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党政动态 走进临泽 政府信息公开 办事服务 政民互动 临泽招商
政务公开
首页 > 政府信息公开 >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 规划纲要 > 规划纲要

甘肃省“十四五”防震减灾规划

索引号
620723065/2023-00012
发文字号
关键词
发布机构
临泽县地震局
公开形式
主动公开
责任部门
生成日期
2022-10-30
是否有效

防震减灾是国家防灾减灾救灾的重要内容,也是应急管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事关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和谐稳定。为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加快推进甘肃省新时代防震减灾事业现代化建设,实现甘肃省防震减灾事业高质量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甘肃省防震减灾条例》等法律法规及《新时代防震减灾事业现代化纲要(2019-2035)》《甘肃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按照中国地震局《防震减灾“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方案》和甘肃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强“十四五”省级专项规划编制工作的通知》要求,结合我省实际,编制本规划。

一、发展环境

(一)发展现状。

“十三五”期间,在省委、省政府和中国地震局的坚强领导下,全省防震减灾工作取得新的重要进展,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科技支撑的防震减灾社会治理机制逐步完善,与“全灾种、大应急”体系相适应的防震减灾治理体系初步形成。

地震监测预测预警能力稳步提升。建成了覆盖全省大部分地区的地震监测站网。全省多数地区地震监测能力达到1.2级,边缘及邻近区域监测能力可达1.8级。省内地震自动速报时间缩短至2分钟以内,正式速报时间可控制在12分钟以内。全省地震烈度速报与预警系统即将建成。形成具有区域特色的震情跟踪与地震预测工作体系,地震预测的科学性和震情服务保障能力进一步增强。

地震灾害风险防范能力不断增强。建设工程抗震设防要求和地震安全性评价法制化、规范化水平进一步提升,重大工程和城市新建工程抗震设防率基本达到100%。全面实施第五代全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在武威市、嘉峪关市和兰州新区等多个城市开展活动断层探测或地震小区划。实施地震灾害风险普查试点和地震易发区房屋设施加固工程,全省地震灾害风险防范能力不断增强。

地震应急救援能力显著提升。全省地震应急预案体系更加完备,应急协调机制运行更加顺畅,救灾物资储备保障水平有了新的提高,专业和志愿者救援队伍进一步发展壮大,专业救援能力持续提升。地震应急技术平台和基础数据库系统功能更加完善,地震灾害损失预评估工作基础更加夯实,灾害损失预评估结果更加精细。高效应对了四川九寨沟7.0级、青海门源6.4级和甘肃夏河5.7级等地震。

防震减灾公共服务能力明显增强。积极推进“放管服”改革和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及时更新权责清单,优化办事服务流程,办事效率进一步提高。制订防震减灾公共服务清单,不断丰富防震减灾公共服务产品。加强地震预警和区域性地震安全性评价管理,规范从业行为。持续开展防震减灾科普宣传,防震减灾知识普及面不断拓展,全社会防震减灾意识不断提升。

地震科技支撑能力持续提高。整合资源,组建甘肃省自然灾害应急技术研究院,开展自然灾害应急创新技术研究和技术服务。建成以祁连山、刘家峡主动源重复探测系统为代表的一批重要科研基础平台。完成中国地震局兰州地震研究所改革,开展具有区域特色的防震减灾科学技术研究,取得一批高水平防震减灾科技创新成果,被广泛应用于地震预测预报、城乡抗震设防、灾后恢复重建、次生灾害防范等领域。

(二)机遇挑战。

“十四五”时期,我省防震减灾事业发展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

1. 发展机遇。习近平总书记对防灾减灾救灾和防震减灾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批示,为防震减灾提供了根本遵循。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统筹发展和安全,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国,明确要求提升地震等自然灾害防御工程标准,提高防灾、减灾、抗灾、救灾能力,为防震减灾指明了方向。共建“一带一路”、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等国家重大战略部署深入实施,进一步拓展了防震减灾服务领域。融入“全灾种、大应急”管理体制,丰富对外开放内涵,提升开放合作水平,为防震减灾拓展了新空间。新兴数字技术赋能地震科技创新,为实现现代智慧防震减灾注入新动力。“十四五”时期,我省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对防震减灾工作在防止规模性返贫方面提出了新要求。我省城镇化快速发展和深入实施科教兴省战略、人才强省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等都为防震减灾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重要机遇。

