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党政动态 走进临泽 政府信息公开 办事服务 政民互动 临泽招商
政务公开
首页 > 政府信息公开 >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 规划纲要 > 规划纲要

临泽县 “十四五” 人口和卫生健康事业发展规划

索引号
620723027/2022-00058
发文字号
关键词
发布机构
临泽县卫生健康局
公开形式
责任部门
生成日期
2022-09-05
是否有效

    

一、发展基础...................................1

(一)发展现状.................................1

(二)存在主要问题.............................6

(三)发展机遇.................................6

二、指导思想、基本原则、规划目标

(一)指导思想.................................7

(二)基本原则.................................7

(三)发展目标.................................8

三、空间布局及发展方向.........................8

四、主要任务...................................9

(一)积极推进健康建设................  .......9

(二)加强卫生健康服务体系建设.................11

(三)提升医疗服务水平.........................12

(四)提升公共卫生卫生服务能力.................13

(五)大病救治健康扶贫工程.....................15

(六)全面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15

(七)推进中医药健康服务发展...................15

(八)加强发展支撑保障.........................16

(九)大力发展健康多远化服务...................17

(十)加强医德医风建设.........................17

五、保障措施...................................18

(一)深化认识,加强组织领导...................18

(二)多元投入,提供坚实保障...................18

(三)整合资源,提高使用效率...................19

(四)严格管理,促进有序发展...................19

卫生事业发展关系到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老病死,与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密切相关,是实现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之一。“十三五””以来,按照党中央、和省市决策部署,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始终坚持把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立足临泽县情,精准施策发力。全县卫生健康系统不忘初心、砥砺奋进,坚持以人民健康为中心,多部门联动,全社会支持,奏响跨越发展的激昂乐章。人均期望寿命、孕产妇死亡率和婴儿死亡率三大健康指标均位列省内前茅;打响健康扶贫和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两大攻坚战;健全完善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络,优质医疗卫生资源均衡布局,群众就医获得感和满意度持续攀升,主动健康观念深入人心。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健康中国战略”。推动卫生健康事业实现高质量发展,是实施健康中国战略应有之义,是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的必由之路。要牢固树立大卫生、大健康理念,以健康中国战略为统领,坚持“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聚焦县委、县政府各项工作部署,紧扣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推动高质量发展,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坚持深化改革,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以促健康、转模式、强基层、重保障为着力点,坚持推进以治病为中心向以人民健康为中心转变,坚持推进卫生健康公共资源向基层延伸、向农村覆盖、向生活困难群众倾斜,坚持推进卫生健康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普惠化、便捷化,坚持推进卫生健康公共服务主体多元化、方式多样化,将健康融入所有政策,推进卫生健康体系建设,为人民群众提供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务。

根据国家、省市卫生健康部门十四五人口和卫生健康规划编制工作要求和《临泽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的安排意见》,在全面总结全县人口和卫生健康十三五规划实施情况的基础上,依据《“健康临泽建设方案》等顶层设计,组织编制了《临泽县十四五”人口和卫生健康发展规划》,提出了十四五时期全县卫生健康事业改革发展的总体思路、目标任务和保障措施。

一、发展基础

(一)发展现状

近年来,全县卫生健康工作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各项卫生工作方针,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以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为主线,着力推进“健康临泽”建设,构建起以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为基础,基本医疗卫生为框架,医疗服务质量为核心的卫生健康事业发展新模式,全县卫生与健康领域改革深入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稳步推进,人民群众健康水平和身体素质不断提升。

1.人口和居民健康水平全面提升。2019年,全县共出生1681人,出生率为11.19‰、人口自然增长率为5.87‰,出生人口性别比为100.84。孕产妇、婴儿死亡率、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分别为0、7.72‰、9.0‰,人均预期寿命74岁。

2.主要卫生健康指标全省占优。两家县级医院均达到二级甲等医院,省级临床重点专科达到2个,市级临床重点专科达到3个,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设达标率100%,每千常住人口拥有医疗机构床位数、执业(助理)医师数、注册护士数分别达到6.4张、2.26人、2.32人,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全县人均期望寿命74.5岁。孕产妇、婴儿死亡率、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分别为0、7.72‰、9.0‰,传染病发病率127.63/10万,无传染病死亡病例,居民主要健康指标接近或优于全省平均水平,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了坚实的卫生健康基础。

