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党政动态 走进临泽 政府信息公开 办事服务 政民互动 临泽招商
政务公开
首页 > 政府信息公开 >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 规划纲要 > 历史规划

临泽县“十三五”农业机械化发展专项规划

索引号
620723042/2022-00250
发文字号
关键词
发布机构
临泽县农业农村局
公开形式
责任部门
生成日期
2022-09-05
是否有效

“十三五”时期是我县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决胜的重要阶段,也是农业机械化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根据临泽县“十三五”规划纲要,按照县十五次党代会的决策部署,为促进农业机械化全程、全面、高质、高效发展,加快实施现代农业提升突破行动,编制《临泽县“十三五”农业机械化发展专项规划(2016-2020年)》。

一、“十二五”时期农机化工作成效

“十二五”时期,我县农业机械化发展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县委1号文件精神,紧紧围绕建设现代农业大市的总体部署,着力在用足用好农机购置补贴等强农惠农政策上下功夫,在培育发展新型经营主体、促进农机社会化服务上求突破,在推进主导特色产业全程机械化上见实效,全面完成了“十二五”规划确定的目标任务,为“十三五”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一)农机总量持续增长,装备结构不断优化。持续实施国家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农机保有量呈现快速增长态势。“十二五”期间,全县累计落实中央和省级农机购置补贴等惠农资金3937万元,是“十一五”期间的3.4倍。补贴各类农机具5060台(件),受益农户3650户,拉动农民和社会组织投入1.433亿元。到“十二五”末,全县农机总动力达43万千瓦,比“十一五”期末增长17.4%;全县拥有各类农业机械13.06万台件,比“十一五”期末增加1.3万台,增长11%,机具配套比由“十一五”末期的1:2.4增加到1:2.9 。

(二)农机服务能力增强,作业效益明显提高。“十二五”期间,全县农机大户从“十一五”末的266户发展到目前的519户。2015年,全县农机服务组织达到34个,其中农机合作社21个,是2010年的21倍。全县完成农机经营总收入达16750万元,纯收入7285万元,分别比“十一五”末增加5370万元和2615万元,增长32.1%和35.9%。农机大户、农机合作社已成为农机社会化服务的主力军。

(三)农机推广步伐加快,应用能力持续提升。“十二五”期间,推广适应我县农业生产实际的农机化新技术8项。新增设施农业机械1036台件,草畜产业机械3120台件,葡萄埋藤机、棉花采摘机、中草药挖掘机、油葵收获机等特色产业机械 335台件。2015年,全县耕播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74.88%,比“十一五”末提高了5个百分点。培训各类农机人员7300万人,个人及生产企业,研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农机具17种,取得实用专利、发明专利16项。

(四)农机监管措施到位,安全生产形势稳定。切实加强农机监管体系建设,成立农机安全小组78个,聘请农机安全员151人,全县7226台拖拉机、联合收割机和危及人身安全的设施农业机械、饲草加工机具被纳入管理范围。认真落实安全生产行业监管责任、农机经营者的主体责任,扎实开展安全生产“三项行动”,安全监管“三率”稳步提升,平安创建深入推进,农机维修、销售、作业市场管理全面加强。

(五)政府扶持力度加大,发展环境更加宽松。“十二五”期间,县政府先后制定下发了《临泽县人民政府关于促进农业机械化和农机工业又好又快发展的实施意见》,《关于加快农作物秸秆饲料化高效利用的意见》、《临泽县农机专业合作社建设实施方案(2015—2020年)》、《加快推进农业生产重点产业全程机械化的意见》,落实扶持资金500多万元,支持农业机械化发展,为加快农业现代化创造了更加宽松的环境。

二、“十三五”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十三五”时期,是落实县委发展新理念,深化农村改革,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促进农业转型升级的攻坚期。在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现代农业的背景下,加快农机化发展,机遇与挑战并存。农机化发展具有很大的潜力和空间,但发展的要求更高,难度更大,任务更加艰巨。