2. 面临挑战。地震多、强度大、分布广、灾害重是我省的基本省情,全省80%以上的面积、14个市州、81个县市区政府所在城市的地震烈度在Ⅶ度以上,是全国少有的地震高烈度省份,未来5年面临的震情形势依然复杂严峻。我省城市高风险、农村设防弱的状况尚未根本转变,重点城市和城市群在产业布局、国土空间利用、基础设施建设中对大震巨灾风险考虑不够充分。重救灾轻预防、重应急轻常态的观念依然不同程度存在,社会公众防震减灾意识还比较薄弱,社会力量参与和市场机制发挥不够,存在大震巨灾威胁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影响现代化进程的潜在风险。与此同时,防震减灾基础存在短板,地震监测站网布局需要进一步优化,地震预警尚未有效服务于社会,防震减灾信息化标准化程度不够,地震灾害风险底数不清,地震预报准确率依然不高,防震减灾事业高质量发展任重道远。

总体上看,“十四五”时期我省防震减灾事业发展的机遇与挑战并存,必须深刻认识新发展阶段的新变化新要求,着眼“两个大局”,牢固树立总体国家安全观,落实“两个坚持,三个转变”工作方针,认识和把握防震减灾事业发展规律,抓住机遇,应对挑战,坚持底线思维,着力防范和化解影响我省现代化进程的重特大地震灾害风险,推进防震减灾事业高质量发展。

二、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防灾减灾救灾工作的重要论述,按照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要求,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统筹发展和安全,坚持以防为主、防抗救相结合,坚持常态减灾和非常态救灾相统一,立足应急管理、服务社会需求、增强国际合作,进一步夯实监测基础,加强预报预警,摸清风险底数,强化抗震设防,保障应急响应,增强公共服务,创新地震科技,推进现代化建设,为加快建设幸福美好新甘肃、不断开创富民兴陇新局面做好地震安全保障服务。

(二)基本原则。

1. 坚持党的领导,着眼大局。提高党把方向、谋大局、定政策、促改革的能力和定力,把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和制度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为实现防震减灾高质量发展提供根本保证。

2. 坚持以人为本,服务发展。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原则,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放在首位,全力推进防震减灾事业高质量发展,把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和满足人民群众地震安全需求作为出发点及落脚点。

3. 坚持预防为主,防范风险。科学认识和把握地震灾害规律,坚持关口前移,主动防御,全面提升地震灾害风险综合防范能力,最大限度减轻地震灾害风险和损失。

4. 坚持深化改革,法治保障。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结果导向,加快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防震减灾体制机制,不断激发事业发展的活力和动力,持续完善政策法规和标准体系,推动防震减灾治理现代化。

5. 坚持开放合作,创新驱动。进一步推动防震减灾与经济社会融合发展,动员全社会力量积极参与防震减灾工作。大力推进地震科技创新,积极开展全方位、多领域、多层次的国内外交流合作,着力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实践中展现新作为。

6. 坚持系统观念,精准施策。坚持全省“一盘棋”,做到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战略性布局、整体性推进。着力固根基、扬优势、补短板、强弱项,注重防范化解重大地震灾害风险挑战,有针对性地做好各项应急准备,实现发展质量、规模、效益相统一。

(三)主要目标。

1. 总体目标。到2025年,初步形成新时代甘肃省防震减灾现代化体系,地震监测预测预警、地震灾害风险防治、防震减灾公共服务和地震应急救援能力显著提高。地震科技水平进入国内先进行列,地震预报预警取得新突破,地震灾害防御水平明显提升,防震减灾公共服务体系基本建成,社会公众防震减灾素质进一步提升,防震减灾工作体制机制更加适应地震安全需求,地震灾害风险对甘肃经济社会和公共安全的影响持续减轻,不断满足甘肃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对地震安全的需求。