3.卫生健康服务体系健全完善。全县共有各级各类卫生计生机构135家,其中二级甲等综合医院1家,二级甲等中医医院1家,卫生监督执法局、疾控中心,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各1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家,乡镇中心卫生院4所,一般卫生院4所(其中:中医特色乡镇卫生院4所),卫生室84个,个体诊所38个。形成集医疗、预防、保健、急救、医教、科研、健康服务、计划生育服务等为一体的卫生健康服务网络。

4.公共卫生服务能力持续强化。为全县13.98万名城乡居民建立健康档案,居民电子健康档案规范化建档率达到90%;为12911名65岁以上老年人进行健康保健服务,每年提供1次全面的健康检查,老年人健康管理率达79.99%;为11302名高血压患者和2549名糖尿病患者提供健康保健服务,每年进行1次健康检查,每季度进行1次随访服务,指导和干预患者合理用药,规范管理率分别为41.22%和24.15%;为458名严重精神障碍患者提供健康管理服务,每年进行1次健康检查,按规范要求进行随访,提供用药指导、生活帮助等服务,管理率达97.65%;0-6岁儿童、孕产妇、老年人、高血压患者、糖尿病患者进行中医健康管理,提供中医保健、体质辨识服务;为辖区居民提供卫生监督协管服务,开展食品安全信息报告、职业卫生咨询指导、饮用水卫生安全巡查、学校卫生服务、非法行医和非法采供血信息报告等工作。

5.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稳步推进。2015年11月1日起两家县级公立医院全面实施药品零差率销售(中药饮片除外)。细化完善绩效工资考核办法,以1:3的比例重点向临床一线、关键岗位、业务骨干和做出突出贡献的人员倾斜。进一步完善“3236”分级诊疗服务模式,推行镇卫生院80种、县级医院260种的分级诊疗病种管理,引导患者就近就医。县人民医院次均住院医疗费用增长率5.75%,县中医院次均住院医疗费用增长率5.8%。县人民医院基本药物销售金额占全部药品销售总金额的比例55%,县中医医院50%,镇、村和社区医疗卫生机构均达到100%。

6.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不断加强。强化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服务管理,清理出流出人口14937人,流入人口255人,全部录入甘肃省流动人口全员信息系统。为流动人口提供13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建立流动人口健康档案255份,建档率达100%。严厉打击“两非”行为,查处“两非”行为1起。加大社会抚养费征收工作力度,共征收社会抚养费23.29万元。在7个镇服务所建立“爱心超市”,评选命名陇家福“健康家庭”28134户,达到总户数的60%以上,全县85%以上的村(社区)建成一所陇家福幸福寓所。巩固提升利益导向示范区创建成果,全面落实各类优惠政策,及时拨付各类优惠政策资金。

7.基层卫生服务能力提升巩固。积极开展“建设群众满意的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创建活动,8个镇卫生院全面创建达标,全县90%的村卫生室创建达标。实施“社区卫生服务能力提升工程”,乐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成优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面实现一体化管理,建立起了县、镇、村三级之间医疗卫生资源合理流动、优化配置和合作共享的新机制。全面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全县基础包签约12852户43475人,重点人群签约4244户17827人,占重点人口总数的62.6%;特殊人群签约1372户5931人,占特殊人群总数的95.5%。

8.卫生保障能力建设切实强化。不断加大卫生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先后实施县人民医院门急诊综合楼、县人民医院住院部楼、县妇幼保健卫生监督综合业务楼、县中医康复养老服务中心医养综合楼等一批卫生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群众就医条件不断改善。深入实施“人才兴医”战略,继续通过组织部、人社局等人才招聘平台,加大医疗卫生专业人才的引进力度。县级医院引进本科以上卫生专业人员35名。加大医疗卫生专业人才培养力度,每年选送55名业务骨干赴省级以上医院进修深造,选派60名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分别到市、县级医疗卫生机构进修培训。推进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工作,每年选派5名住院医师参加培训。积极做好医疗卫生机构管理人员、骨干医师和订单定向医学生、全科医生培养工作,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岗位全员培训率达100%。