“十三五”时期,“三农”问题仍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难点和焦点。从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趋势看,加快农业现代化、城乡一体化进程,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促进农业节本增效,都迫切要求加快推进农业机械化。国务院《关于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意见》明确提出,将重点培育发展农民合作社、家庭农(牧)场等新型经营主体,进一步提高农业的适度规模化经营水平,这为农机化发展创造了更加优良的条件。从政策方面来讲,国家农机购置补贴、合作社累加补贴、深松整地作业补贴试点、政府购买农业公益性服务机制创新试点等政策措施,给农机化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机遇;从我县农业发展来讲,走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农业现代化发展道路,打造全省现代农业发展先行区和现代农业强县,也必须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关键,以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为主线,大力发展绿色有机农业,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促进农业节本增效,强化农业生产的物质装备和技术支撑,突出加快推进农业机械化。

对照“十二五”规划,我县农机化各项发展目标和任务已完成和超额完成,但全县农机化发展与现代农业的要求还存在一定差距。一是农机装备结构性矛盾依然突出。表现为“四多四少”,动力机械多、配套机具少,小型机械多、大中型机械少,低档次机具多、高性能机具少,能耗高机具多,节能型、环保型绿色机具少,还不能满足农机全程化的需求;二是农机社会化服务功能还不强。农机专业服务组织发展仍处于初级阶段,提高农机化综合水平方面成效还不显著;三是制约发展的一些突出问题尚没有得到有效解决。耕地细碎化、机耕道、场库棚等配套设施滞后等仍是农机化发展的制约因素。

综合分析,我县“十三五”农业机械化发展,机遇大于挑战,利好多于困难。今后,农机化工作适应现代农业发展和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要求,必须坚持把结构调整作为转型跨越发展的基点,把提升服务作为转型跨越发展主攻方向,把应用农机新技术作为转型跨越发展重要举措,改革创新,主动作为,促进农业机械化全程、全面、高质、高效发展。

三、“十三五”全县农机化发展总体思路和发展目标

(一)总体思路。坚持以党的十八大及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为指引,紧紧围绕县委立足“五区基本定位”,坚持“五个发展取向”,聚焦“六个率先战略”,实施“六大突破行动”,着力建设幸福美好新临泽的工作思路,以服务现代农业,转变农机化发展方式为主线,以落实农机购置补贴政策为抓手,以优化装备结构、补齐发展短板、提高社会化服务水平和安全生产水平为重点,全面推进重点产业全程机械化进程,不断提高农机化综合水平,为推动传统农业大县向现代农业强县转变做出积极贡献。

(二)发展目标

2020年末,预期实现以下工作目标:

1)农业机械总动力达到47.7万千瓦,增长10.93%;

2)全县耕播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80%以上。其中:麦类 90%以上,玉米达到80%以上,畜牧养殖机械化配套率达到90%以上,主要农产品初加工机械化水平达到80%以上。

3)农机经营总收入达到23500万元,纯收入达到10000万元,年均增长6%。

四、重点任务

以玉米、畜牧养殖、设施农业、特色产业为重点,加快推进主要农作物和县域特色产业生产全程机械化,种养加全面机械化。力争在农作物耕、播、管、收主要环节实现均衡发展,在全程机械化方面取得新突破,促进各领域、各环节农业机械化协调推进。

(一)优化装备结构,提升质量强基础。依据农机装备现状和各产业发展需要,科学合理制定全程机械化解决方案,增强指导服务的精准性,引导农民理性购机,避免低水平重复购置,走优化结构、提高质量的农机化发展路子;大力推广深松整地、保护性耕作、节水灌溉、秸秆还田、病虫害统防统治、秸秆加工转化、残膜回收等机械化技术,重点发展与耕播、施肥、中耕、植保、收获相匹配的大马力、高性能农机,将农机装备增量向重点产业生产全程机械化薄弱环节聚集,向新型农机经营主体聚集,提高农机具配套比和使用效率;以提高农业机械化发展质量和效益为切入点,盘活存量,加大农机报废更新补贴政策实施力度,加快淘汰能耗高、污染重、性能低的老旧机具,优化农机装备结构和区域布局,鼓励和引导农民使用先进农业机械,大力推广多功能、复式作业机械,促进“先进、实用、高效、环保”型机具的应用,推动农机装备换档升级和节能减排,实现绿色环保发展。