2. 分项目标。

1)建成甘肃省现代化地震监测预测预警体系。省内大部分地区地震监测能力达到1.0级,其它地区达到1.6级;省内地震1分钟内实现自动速报,5-10分钟内完成地震参数正式速报;实现全省震后秒级地震预警信息发布和地震烈度分钟级速报;数值地震预测技术明显进步,地震综合概率预测业务能力有所提升,震后趋势判定更加及时准确。

2)形成全社会共同防范化解地震灾害风险的格局。防震减灾法律法规、规章、标准、规划体系更加健全,地震灾害风险防治业务框架基本建立,完成全省地震灾害风险普查和重点隐患排查,建成全省地震灾害风险数据资源库。地震易发区房屋设施加固取得新成效,省内重点城市地震灾害风险综合防范能力显著提升。高烈度区城乡抗震能力大幅提升,地震灾害风险显著降低。

3)建成响应迅速、保障有力的地震应急救援体系。地震应急预案体系更加完善,应急指挥机制更加健全有效,专业救援能力不断增强,地震应急响应保障能力不断提高,形成协同高效的震情灾情紧急快报体系,应急技术支撑能力得以提升,应急响应服务产品产出快速有效。现代化信息技术与防震减灾深度融合,形成集约、高效、安全的业务信息平台和地震应急技术支撑平台。

4)建成供需对接、便捷智能的综合性防震减灾服务体系。提供高质量防震减灾公共服务产品。防震减灾信息化、标准化水平显著提升,全省社会公众防震减灾科学素质进一步提高。构建开放实用、支撑引领、充满活力的地震科技创新体系,在主动源探测技术、地震预测预警技术、地震成灾机理与减灾技术等领域实现重要突破,科技成果转化应用水平全面提升,地震科技服务不断拓展。

力争到2035年,全省基本实现防震减灾事业现代化,建成具有甘肃特色的防震减灾事业现代化体系,关键领域核心技术实现重点突破,基本实现防治精细、监测智能、服务高效、科技先进、管理科学的现代智慧防震减灾,防范和化解重大地震灾害风险能力显著增强,为甘肃省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提供坚实的地震安全保障。

3. 主要指标。

“十四五”时期防震减灾事业发展主要指标

类别

指标内容

预期值

地震

监测

预测

预警

能力

地震监测能力

省内大部分地区监测能力达到1.0级,省内其它地区达到1.6级,震中定位精度优于5千米。

地震参数速报时效

省内地震1分钟内实现自动速报,5-10分钟完成地震参数正式速报。

地震烈度速报时效

5分钟内完成地震烈度初报,10分钟内完成地震烈度速报。

地震预警信息发布时效

灾害性地震发生后实现秒级预警信息发布。

地震预警公众覆盖率

重点地区不低于80%,其它地区不低于60%。

地震预测水平

地震综合概率预测业务能力有所突破,力争作出有减灾实效的地震预报。

震后趋势快速判定时效

震后1小时内。

地震

灾害

风险

防治

能力

重要工程抗震设防率

全省实现100%。

区域地震安全性评价完成量

实现应评尽评。

开展地震活动断层探察数量

至少完成2个城市活动断层探察,5条活动断层填图。

风险调查和隐患排查完成量

全省实现100%。

地震灾害风险区划图编制及应用

完成甘肃省各县市区1:5万地震灾害风险区划图编制并应用于综合防灾之中。

地震易发区房屋设施加固成效

地震易发区房屋设施抗震能力明显提升。

地震

应急

救援

能力

地震应急预案修订率

各级地震应急预案修订率达100%。

地震救援队伍建设

至少建成3支重型、5支中型、7支轻型专业救援队。打造至少5支有影响力的标准化地震志愿救援队伍。

地震应急避难场所数量增长率

不低于5%。

地震应急技术保障效能

评估不低于95分。

地震应急技术支撑能力

省内地震20分钟内提供快速评估结果和专题图,应急指挥技术系统通连到每个县市区。

防震

减灾

公共

服务

公共服务产品清单

不少于20项。

面向公众的服务产品

不少于10项。

面向行业的专业服务产品

不少于8项。

面向政府的决策服务产品

不少于8项。

行业服务满意度

不低于85分。

公众服务满意度

不低于85分。

防震减灾科普宣教场馆和示范学校数量

至少新认定命名10个包含防震减灾内容的综合性科普场馆。每年至少认定15所省级、5所国家级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学校。

