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党政动态 走进临泽 政府信息公开 办事服务 政民互动 临泽招商
政务公开
首页 > 政府信息公开 >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 规划纲要 > 规划纲要

临泽县“十四五”林业草原发展规划

索引号
620723003/2022-00139
发文字号
关键词
发布机构
临泽县自然资源局
公开形式
主动公开
责任部门
生成日期
2022-08-01
是否有效








临泽县十四五林业草原发展规划

2021-2025














临泽县自然资源局


目 录


一、“十三五”林业草原建设主要成就- 1 -

(一)森林资源总量逐步扩大- 1 -

(二)重点工程成效突出- 1 -

(三)产业发展提速增效- 1 -

(四)城乡人居环境明显改善- 2 -

(五)集体综合改革实现突破- 2 -

(六)森林资源管护成效显著- 3 -

(七)草原监管体系逐步完善- 3 -

二、林业草原发展面临困难和机遇- 5 -

(一)林业发展面临的困难和挑战- 5 -

(二)林业发展的有利条件和机遇- 6 -

三、“十四五”发展思路及目标- 8 -

(一)指导思想- 8 -

(二)基本原则- 9 -

(三)总体目标- 10 -

(四)主要指标- 11 -

(五)区域布局- 12 -

(六)2023五年远景目标- 14 -

四、“十四五”工作的主要任务- 14 -

(一)严格落实林业保护红线- 14 -

(二)加快推进国土绿化行动- 15 -

(三)推深做实林长制改革- 15 -

(四)做优做强特色林果产业- 15 -

(五)全面深化林业综合改革- 17 -

(六)依法强化林政资源管理- 18 -

(七)全面提升林业支撑能力- 19 -

(八)夯实林业基础保障能力- 20 -

(九)大力推进林业信息化建设- 22 -

(十)倾力打造生态宜居环境- 22 -

(十一)多举措加强草原生态保护- 23 -

(十二)积极培育新型经营主体- 25 -

五、保障措施- 26 -

(一)加强组织领导- 26 -

(二)拓宽投入渠道- 26 -

(三)加强宣传教育- 27 -

(四)强化人才保障- 27 -

六、重点项目- 28 -



临泽县十四五林业草原发展规划


一、“十三五”林业草原建设主要成就

十三五”期间,全县林业建设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生态林业民生林业建设两大主题,积极构建集生态、产业、文化为一体的现代林业发展体系,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做出了积极贡献。五年来,临泽县先后获得全国绿化先进集体、全国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先进集体、国家林下经济示范基地等荣誉。

(一)森林资源总量逐步扩大

十三五”期间,完成人工造林14.36万亩,封滩育林2.4万亩,封禁保护沙化土地17.5万亩。完成义务植树326万株。至“十三五”末,全县林地面积达93万亩,全县活立木总蓄积量42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由“十二五”末期的16.48%上升到16.66%,实现了林业的可持续发展。

(二)重点工程成效突出

至“十三五”末,累计争取项目资金27096.3万元,完成三北防护林工程建设1.2万亩,中央财政造林补贴项目1.7万亩,中央财政防沙治沙0.1万亩,退耕还林建设任务2.99万亩,山水林田湖草项目5.66万亩,蚂蚁森林项目2.71万亩,管护国家级公益面积50.23万亩。

(三)产业发展提速增效

至“十三五”末,累计建成以油用牡丹、梨、肉苁蓉为主的特色优质经济林果基地共计3.2万亩,培育祁连红、枣尚好等红枣加工龙头企业9家,成立红枣、葡萄专业协会各6个、专业合作社70家,发展果品营销大户16家,形成了“规模+品牌+企业+合作社+农户”产业发展模式,2017年我县临泽小枣被农业农村部绿色食品管理办公室和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再次授予“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殊荣。“临泽红枣”被中国食品工业协会品牌战略工作委员会、2019年中国枣业品牌峰会组委会在2019年第八届山东(乐陵)红枣暨健康食品博览会上授予“2019中国枣业区域公用品牌20强”荣誉。发展育苗基地7650亩,育苗企业、专业合作社10家,年可提供各类苗木8500多万株。