9.不断提升中医药事业发展水平。已建成省级重点专科1个、市级重点专科3个,正在创建的省级重点专科1个。全面推行国家制定的中医临床路径、诊疗方案和中医药综合治疗模式,制定常见病临床路径8类40种,制定中医优势病种临床诊疗方案26个,目前中医医院门诊、住院患者中医治疗率分别达53%和92%,中医非药物治疗人次占医院门诊总人次的比例达21%。推广应用中医药适宜技术,开展穴位贴敷、耳穴、拔罐等中医药适宜技术45项。持续开展综合医院中医药工作专项推进行动,县人民医院加挂中西医结合医院牌子,门诊中药(饮片、中成药、医院制剂)处方、中药饮片处方占门诊处方总数的比例分别达14.52%和6.67%;设置中医病床80张,占总床位数的19.8%,开展中医药适宜技术25项,在西医科室绩效考核中增加中药消耗量和中医会诊人次等指标。实施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全县8个乡镇卫生院均设置了中医药综合服务区,中医健康干预服务规范开展。深入开展中医药适宜技术培训推广工作,乡村医生普遍掌握中医药适宜技术15项,村卫生室中医药服务覆盖率达100%。

10.健康服务产业发展加快推进。制定出台《临泽县推行医疗卫生与养老服务融合发展实施方案》,县级医院全部开通老年人就医绿色通道,乡镇卫生院设置老年病床。整合城乡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农村互助老人幸福院)、计生服务所、陇家福幸福寓所等资源,精心打造具有养老照护、健康服务、生活扶助、心理慰藉、文体娱乐为一体的社区医养结合示范点,为老年群体开展托老、日间照料和居家养护等医养服务。出台《临泽县旅游文化体育医养融合发展示范区建设规划纲要》,大力开发中医医疗、保健、康复和治未病服务在旅游、养老、养生等领域的应用。本地医药、食品企业发展迅速,中沙圣蓉、和顺元、芸林生物、朴森药业等中药材加工企业开展药菜两用食品开发,药膳在餐饮服务业和医疗机构得到推广应用,丹霞景区部分餐饮机构推出当归鸡、苁蓉枸杞汤等药膳产品,深受旅游消费者的喜爱。

(二)存在主要问题

1.整体工作进展不够平衡。城乡之间、单位之间还存在一些差距,有些单位工作特色不明显,亮点不突出。

2.政府投入机制还不够健全。持续稳定的医疗卫生财政保障机制还不够健全,经费投入不足的问题仍然存在。

3.医疗服务能力还需进一步提升。医疗服务质量和医疗服务水平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医疗保健需求不相适应,一些可避免的医疗纠纷还有发生。

4.卫生专业人才队伍结构不合理。特别是卫生人才断档,学科人才队伍梯队尚未形成,同时,缺乏高层次创新人才团队,医疗技术水平与先进县市相比还有较大差距。

(三)发展机遇

全县经济正处于健康稳定提升阶段。“十三五”期间我县经济社会持续稳定健康发展,GDP总量上升趋势明显,人均生产总值总体保持快速增长。消费结构、产业结构、就业结构、城镇化率正经历着快速变化,社会结构正在向发展型社会过渡。在这个特定的发展阶段,发展性压力在全面增强,同时也提供了巨大的需求空间。特别是在面对疫情防控、卫生安全和公共卫生事业的长远发展,已让我们清醒地认识到“卫生安全·公共卫生”又走到了一个重要的历史关头,这无疑对卫生安全服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让卫生安全、公共卫生事业迎来一个新的发展机遇。

二、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规划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坚持把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作为公共产品向全民提供,统筹推进健康行动和深化医改各项任务,全方位全周期维护和保障人民健康,大幅提高健康水平,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设富裕美丽幸福、共绘改革发展新画卷提供坚实的健康基础。

(二)基本原则。

1.坚持以人为本,共建共享原则。以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把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提升医疗技术和健康管理服务水平,推动人人享有,倡导健康生活方式,注重人民群众享有服务的感受和实效。

2.坚持统筹兼顾,协调发展原则。统筹推进城乡卫生健康事业发展,协调推进医疗、医保、医药三医联动,加快健全覆盖城乡居民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实现全民健康覆盖,促进社会公平。