综合减灾示范社区数量

推进100个全国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建设。创建200个省级综合减灾示范社区。

公众具备防震减灾科学素质比例

不低于30%。

注:以上均为预期性指标。

三、主要任务

(一)提升地震监测预测预警能力。

1. 夯实监测基础。升级优化测震观测和地球物理观测站网,完成基准站布局优化与建设,推进基本站建设与完善,着力提升地震监测能力。强化地震安全风险监测业务一体化。完善核设施、水库、煤矿等专用地震监测台网和强震动监测台网建设,提升非天然地震监测能力。实施地震台站改革,构建“省地震台、中心站、一般监测站”三级监测预报业务架构,建立健全质量管理体系和标准体系,优化业务流程,推动地震台站业务转型升级,形成全省现代化综合地震监测体系。

2. 加强地震预报。坚持地震预报长中短临一体化,健全完善地震预报责任体系和业务体系。构建区域地震构造模型,探索地震数值预测技术。按照地震构造分区,健全完善地震形势预测、危险区确定和短临预测指标体系,形成基于预测指标的地震综合概率预测业务能力。加强区域震情跟踪,完善震情会商机制,建设一体化分析会商技术平台,完善地震预测评价机制。加强地震预报人才队伍建设,组建大震预报分析创新团队。建立新时代群测群防模式,加强地震短临预报实践,力争取得减灾实效。

3. 强化预警服务。建成覆盖全省的地震烈度速报与预警系统,形成部门联合、上下衔接、管理规范的地震预警体系,完善信息发布制度,强化预警信息服务,实现震后秒级地震预警信息发布能力、分钟级地震烈度速报能力。充分利用国家预警信息发布系统和应急广播、电视、互联网、手机等手段,建设多终端立体化传播平台,精准发布地震预警信息,实现到村到户到个人。拓展地震预警应用,为高铁、核设施、水库、航天基地等行业用户提供预警信息服务。针对不同类型用户,开展预警信息应用培训,提升预警信息使用效果。

(二)提升地震灾害风险防治能力。

1. 摸清风险底数。完成全省地震灾害风险普查和重点隐患排查,查清地震灾害危险源与风险源,掌握地震灾害风险底数。夯实地震活动断层探测、风险隐患调查、灾害隐患监测,以及灾害风险预警、评估、区划等地震灾害风险防治基础业务,构建地震灾害风险防治业务平台。开展省内黄河上游段地震灾害风险排查治理。推进地震灾害风险区划图和地震灾害风险防治区划图在国土空间规划、防灾减灾救灾和应急准备中的应用。

2. 强化抗震设防。落实建设工程抗震管理条例,深化地震安全性评价“放管服”改革,依法加强抗震设防要求事前事中事后监管,构建建设单位、地方政府、行业部门和地震部门全链条监管体系。针对重大工程、各类开发区工业园区房屋建筑和城市基础设施、一般工程、学校医院等人员密集场所等,形成差别化的抗震设防要求监管制度体系。继续实施地震易发区房屋设施加固工程,强化农村民居抗震设防服务和指导。推动在重要基础设施、重要文化设施建立地震安全监测和健康诊断系统,加强减隔震等抗震新技术应用。

3. 增强城市韧性。推动建设重点城市地震灾害危险源监测系统和重大工程结构健康安全诊断与风险预警技术系统,量化评估不同地震作用下的灾害风险,实现重点城市地震灾害风险精准治理。建立地震灾害防范联防联控机制。开展大震灾害情景构建,为国土空间规划、韧性城市建设、大震巨灾应对等提供决策信息。依托智慧城市建设地震灾害风险信息系统,面向政府、行业、企业、公众开展精准地震灾害风险信息服务。推动构建权责清晰、管理有序、规范科学、多方参与的城市地震灾害风险防治责任体系。