(四)城乡人居环境明显改善

十三五”期间,城区绿化、村镇绿化、美丽乡村建设协调推进,绿化档次和水平显著提升。重点实施G30高速公路沿线、兰新高铁沿线、工业集中区、14万亩公益林生态供水绿化工程等一批绿化美化工程,新增绿地面积1.8万亩,总投资2.9亿元。大力开展镇村绿化,建设“森林乡村”3个、“美丽乡村”试点村23个,评选市、县级园林化、花园式单位(小区)14个,至“十三五”末,全县绿化面积244.43万平方米,建成区绿地面积已达216.52万平方米,县城绿化覆盖率已达41.2%,绿地率达37.1%,人均占有公共绿地面积达到18.8平方米。

(五)集体综合改革实现突破

积极探索集体林权制度综合配套改革,筹建成立了县级林业综合管理服务中心,被确定为首批全省集体林地股份制改革试点县,试点开展集体林地股份制改革工作。发放林权抵押贷款4.1亿元,落实林业贴息贷款12.96亿元,兑付贴息资金2724.02万元。组建林业专业合作社88个,注册家庭林场103家,建成林下经济示范点32个,带动发展林下经济农户4800多户。

(六)森林资源管护成效显著

加强森林公安队伍建设,县森林派出所升格为森林公安分局,标准化执法办案区建成投入使用。依法严厉打击涉林违法行为,认真落实林地保护利用规划,严格审查各类建设项目征占用林地,严格执行限额采伐,五年来,无重大毁林和开垦林地案件发生。从2016年连续5年开展全县枣树食心虫综合防控,全县平均枣果虫蛀率由5%下降到3.2%。全面落实森林防火责任,细化应急措施,强化森林防火基础设施建设,建成防火望塔2座,购置监测设备1套,购置防火摩托车16辆,修建防火检查站2座,修建物质储备库5座,修建防火宣传碑13座,修建防火道路45.8公里,全县无森林火灾发生。

(七)草原监管体系逐步完善

五年来,我县认真贯彻执行《草原法》和《甘肃省草原条例》的相关法规,细化和完善了一系列制度和措施,严格草原征占用的审批,依法严厉打击各类草原违法行为,确保草地资源不受损失。同时,进一步加强草原监督体系建设,设立了草原监理站,配备草原监理专兼职人员4人,聘用村级草原管护员26人,初步形成了县、乡、村三级草原监督管理体系。

(八)有害生物防控工作成效显著

我县按照“预防为主、科学治理、依法监管、强化责任”的林草有害生物防控方针,严格坚持“连片灭治、灭治一片、巩固一片”的原则,切实加强林业有害生物监测预防、严密防范外来有害生物入侵,综合运用生物防治、化学防治等技术措施,加大杨树蛀干天牛、枣树食心虫、榆黄叶甲等重点林业有害生物防控工作力度,林业有害生物成灾率控制在4‰以下,无公害防治率达到92%以上,灾害预测预报准确率达到95%以上,种苗产地检疫率达到99.8%,草原鼠虫害防治面积每年完成达5万亩以上,取得了显著成效,确保了森林资源安全。

(九)草产业发展势头强劲

由于受制种玉米种植效益不断下滑,饲草种植效益不断攀升的双重影响,特别是在国家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的驱动下,广大农民群众种植优质饲草的积极性空前高涨,呈现出了强劲的发展势头。目前已形成平川一工城、蓼泉南沙窝、五泉林场等连片饲草种植基地。2019年全县种草面积达到了18.2万亩,其中:紫花苜蓿11.09万亩,饲用玉米、燕麦等其他牧草7.11万亩。大量优质牧草的种植,不仅为畜牧业发展提供饲草,还减轻了天然草原的压力。

