查大整治”等活动,让群众的法律问题在家门口就能得到回应和解决。
(二)上好一堂《民法典》法治课。各镇通过镇党委中心组学习(扩大)会议、村社干部会等方式,邀请镇村法律顾问、“三官一师”开展专题讲座,对《民法典》中总则、物权、婚姻家庭、继承等与群众切身利益息息相关的法律问题进行重点剖析解读,用通俗易懂的方式向广大群众普及生活中常见的一些法律问题及对应的法律条文,提高群众遵法、守法、找法、靠法的意识和能力。
(三)开展一次集中普法宣传活动。各镇、县直有关部门要充分利用重要时间节点,落实“谁执法谁普法、谁服务谁普法、谁管理谁普法”的普法责任制,通过发放《宪法》《民法典》《环境保护法》《森林法》《水法》《地下水管理条例》《张掖市农田防护林建设管理条例》等法治宣传资料,大力宣传乡村振兴、粮食安全、耕地保护、生态环境保护等与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推动形成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法治环境。
(四)化解一批重点矛盾纠纷。紧密结合“三抓三促”行动和“主动创稳”行动,开展面对面普法,围绕土地流转、农田水利、玉米制种等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突出矛盾纠纷及安全隐患,了解掌握群众的法治诉求。建立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台账,统筹各相关职能部门集中开展一次矛盾纠纷调处化解,做到风险早发现、隐患早控制、纠纷早解决,全力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五)开展一次镇村“法治体检”活动。充分发挥“三官一师”专业法律人才在普法强基补短板中的作用,围绕镇村重大决策合法性审核、党务村务管理、重点项目实施等方面开展一次“法治体检”,推动基层治理有序、规范运行,将群众烦心事、邻里闹心事、身边急难事和治理疑难事解决在网格内。
(六)用好一支“法律明白人”队伍。各镇要强化以村(居)“两委”成员、农村学法用法示范户、人民调解员、网格员为重点的“法律明白人”队伍培训,通过举办培训班并依托甘肃省“法律明白人”网校,提高他们的法律素养、调处化解技能、服务群众能力,充分发挥他们在民间纠纷化解、村民自治、社会治安环境改善等方面的积极作用,化身法律法规宣传员、矛盾纠纷调解员、基层法治建设参与者,打通基层依法治理最后一公里。
(七)制作一批法治宣传微视频、微动漫。法院、检察院、公安局、司法局、农业农村局、自然资源局、环保局、水务局要通过以案释法,精心制作一批接地气、有“法味”的普法动漫作品,借助公众号、抖音、快手、微信等广泛转发推送,持续提升“大兵讲法”“老王说法”等普法工作品牌影响力。各镇设立法治宣传专栏,制作以电信诈骗、土地承包流转、违规取水用水、毁林开垦、乱占耕地等热点问题方面的微视频、微动漫,更好地满足乡村群众多层次、多样化、多领域的法律需求。
(八)打造一批法治文化阵地。文体广电和旅游局依托群众性文艺团体,编创一批法治文艺作品,深入各镇、村(社区)进行法治文艺演出,让广大群众在娱乐中受到教育和启迪。各镇、村(社区)在原有法治文化阵地的基础上,将法治宣传内容与文化广场、文化长廊、文化墙、景观小品有机融合,集普法、教育、休闲、健身功能于一体,进一步满足群众的法治文化需求,增强法治宣传教育效果,营造浓厚的乡村法治文化氛围。
(九)总结提炼一批法治乡村建设典型案例。各镇、各相关部门结合工作实际,突出党建引领,通过“法治+”模式,积极探索法治乡村建设新路径,总结提炼优秀案例,发挥典型引领和示范带动作用,有效解决乡村治理面临的一些难点、痛点、堵点问题,全面提高乡村依法治理能力和水平。
六、工作要求
(一)强化组织领导。各镇、各相关部门要把“乡村振兴 法治同行”冬季集中普法宣传活动作为落实中央生态环保督察问题整改、“三抓三促”行动和“八五”普法的重要任务来抓,切实落实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主要负责同志要认真谋划安排,亲自部署、亲自过问、亲自协调、亲自督办,确保活动取得实效。
(二)压实工作责任。各镇、各相关部门要认真落实“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明确责任领导、责任股室、办(室)中心,细化具体任务,确保“乡村振兴 法治同行”冬季集中普法宣传活动有人管、有人干、有着落,推动普法责任落实、任务落实、目标落实,努力形成浓厚的乡村振兴发展法治氛围。
(三)营造良好氛围。要加强宣传引导,综合运用广播电视、报纸网站、微信微博等媒体,多层次、多角度展现活动开展情况。各镇、各相关部门要总结活动成效、培育亮点特色、推广经验做法、编写典型案例,建立健全推进活动开展长效机制,3月15日前向县委依法治县办上报相关资料。
中共临泽县委宣传部 中共临泽县委政法委员会
中共临泽县委全面依法治县委员会办公室 临泽县农业农村局
临泽县司法局
2023年12月1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