3.坚持问题导向,改革创新原则。优化突出资源配置优化和分级诊疗,强化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加强人才队伍与信息化建设,注重影响健康的重大因素,加强重大疾病防治和慢病防控,深入推进公立医院改革,加快中医药事业发展。

4.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原则。政府主导与市场机制相结合,大力发展健康服务业,加快多元化办医格局。强化政府在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中的责任,促进公平公正。

(三)发展目标

2025年,健康优先发展战略地位更加突出,优势更加显现,健康融入所有政策发展格局更加广泛,健康城市、健康城镇、健康乡村和健康细胞创建有序推进,人民群众自主健康的防治意识进一步增强,健康教育与促进工作全面开展,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进一步完善,分级诊疗制度基本建成。卫生健康资源进一步优化,新型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基本建立,法律制度更加健全。新时代卫生健康科技与信息化等技术充分利用,争取卫生健康发展方式与服务模式有较大转变。人民群众更高水平的健康服务需求得到更好供给,身体素质进一步增强。人均预期寿命不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千人口床位数6,每千人口执业(助理)医师数2.5,每千人口注册护士数3,婴儿死亡率7.5,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9.5,孕产妇死亡率18/10万。

2035年,医疗资源结构更为优化布局更为完善,全面实现资源服务均等化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能力全面提升,分级诊疗体系健全完善公共卫生设施体系更加健全,能有效应对各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多元办医格局全面形成健康水平持续提升

三、空间布局及发展方向

2022年,全医疗卫生布局更加合理,基本实现123行动目标,广大人民群众享有公平、可及、系统、连续的医疗卫生服务。

“1”,即新增床位150张以上,实施31卫生健康项目建设行动,增加优质卫生资源供给,持续提升区域医疗服务能力; “2”,即提升两项能力,实施公共卫生服务能力改善行动,全面加强公共卫生机构基础设施建设和设备配备,公共卫生服务和重大疾病防控两项能力显著提升;“3”,即健全三级医疗网络体系,实施基层医疗服务能力提升行动,县级医疗卫生机构、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村卫生室基础设施建设和设备配备全面达标,三级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全面加强。

增加优质卫生资源供给。落实医疗卫生用地150亩、建设医疗卫生用房5万平方米、新增医疗卫生床位150张。

筑牢医疗机构硬件基础。依照现代医院建设标准,结合医疗机构功能定位和发展目标,持续提升硬件建设水平。加大对手术室、供应室、配电室、信息机房、污水处理站等重点设施资金投入,加快改造步伐,增强基础保障能力,满足临床工作需求。鼓励和支持医疗机构购买、引进手术机器人、3D打印等国际高端医疗装备和先进技术,推动大数据、人工智能在医学影像、病理分析、辅助诊断领域的应用。

推动建设区域医疗中心。创建区域医疗中心,辐射和提升区域内医学发展及医疗服务能力,带动区域医疗、预防和保健服务水平提升,实现区域间医疗服务同质化。到2025年,县人民医院、中医医院医院县妇计中心建成儿童、骨科等8个以上区域医疗中心。

四、主要任务

(一)积极推进健康建设

1.实施健康行动。坚持全民参与,推进社会共建共享,推动从以治病为中心转变为以人民健康为中心。建立健全健康教育体系,实施健康知识普及、合理膳食、全民健身、控烟、心理健康促进、健康环境促进、中医药健康促进、妇幼健康促进、中小学健康促进、职业健康保护、老年健康促进、心脑血管疾病防治、癌症防治、慢性呼吸系统疾病防治、糖尿病防治、传染病及地方病防控等16个具体行动,健全全社会落实预防为主的制度体系。引导群众建立正确健康观,加强早期干预,形成有利于健康的生活方式、生态环境和社会环境,延长健康寿命。

2.加强健康教育能力建设。建立全面覆盖、分工明确、功能完善、运转高效的健康促进与教育体系。全面推进健康教育专业机构建设,加强健康教育队伍服务能力,完善健康影响因素监测与评价体系。创新健康教育新方式,科学普及健康知识,做好健康信息发布,深入开展全民健康素养促进行动,提高健康教育的针对性、精准性和实效性,提升健康教育工作水平。