(十植被盖度及产草量逐年提高。草原生态补奖政策的实施,划定了基本草原和草原禁牧区,完成草原承包和禁牧86.12万亩,发放禁牧补助资金333.28万元,涉及农户10698户。根据对6个样地的监测数据,2019年比2015草原植被覆盖度18.63%提高了5.53%,达到24.16%。产草量增加了8kg/亩,达到了68kg/亩。产草量增加了38kg/亩,达到了248kg/亩。同时,草原植物种类、优良牧草所占比例及植物高度等也有较大的提高。

二、林业草原发展面临困难和机遇

(一)林业发展面临的困难和挑战

1.生态治理任务艰巨。临泽县地处西北干旱荒漠区,荒漠化土地占国土面积的三分之二,降水稀少,蒸发量大,林草植被稀疏,生态环境十分脆弱随着全县林业建设的深入推进,可利用地块基本都在戈壁荒滩和沙漠,立地条件越来越差,造林成本越来越高,国家补助标准偏低,建设资金严重短缺,林业生态用水与农耕地用水的矛盾日益突出,严重影响造林成活率和工程质量,生态治理难度越来越大。

2.林业产业规模较小。特色林果、种苗花卉、林下经济等产业规模化经营面积较小,集约化程度较低,产品总量不足、质量不高,市场竞争力较弱。林果产业龙头企业数量少,规模小,精深加工能力弱,有产品无品牌、有产量无市场,林果产品质量和效益不高。

3.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的矛盾突出。随着城镇化进程加快,国家和省市重点工程不断推进,征占林地的项目增加,未批先建、批少占多等违法使用林地现象仍然存在。滥伐林木、占用林地、侵害国有林场权益的现象时有发生,森林资源保护和管理的任务十分艰巨。

4.科技成果转化率偏低。科技人才总量不足、结构不合理,科技创新基础薄弱,急需关键技术与实际科研衔接不紧密,新技术和实用技术储备不足,科技服务机制不够健全,成果转化率偏低。技术更新慢,实用技术少,科研与技术推广相脱节,科技贡献率偏低,不能适应当前生态建设的需要。

5.破坏草原现象依然存在。虽然我县加强了草地资源的保护建设力度,但是,由于技术力量薄弱、资金短缺,人为破坏草原保护设施、非法开垦草原、非法征占用草原、滥采乱挖现象时有发生,严重影响了草原资源保护建设。同时,受极端天气影响,草原防火、草原有害生物等防控形势十分严峻,草原防火物资、监理队伍建设以及鼠虫害防治等投入严重不足,草原资源保护任务重、压力大。同时,社会经济发展与草原保护的矛盾日益凸显,草原保护压力大。

(二)林业发展的有利条件和机遇

1.生态文明制度体系不断完善

国家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通过全面深化改革,加快推进生态文明顶层设计和制度体系建设,相继出台《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制定了40多项涉及生态文明建设的改革方案,从总体目标、基本理念、主要原则、重点任务、制度保障等方面对生态文明建设进行全面系统部署安排, 不断坚持和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林业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主战场,国有林场改革、国家储备林基地建设、新一轮退耕还林工程、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等一系列重点工程不断开展,国家对林业建设的重视程度和支持力度不断增加。随着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的不断完善,林业发展改革的潜力和红利将会不断释放。

2.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正式实施

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于202071日正式实施。修订后的《森林法》加强了权属保护,明晰了产权,有利于调动林业经营主体保护发展森林资源的积极性;强调了森林分类经营,突出公益林和商品林主导功能;突出了规划引领,将森林资源保护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森林覆盖率、森林蓄积量成为考核政府的重要约束性指标;强化了资源保护,提升了森林资源保护的系统性和整体性;深化了“放管服”改革,下放采伐限额审批权,删除木材生产计划、木材调拨等内容;突出了执法权威,强化森林资源保护监督检查手段,加大破坏森林资源案件惩处力度。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以建设生态文明为目标,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和绿色发展的理念贯穿其中,将成为全行业全社会遵守的行为准则,全面深化林业改革的制度保障,推动林业高质量发展的重大举措。