(二)强化政策引导,增添活力促发展。一是用足用活国家购机补贴政策。充分发挥补贴政策的引导作用,紧盯重点产业全程机械化主攻方向,引导资金、技术、装备等要素向关键环节和薄弱环节倾斜。将重点关键环节和薄弱环节机具列入年度农机补贴优先补贴范围进行敞开补贴,做到应补尽补。二是加快落实农机燃油补贴政策。按照《农业机械化促进法》和《甘肃省农业机械管理条例》规定,对从事农业机械作业的农民和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发放燃油补贴。发挥政策杠杆作用,充分调动农民使用农业机械的积极性。三是加大财政支持力度。通过争取专项资金、财政补助扶持、贷款贴息等措施,鼓励支持农机合作社、农机大户购置重点产业薄弱环节先进适用的玉米去雄、联合收获、饲草收获大中型农业机械,促进重点产业全程机械化发展。

(三)规范组织建设,完善功能抓服务。以贯彻落实《甘肃省农机专业合作社建设方案 (2015-2020年)》和《张掖市农机专业合作社建设方案 (2015-2020年)》为契机,坚持发展与质量并重、规范与创新并举,突出提质增效,引导农机合作社向现代企业转型,管理方式与现代企业接轨,推动农机合作社转型升级;围绕全县重点特色产业发展要求,进一步完善扶持农机专业合作社发展的政策措施,积极引导农机合作社树立“经营土地、服务土地”的理念,依托土地流转经营发展壮大,到2020年农机专业服务组织达到60个;把培养一批懂经营、会管理的农机合作社领头人作为第一要务,把提高组织化程度,建立科学合理的利益联结分配机制,作为规范发展的关键环节,推动农机合作社组织方式、经营方式、服务方式创新;积极开展一镇一农机专业合作社创建工作,按照有完善的基础设施、有良好的运行机制、有健全的财务管理制度、有较大的作业服务范围、有显著的综合效益的 “五有”农机合作社创建标准,促进合作社规范发展;鼓励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农机合作社、农机企业,通过联耕联种、代耕代种、土地流转、维修、租赁等多种形式的社会化服务,实现合作共赢。

(四)加强技术融合,薄弱环节求突破。认真贯彻农业部《关于加强农机农艺融合加快推进薄弱环节机械化发展的意见》,加强主要农作物生产机械装备的再创新,优化农机化技术路线,加强农机农艺融合,为主导特色产业生产全程机械化搭建“平台”; 玉米产业要重点巩固提高复式播种、精量播种水平,大力推广高效植保、联合收获技术,积极突破机械去雄技术;畜禽养殖产业,以集中养殖小区和养殖企业为重点,大力推广应用秸秆收获加工、饲料混配、畜禽饲养、粪污处理机械化技术和环境控制自动化、生产管理信息化技术;高原夏菜产业,重点引进、示范、推广机械育苗、移栽、尾菜处理机械化技术,尽快形成适应产业发展要求的机械化模式;红枣产业要在积极推广酸枣直播建园技术的基础上,重点解决高效植保、收获及初加工机械化难题;葡萄产业突出抓好机械化埋藤、采收等技术推广应用;中药材、甜叶菊着力破解播种、收获及初加工机械化难题。加快建立农机农艺相结合、农机推广与农机企业相结合的新技术推广机制,围绕提高主导特色产业科技支撑能力,合作建成一批可复制推广的全程机械化示范典型,实现农机作业、作物品种、栽培模式相互适应、深度融合,形成全程机械化整体解决方案和技术体系,推进农业技术集成化、劳动过程机械化,实现农机、农艺、畜牧更高层次的融合发展。

(五)注重技术培训,人才支撑做保障。要高度重视农民培训工作,结合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实施,“十三五”期间培训农机实用人才6000人次;以农机、农艺、畜牧、林业等部门专业技术人员为主体,围绕重点产业发展需要,整合力量,开展综合培训。要创新培训方法,以农民专业合作社等新型经营成员为主体,突出需求导向,开展全程机械化技术培训,抓好后续跟踪服务,提高农民培训的实效性。建立教育培训、规范管理和政策扶持“三位一体”的新型农机职业从业人员培育体系,以提高作业服务能力、增强致富本领为重点,大力培育农机作业、维修能手、经营管理高手,打造一支有文化、懂技术、会操作、善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机手队伍。加强基层农机推广服务体系建设,为广大农民提供及时、便捷、高效的服务。鼓励引导发明创造,培养一批具有农机专长的农民技术员,支持土专家、土秀才开展农机化技术服务。