3广泛开展爱国卫生运动。深入开展群众性爱国卫生运动,加大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力度,巩固国家级卫生县城创建成果,持续改善我县城乡整体环境卫生面貌。加强农村改水改厕工作,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到100%,卫生厕所普及率达到100%。

4.健全食品安全与环境监测。加强食品安全风险监测能力建设,做好重点专项实验室和专业技术人员队伍建设,全面提升食品安全风险监测、评估、食品安全标准能力。建立健全环境监测预警体系,提高环境卫生监测公共服务能力。完善农村饮水监测,严格医疗废物管理,深入开展空气污染(雾霾)对人群健康影响监测与防护农用地土壤质量对人群健康影响调查等工作。

(二)加强卫生健康服务体系建设

通过资源整合与持续投入,优化医疗卫生资源配置,构建与居民健康需求相匹配、体系完整、分工明确、功能互补、密切协作的卫生健康服务体系。

1.完善疾病预防控制服务体系。进一步推进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建设;进一步落实国家致病菌识别网建设,完善传染病监测网络和预警能力(体系)建设;进一步完善疾控实验室建设。

2.健全完善妇幼健康服务体系。构建覆盖城乡,涵盖婚前、孕前、孕期、新生儿和儿童各阶段的出生缺陷综合防治体系,预防和减少出生缺陷,提高出生人口素质,有效革除贫困代际传输。进一步完善两检同做,两证同登三中心合一服务模式,持续实施母婴安全行动,进一步提升县级孕产妇、儿童健康管理中心服务能力。

3.建立老年健康服务体系。建立和完善包括健康教育、预防保健、疾病诊治、康复护理、长期照护、安宁疗护的综合、连续的服务体系,加强老年人健康管理,开展老年健康与医养结合服务,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加快发展老年医院、康复、护理等接续性医疗机构,进一步优化综合性医院和中医医院科室设置,着力增强老年健康服务能力。

4.加强突发事件应急体系建设。树立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的底线思维,坚持卫生应急一体两翼的发展思路,推进卫生应急体系建设,全面提升突发急性传染病防控和突发事件紧急医学救援能力。

5.加强院前医疗急救体系建设。强化院前医疗服务质量控制管理,推进院前院内服务一体化管理。提升120急救指挥中心能力,完善人民医院、县中医医院急救站服务能力,确保院前医疗急救保障制度和运行机制基本健全。

(三)提升医疗服务水平

1.加强医院服务能力建设。加快区域医疗中心建设,进一步提升人民医院、县中医医院和县妇计中心服务能力,加快推进卒中、创伤急救、胸痛等中心建设,重点提升儿童、重症医学、母婴危重救治、康复、精神病等医疗服务水平。加强全康复医疗服务能力建设。

2.加强基层卫生服务能力建设。强化优质服务,大力提升基层门诊、急诊急救、住院、检查检验、中医药、康复等医疗服务能力,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普遍达到国家优质服务基层行基本标准要求。完善社区卫生服务体系,继续加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常住人口超过1万人的乡镇卫生院、常住人口超过800人的行政村卫生室均达到建设标准要求。优先支持中心卫生院医疗服务能力提升,为乡镇卫生院装备或更新DR、B超、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救护车等设备;为村卫生室配备基本的诊疗设备。扶持乡镇卫生院特色科室建设。在乡镇卫生院选择一些符合政策要求、医疗风险较低、服务人群较大、易推广高效益的特色科室重点建设。争取省级卫生行政部门支持采取以奖代补形式,连续三年,每年争取扶持1至2所乡镇卫生院特色科室建设。同时进一步完善职工周转房、食堂、体育设施等生活配套设施条件。

3.改善医疗服务和质量。优化诊区设施布局,营造温馨就诊环境。充分发挥互联网和信息技术在预约诊疗、优化流程、付费结算等方面的作用,注重实施日间手术、临床药事服务、志愿服务等便民利民的措施。深入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工作,积极开展临床实践和护理技能大比武,强化三基培训和远程教育,提高医护人员综合素质。大力推行医疗机构检查、检验结果互认。规范医疗质量控制管理,强化医疗机构、医师、护士电子化注册管理,改善患者就医体验。