3.林长制改革不断推进

为全面贯彻落实undefined视察甘肃重要讲话精神,根据全国林长制改革的要求,坚持“以制度为引领,以科技为支撑,以工程为载体,以项目为抓手”的改革思路,积极实施林长制改革。科学编制了《临泽县推进林长制总体规划》和《临泽县推进林长制改革计划》,明确改革的时间表、路线图、任务书;明确打造林业生态安全屏障建设先行县,推进林业治理体系现代化。推进林长制改革将为临泽县“十四五”林业发展注入了源源不断的动力。

4.深化林业改革,建设智慧林业为林业发展提出了新要求。

undefined在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六次会议上要求,要求全面深化林业改革,创新林业治理体系,为林业改革发展指明了方向。当前,我国经济发展已进入新常态,“互联网+”、智慧林业建设有着巨大的优势和潜力,为林业发展也提出了新要求,近年来,临泽县围绕国家重视生态林业和民生林业的有利政策机遇,以集体林权配套改革为契机,充分整合资金、技术、林地等林业生产要素,创新经营模式,引导鼓励林业经营者兴办家庭林场、林业专业合作社、股份林场等新型经营组织,进一步推动林业规模化、集约化发展。

三、“十四五”发展思路及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八大、十九大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视察甘肃重要讲话精神,加快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为乡村振兴提供生态支撑,倡导发展生态、坚持依法治林、科学育林、全民护林,走“生态建设产业化,产业发展生态化”发展之路。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新发展理念、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理念,坚持以生态文明建设为主的林业发展战略,坚持严格保护、积极发展、科学经营、持续利用的方针,确定林业和生态建设用地,优化林地结构和布局,统筹林地保护利用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明确林地发展空间,对林地草原的规模、结构、布局和时序做出战略性和政策性决策,促进林地科学管理,为发展现代林、建设生态文明、推动科学发展奠定坚实基础。科学推进荒漠化、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开展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推行林长制。完善自然保护地、生态保护红线监管制度,深化改革创新,加强资源保护,加快国土绿化,壮大特色优质林果和中药材产业,巩固提升国家园林县城成果,大力发展优质饲草建植加快草原畜牧业发展方式的转变,使退化草地得到逐步的改善和恢复。按照县委、县政府决策部署,紧密结合临泽林业草原实际,以推进林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全面落实林长制为总抓手,以深化林改革为动力,深入开展国土绿化行动,稳步推进低质低效林改造,着力推进林产业发展,全面加强森林资源保护,积极构建自然保护地体系,全力做好建设绿水青山、保护绿水青山、利用绿水青山三篇文章,为构筑我国重要生态屏障、提供可靠的规划保,把我县建设成为生态环境优美、林产业发达、森林文化繁荣、人与自然和谐的现代林业强县。

(二)基本原则

1.依法依规。严格遵循《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等法律法规,按照国务院的要求,把林地与耕地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高度重视林地保护。

2.统筹协调。统筹生态建设、经济社会发展对林地的要求,分区域明确林地保护利用方向和重点,合理配置林地资源。

3.持续利用。按照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要求,坚持生态优先,转变发展方式,促进林地利用从粗放低效向集约高效转变,提高林地利 用率,节约林地资源,实现可持续发展。

4.科学管理。遵循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因地制宜,立足本行政区的林地实际,制定规划实施保障措施,分级保护,分区施策、分类管理。