(三)提升地震灾害应急救援能力。

1. 完善体系建设。提高防大震、救大灾应急能力,健全完善地震应急预案体系,进一步完善统一指挥、响应迅速的应急指挥体系。实施兰州国家陆地搜寻与救护基地建设与升级改造,提升地震应急救援培训能力。推进综合性救援队伍转型升级,拓展救援业务,提升救援能力。推动地震专业救援队伍标准化建设,更新地震应急救援装备,开展救援队伍能力分级测评。加强规范和引导社会应急力量参与地震救援。提升重点城市地震应急救援综合能力。

2. 保障应急响应。制定重特大地震应对方案,强化重点危险区震情监视与重特大地震突发应对准备。构建地震应急信息服务统一平台,提升地震应急响应决策和应急处置的科学性与实效性。加强余震监测和震后趋势研判,防范次生衍生灾害。持续开展年度地震重点危险区地震灾害损失预评估,建立地震紧急救援和灾后恢复重建技术保障机制。建立震情灾情紧急快报工作机制,推进地震现场应急队伍标准化建设。强化大震应急物资储备,健全完善工作机制,提升紧急调用能力。

(四)提升防震减灾公共服务能力。

1. 构建服务框架。形成防震减灾决策服务、公众服务、专业服务和专项服务体系。面向政府地震应急管理,提供震前防御、震时响应和震后救灾与恢复重建的决策服务。面向社会公众,拓展地震速报、预警信息、防震减灾科普宣传等公众服务。面向高铁、桥梁、大坝、核设施、矿山等重点行业和国防建设,强化监测预警、结构健康诊断和地震安全性评价等专业服务。面向国家、省内重大战略和重要活动,强化地震安全保障等专项服务。

2. 增强服务供给。丰富防震减灾公共服务产品,完善公共服务事项清单、产品清单和服务标准,实施动态管理。深化公共服务业务和科技支撑,提升基础业务数据精准度,推进服务产品规划、设计和研制。建设公共服务平台,整合基础业务数据资源和公共服务产品,统一服务窗口。创新公共服务工作机制,深化部门合作,激发社会力量活力,培育市场,推动多元供给,力争实现智慧服务,促进防震减灾相关产业发展。

(五)加强地震科技支撑。

1. 开展技术攻关。坚持科技创新在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继续实施地震科技创新工程,参与“深地计划”专项,强化地震基础理论研究,发挥祁连山、刘家峡主动源等技术平台的优势,开展相关物理模型和新技术新方法研究,开展关键科研技术攻关。健全、优化甘肃省自然灾害应急技术研究院、黄土地震工程重点实验室、甘肃兰州地球物理国家野外观测科学研究站运行机制及功能,提升科技支撑效力。

2. 完善体制机制。完善业务中心、研究所“前店后厂”工作格局,加快推进地震科技体制改革,突出创新导向、结果导向和实绩导向,建立高效运行管理机制。完善科技成果认定机制,更加突出科技成果对业务发展的实际贡献。加强创新团队建设,持续实施地震人才工程,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完善人才评价和激励机制,激发创新活力。

3. 深化开放合作。坚持共商共建共享,实施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开放合作。深化与国内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等合作,推动地震科技创新资源共建共享。积极参与“一带一路”防震减灾合作机制,完成“一带一路”地震监测站网任务,与国外研究机构深入开展地震灾害风险防治、地震科学基础研究、技术应用合作,促进地震科技合作形成新格局。

(六)加强数字技术赋能。

1. 健全基础数据。建设甘肃省防震减灾公共服务信息化中心。完善地震云计算平台,构建云架构下统一的地震数据环境,建立地震数据治理体系,完善各类地震数据流,加强数据质量控制,保障数据安全,实现地震数据治理科学化。建立数字地震档案馆。加强网络安全保障体系和能力建设,加快地震业务系统更新换代。