(六)深化宣传教育,依法监管保安全。认真贯彻实施国务院《农业机械安全监督管理条例》,按照安全生产、预防为主的方针,加强对农业机械安全使用的宣传、教育和监督管理;“十三五”期间,拖拉机年度检验率保持在90%以上,全县拖拉机入户率、驾驶员持证率达到90%。要全面贯彻“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失职追责”的工作机制,严格落实农机经营者的主体责任、农机部门的监管责任;严格依法行政,健全宣传教育、安全管理、隐患排查、事故预防、责任追究和事故倒查的农机安全监管机制,扎实开展农机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加强农机事故应急能力建设;继续开展“平安农机”创建活动,巩固提高“平安农机”创建成果;开展“平安农机示范合作社”创建,充分发挥辐射带动作用,强化农机安全生产源头管理;全面加强农机维修、销售、作业市场监管,保护农机生产者、经营者、使用者的合法权益。

五、主要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把发展农业机械化摆上重要议事日程,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指导编制农业机械化发展规划并组织实施,协调解决农业机械化发展中的重大问题。要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强化农机行政管理职能,完善措施,落实保障经费,推动工作开展,实行目标管理,将农业机械化工作责任落实情况列入年度工作考核内容。有关部门要按照职能分工,密切配合,加强指导,共同做好农业机械化发展。

(二)强化项目建设。创新思维,高起点谋划,高标准运作,坚持把项目作为加快发展的重要支撑,紧盯中央、省上农机购置补贴、深松整地作业补贴、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推进行动、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建设、高标准农田建设、农机合作社扶持等政策,加大项目、资金争取力度。农业、畜牧、科技等部门要在科技推广等项目中组装配套农机化项目,促进农机与农艺、畜牧技术有机结合。发改、财政、国土等部门要将机耕道、机具场库棚等基础设施建设纳入土地整理、高标准农田建设、农业综合开发等建设项目计划,不断夯实农机化生产条件。主动作为,制定出台并落实支持农机化发展的政策措施,重点解决农机社会化服务领域不宽、玉米联合机收、去雄、农作物高效植保等瓶颈问题,不断提高农作物耕、播、管、收各环节的农机化水平。

(三)提升服务能力。以政策和项目为引导,积极推进农机技术推广、教育培训、安全监理、质量监督、农资打假、信息宣传、应急救援等公共服务机构和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农机管理、监理、推广人员培训教育,提高业务素质和工作技能。结合农村道路集中整治、“平安农机”创建活动,进一步完善基层农机安全监管网络,不断提高农业机械实地检验、培训考试、宣传教育、安全检查、事故处理等综合保障能力,建立健全农机较大事故应急预案和指挥体系。促进农机装备、技术、资本、土地等生产要素紧密结合,建立以农机专业合作社为主体,农机专业大户为基础,农机中介服务为纽带,农机销售维修、信息服务和技术咨询服务为支撑的新型农机社会化服务体系。规范农机维修网点发展,支持农机维修网点与农机合作社、家庭农(牧)场合作建立专业化维修站,解决新型农机“看病难”的问题。

(四)创新工作机制。坚持抓主抓重,以点带面的工作方法,围绕各类农业示范区建设,在全县建立制种玉米、秸秆综合利用、高原夏菜全程机械化示范基地,探索、总结技术模式;加强指导、协调、服务,建立领导干部、专业技术人员联系农机合作社、科技示范基地制度,加强精准指导;建立“双向兼职”等新机制,鼓励农机科技人员为农机生产企业、农机合作社开展精准服务;积极推进“互联网+农机服务”,建设信息化服务平台,推进农机化生产方式、组织方式、服务方式、管理方式创新。

(五)靠实工作责任。牢固树立勤政为民之风,坚持党的群众路线,积极深入群众,深入工作一线,找准制约农机化发展的难点和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措施办法,推动工作落实。牢固树立上下“一盘棋”思想,加强沟通、主动协调,努力创造齐心协力,共谋发展的良好氛围。加强作风建设,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大力弘扬干事创业的优良作风,着力构建一级抓一级、一级对一级负责的目标责任体系,强化责任担当,进一步提高工作的执行力和落实力,确保“十三五”农机化发展目标顺利实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