4重视心理健康服务及精神卫生防治。健全社会心理健康服务体系,加强心理健康规范化管理和科普教育。加强精神卫生防治体系建设,强化重性精神疾病救治管理报告。

(四)提升公共卫生服务能力

1.加强重大疾病防治。加强重大疾病联防联控,全面落实医疗卫生机构的公共卫生职责,做好重大疾病的监测检测工作,提高重大疾病筛查率和规范治疗率。加强传染病监测预警,进一步提高法定传染病报告率。加强艾滋病防治,做好艾滋病综合防治示范区工作。落实扩大免疫规划政策,加强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预防控制工作,加强血吸虫病和地方病、寄生虫病防治,加强职业病防治和口腔卫生工作。

2.提高妇幼健康水平。提高免费婚前医学检查覆盖率,保持婚检率稳定,努力提高婚检质量,落实母婴安全工作措施,全孕产妇死亡率控制在18/10万以下,婴儿死亡率控制在7.5‰以下,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控制在≤9.5‰以下。全面开展0-6岁儿童眼保健和视力检查工作,落实出生缺陷综合防治措施。

3.加强职业健康工作。接尘工龄不足5年的劳动者新发尘肺病报告例数占年度报告总例数的比例实现明显下降并持续下降;职业健康检查和职业病诊断服务覆盖率分别达到80%及以上和90%及以上;重点行业的用人单位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率达到90%及以上;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率达到85%及以上,接触职业病危害的劳动者在岗期间职业健康检查率达到90%及以上;职业病诊断机构报告率达到95%及以上。做好尘肺病患者分类救治工作,对加入工伤保险的尘肺病患者,加大保障力度;对未参加工伤保险的,按规定通过医疗保险、医疗救助等保障其医疗保障合法权益。

(五)大病救治健康扶贫工程

继续为白内障、唇腭裂、儿童白血病、儿童先天性心脏病、尿毒症、严重精神病、妇女“两癌”等重大疾病患者实施免费救治政策。

(六)全面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

按照“一体两翼五支撑”(既构建优质高效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推进医联体和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完善信息化建设、人才培养、医保支付制度、医疗服务价格和财政投入等政策措施)的总体思路,构建更加成熟定型的分级诊疗制度。建立完善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加强公立医院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建立符合医疗行业特点的人事薪酬制度。深化三医联动改革,推动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医疗救助、商业健康保险、社会慈善等衔接配合,努力构建多层次医疗保障网。深化药品全流程改革,巩固完善基本药物制度,完善药品集中采购政策措施,加快建立规范有序的药品供应保障制度。推进监管法制化和规范化,建立健全职责明确、分工协作、运行规范、科学有效的综合监管长效机制。加快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构建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与居民健康需求相匹配、体系完整、分工明确、功能互补、密切协作的整合型医疗卫生服务体系。

(七)推进中医药健康服务发展

围绕实施中医药强县战略,加强中医药传承创新,加快中医药产业发展,争取将我县创建为全省中医药工作先进县。加强中医药人才队伍建设。加强中药资源保护,支持中药材种植标准化、规模化、专业化、区域化生产,提升中药产业发展水平。发挥中医药的优势特色,逐步将中医“治未病”纳入社区健康医疗服务范围。

(八)加强发展支撑保障

1.推进卫生健康信息化发展。以信息化为手段支撑、引领卫生健康事业前行,深入推进互联网+医疗健康发展,完善区域全民健康信息平台及业务系统建设,普及应用电子健康码,推广应用全民健康信息标准,加快全民健康信息互联互通,实现健康医疗数据资源共享、业务协同,健全职业病防治体系信息化建设。信息平台融入全职业病诊断机构、职业健康检查机构、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等数据信息,逐步建立健全卫生健康、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间的职业病防治信息互通与共享机制。推进5G、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在健康医疗领域应用,大力开展健康医疗大数据分析应用,加强网络安全防护。

2.加强卫生健康人才队伍建设。建立有利于人才培养使用的制度,大力培养培训全科、卫生应急、精神卫生、公共卫生、卫生管理、儿科医生等急需紧缺专门人才。加强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培养引进一批在内医学领域有一定影响的优秀学科带头人。改革卫生健康人才评价机制,梳理以品德、业绩、能力为重点的评价方向。加大对基层卫生人才的培养和政策支持,进一步完善提高乡村医生待遇。