2. 强化数据应用。强化数字技术在地震监测预测预警、地震灾害风险防治、防震减灾公共服务等领域应用,助力智慧防震减灾。利用国家应急管理信息化资源,推进共建共享和深度融合,完善地震信息化基础设施。依托甘肃省自然灾害科学数据中心,汇集各类地震数据及各级产品,整合信息资源,实现数字技术与地震业务深度融合和创新发展。

(七)加强防震减灾科普宣传。

1. 强化日常宣传。通过线上、线下等方式做好全国防灾减灾日、防震减灾宣传周等重点时段的科普宣传,推进防震减灾科普宣传进学校、进机关、进企事业单位、进社区、进农村、进家庭,提升防震减灾知识普及率,增强公众防震减灾科学素养和应急避险、自救互救技能。

2. 丰富科普产品。繁荣科普创作,联合社会各界力量共同研发推广适合不同受众的防震减灾科普精品。强化科普阵地建设,推进防震减灾科普纳入地方综合科普场馆建设。整合全省科普资源,创新科普创作和传播机制,建设融媒体中心,推进科普品牌体系建设,推动防震减灾科普产业化发展。

(八)加强防震减灾法治建设。

1. 健全法治体系。修订《甘肃省防震减灾条例》和《甘肃省地震安全性评价管理条例》,持续完善地震预报预警管理、建设工程抗震设防要求监管、地震灾害风险隐患排查等制度,开展立法后实施情况评估。制订修订防震减灾业务和服务标准。依法加强对地震监测设施和地震观测环境的保护。全面推行行政执法“三项制度”,运用“互联网+监管”手段,提高综合执法能力,持续提高依法行政水平,加强防震减灾法治监督。

2. 夯实基层基础。落实国务院抗震救灾指挥部关于进一步健全完善地方防震减灾救灾体制机制的意见,靠实市州、县市区防震减灾救灾责任。持续创建综合防灾减灾示范社区,推动防震减灾社会治理和服务重心下移、资源下沉,推进地震安全融入社区网格化管理,促进城乡社区防震减灾治理体系创新和治理能力提升。依法引导和规范社会力量参与防震减灾救灾工作。组织开展防震减灾法普法活动,提高社会各界学法懂法用法意识。

四、重点工程

(一)地震台(站)网改扩建工程。

结合我省经济和社会发展及地震安全保障需要,改扩建约300个固定监测站,购置升级500套以上观测设备。在酒泉、嘉峪关、庆阳、平凉等市补充建设监测站点,实现地震烈度速报与预警信息服务省内全覆盖。新建运行监控和业务测试平台、业务评估系统、统一调度管理系统。加强市、县地震监测站网一体化建设与升级改造。升级已有的省级地震预测、速报、编目等业务处理系统和省级地震信息服务系统,提升地震数据质检、计量检测、装备保障能力。形成布局科学、技术先进、功能完备、流程集约、协同高效的地震监测台(站)网体系,为实现地震观测的自动化、技术装备的现代化、业务应用的智能化和公共服务的精准化奠定坚实基础。在祁连山地震带建设集野外观测、科学验证和成果转化应用为一体,具有区域特色的祁连山地震科学实验场。

(二)地震灾害风险普查和重点隐患排查工程。

在全国自然灾害风险普查总体框架下,开展甘肃省地震灾害风险要素全面调查,补充部分重大断裂1:5万活动断层填图,开展重点城市活动断层探测与地震危险性评价,进行全省范围场地地震工程地质条件调查,摸清甘肃省地震灾害风险底数。开展地震易发区地震灾害重点隐患调查与评估,查明甘肃省重点区域抵御地震灾害风险能力。开展地震灾害风险评估,科学认识各地区地震灾害风险水平。编制县市区1:5万活断层分布图、活断层避让图与房屋加固优先级区划图。开展省内黄河段、重点交通枢纽工程、重要水库和城镇等地震地质灾害隐患排查。为地方政府有效开展地震灾害防治和应急管理、切实保障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的地震灾害风险信息和科学决策依据。

(三)地震应急救援能力提升工程。

争取将兰州国家陆地搜寻与救护基地纳入国家地震灾害救援培训服务网络,面向全国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开展地震应急救援技术培训。升级改造兰州国家陆地搜寻与救护基地,丰富地震专业救援模拟训练设施种类,建设基于5G、人工智能的预案推演、专家指导和情景构建模拟教学训练技术平台,增建救援队员食宿保障设施和基层应急管理指挥人员沉浸式体验培训设施,提升专业地震应急救援技术培训能力。建设重特大地震应急指挥调度辅助决策平台和覆盖省市县三级的视频指挥调度系统。构建地震灾害快速评估、灾情获取网络、灾害综合信息服务系统。建立地震现场安全预警装备、快速定位搜索救援体系,编制大震巨灾应对方案,有效提升全省地震应急响应处置和应急救援能力。

(四)防震减灾公共服务信息化工程 。

围绕决策服务、公众服务、专业服务、专项服务,建设统一标准、开放接口、云端部署的防震减灾公共服务平台,汇集大数据、人工智能、情景模拟等高新技术,建设服务产品管理、标准与质量评估、公共服务产品展示、防震减灾科普服务、防震减灾资料服务、公共服务产品推广等6大系统,提供集约化、便捷化、智能化防震减灾公共服务,提升精细化、精准化、个性化服务水平。构建安全可靠的地震信息服务网络,健全完善甘肃省自然灾害科学数据中心数据库和应用系统,建成防震减灾公共服务信息化中心,打造防震减灾科普网络和新媒体传播平台,形成新媒体传播矩阵。建设数字地震科普馆,开发防震减灾科学实验、情景视频、动漫游戏等产品,提供体验式、沉浸式、互动式科普服务。

(五)重点城市自然灾害风险防治与安全发展示范工程。

以兰州市为试点,省、市共建以兰州市中心城区、兰州新区为示范,带动周边、辐射县乡、惠及民生的安全发展型城市。加强源头治理,健全城市安全法规标准体系,完善兰州市防震减灾标准,增强兰州市地震灾害应急响应和处置能力,建立常态化运行保障机制。健全防控机制,全面推进兰州市地震、地质等自然灾害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预防机制,开展自然灾害危险源与重点风险源调查和隐患治理,开展重要建筑、基础设施系统抗震韧性评价,并采取防范措施。强化保障能力,实施自然灾害监测预警信息化,提高灾害综合监测、风险早期识别和预报预警能力。完善应急救援联动机制,加强专业化应急救援队伍建设,加大兰州市防灾减灾救灾教育与演练,提高市民应急反应速度和自救能力。加强兰州市应急避难场所规划、建设、使用与管理。建设完善灾害、事故体验馆,提高人民群众应急避险能力。提升监管效能,加强统筹推动,明确和压实城市安全工作职责。强化示范引领,及时总结推广经验做法,以点带面推动全省城市安全发展工作。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按照政府统一领导、各部门齐抓共管、全社会共同参与原则,进一步加强对防震减灾工作的组织领导,落实规划任务、重大工程,及时协调解决存在问题。理顺省市县地震工作部门在规划实施中的职责。调动和发挥各方积极性,保障规划目标和重点任务按期完成。

(二)健全投入机制。将防震减灾事业发展纳入各级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坚持和完善双重计划财务体制,拓宽资金投入渠道,加大防震减灾重点工程建设等方面经费投入。完善经费保障,以财政投入为主,引导社会资金参与,加强资金使用监管,为规划实施提供必要支撑。

(三)强化队伍建设。践行“对党忠诚、纪律严明、赴汤蹈火、竭诚为民”训词精神,建设政治过硬、本领高强干部人才队伍。继续实施人才强业战略,优化提升人才结构,合理配置人才资源。建成布局合理、专业完备、保障有力的防震减灾工作队伍。加强国内外交流合作,构建开放、竞争、包容、合作的智力支撑环境。

(四)实施监督评估。建立健全规划评估机制,明确规划实施责任主体,制定科学的规划实施体系与相关评价标准,开展规划实施情况动态监测、中期评估和总结评估,加强评估结果运用,将评估结果纳入相关工作体系。

图解《甘肃省“十四五”防震减灾规划》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