3.推进科技创新。提升卫生健康科技创新能力,以科技重大专项等科研计划项目为依托,组织卫生科技团队进行科技攻关。加强临床重点专科建设和医学学科建设工作,推进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建设,构建卫生科技创新体系,增强卫生科技自主创新能力。

4.提升人口服务水平。加强人口监测预警,做好计划生育家庭扶助。建立多元化、多样化、覆盖城乡的婴幼儿照护服务体系基本形成,全婴幼儿社会化照护率达到全省平均水平以上。

(九)大力发展健康多元化服务

1.鼓励社会资本办医。鼓励社会力量举办规模化、差异化的医疗机构,鼓励社会资本发展提供儿科、康复、老年护理等基本医疗服务,投资发展相对薄弱且需求潜力大的专科机构。推进社会资本发展多样医疗服务,不断满足群众多层次、多样化的健康服务需求。

2.推进健康养老产业发展。推进医养融合发展,建立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的健康养老服务体系。支持社会力量参与医养结合,推进文化旅游+健康养老产业融合发展。

(十)加强医德医风建设

纠正卫生行业不正之风,引导广大医务人员正确认识卫生事业发展的目的,牢固树立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为了患者的服务理念。弘扬白求恩精神,树立救死扶伤、忠于职守,爱岗敬业、开拓进取、精益求精,乐于奉献、文明行医的行业风尚,自觉抵制拜金主义、个人主义及一切有损于群众利益的行为,严格执行卫生行业“九不准”。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主体责任,实行“一岗双责”,坚持“一案双查”。进一步落实纠风工作责任制,完善内部监察和社会监督制度,坚决纠正卫生行业不正之风,要不断规范医疗服务从业行为,大力推行院务公开制度,继续完善住院费用清单制,医疗服务价格公示制、医疗服务费用查询等制度,采取多种方式严格控制不合理医药费用,要完善药品集中招标采购工作,进一步降低药品价格,控制药品费用。要加大查处力度,对被举报在医疗服务中滥检查、乱收费、不合理用药以及拿回扣、收“红包”的人员及时查处。

五、保障措施

(一)深化认识,加强组织领导。要充分认识卫生健康事业发展对于促进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实现社会公平正义、提升民生幸福水平的重要作用,将卫生事业发展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强化政府承担公共服务职能。建立卫生部门与其他政府部门的长期稳定的合作协商机制,营造良好的卫生事业发展的政策和财政支持发展环境。

(二)多元投入,为卫生健康事业发展提供坚实保证。公共卫生服务主要通过政府筹资,向城乡居民均等化提供。逐步提高政府卫生投入占卫生总费用的比重,使居民个人基本医疗卫生费用负担有效减轻;政府卫生投入增长幅度高于经常性财政支出的增长幅度。新增政府卫生投入重点用于支持公共卫生、农村卫生、城市社区卫生和基本医疗保障。建立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公立医院、专业公共卫生机构政府卫生投入精细化、差别化的补偿政策。鼓励社会力量兴办慈善医疗机构,或向医疗救助、医疗机构等开展慈善捐赠。

(三)整合资源,提高使用效率。

充分利用、优化配置现有医疗卫生资源,对不符合规划要求的医疗机构逐步进行整合,严格控制大型医疗设备配置,实行共建共享。新增卫生资源必须符合区域卫生规划,重点投向农村和社区卫生等薄弱环节。

(四)严格管理,促进卫生事业健康有序发展。

通过制定规划、政策指导、信息发布和综合运用法律、行政、经济等手段,加强对卫生事业的引导和管理。完善医疗卫生服务标准和质量评价体系,严格医疗卫生机构准入和运行管理。依法对医疗机构服务行为、医疗质量、医疗价格和大型医用设备实行监管,规范医疗服务行为。全面开展职业道德教育,加强信用建设。建立健全医疗纠纷及行风投诉监督机制,完善医患沟通和患者投诉反馈机制,严肃查处收受回扣、红包、开单提成、滥收费等违法乱纪行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