(三)总体目标

2025年,建设比较完备的林业草原生态体系和初具规模、特色鲜明的产业体系,不断优化城乡人居环境,可持续发展能力进一步增强,促进经济、社会和生态建设的协调发展。

1.林业生态安全屏障建设稳步推进。重点林业生态建设工程稳步实施,森林面积、蓄积持续增长,森林、湿地、荒漠等生态稳定性和生态功能有效提升,生态建设的空间布局得到优化,生态承载力明显增强,林业生态治理取得实效。完成营造林面积8.5万亩(其中:人工造林5.5万亩、封山滩育林3万亩),森林抚育2万亩,义务植树280万株,森林覆盖率达到17,森林蓄积量达到40万立方米以上。

2.绿色富民产业规模逐步扩大。充分发挥资源禀赋和比较优势,按照“布局合理、特色鲜明、效益良好”的要求,创新发展理念,完善发展举措,扩大基地规模,提升加工产能,补齐发展短板,形成布局区域化、生产标准化、经营产业化、服务社会化的产业发展新格局,林产品供给和生态服务能力明显增强。到2025,经济林总面积稳定在16万亩以上。

3.生态保护红线全面落实。制定生态保护红线划定落实技术方案,将划定的林地和森林、荒漠植被、物种保护生态红线分解落实到林场和镇,严格管控,强化监管,林业生态补偿机制得到进一步完善,生态红线考核制度全面建立,全社会生态保护红线意识明显增强。

4.林业治理能力明显提升。林业改革稳步推进,集体林业活力进一步释放,国有林场管理体制进一步理顺,基础设施条件进一步改善,人才队伍结构进一步优化,科技创新水平进一步提高,依法治林能力进一步增强,林业制度体系更加健全,生态文明理念深入人心。全面完成4个国有林场改革任务,林业单位基础设施条件进一步改善,林区重点林区道路、防火通道、视频系统畅通

5.人居环境显著改善。城区人均公共绿地达到20平方米以上,绿地率达到40%以上,30%以上的企事业单位达到县级及以上“园林式”单位创建标准。加快推进生态村镇建设,村庄绿化率达到35%以上,城乡人居环境得到明显改善。

6.草原质量进一步提升。草原生态修复、草原有害生物综合防控、优质饲草基地建设、新一轮退耕还草等工程项目的建设,力争用5年时间,使退化草地得到充分休养生息,禁牧制度得到进一步落实,草地自然调节功能恢复,实现草地资源持续利用,草原植被得到明显恢复,天然草原生态环境明显改善,草原植被覆盖度达到30%,产草量增加25%。逐步建立起人与资源、环境之间和谐统一的良性生态系统以及比较完善的生态环境监测体系和保护体系,实现牧业增效、农民增收的目标。

(四)主要指标

专栏1    林业发展“十四五”规划主要指标表

指标名称

单 位

指标

指标属性

森林覆盖率

%

17

约束性

森林蓄积量

万立方米

35

约束性

营造林面积

万亩

8.5

预期性

全民累计义务植树

万株

280

预期性

提质增效经济林面积

万亩

4

预期性

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保护率

%

98

约束性

新增沙化土地治理面积

万亩

2.5

预期性

科技进步贡献率

%

75

预期性

主要造林树种林木良种使用率

%

90

预期性

森林火灾受害率

0.06

预期性

林业有害生物成灾率

4.8

预期性

林业信息化率

%

70

预期性

林业产业产值

亿元

2.6

预期性

草原植被覆盖度

%

20

预期性


注:营造林面积指人工造林、封山(滩)育林、沙生植被封禁、退化林修复和人工更新。

(五)区域布局

坚持以生态建设为主的林业发展战略,以改善人居环境为目标,确立以生态优先、生态建设与产业发展并重的林业可持续发展道路。在绿洲外围封滩(沙)育林,提高林草覆盖度,控制沙源,绿洲边缘因地制宜,营造防风固沙林带,建立防护屏障。绿洲内部营造防护林网、建立绿色通道、发展特色林果、种植肉苁蓉、枸杞为主的中药材,逐步形成农田林网围田、绿色通道纵横、经济林果连片、优质中药材镶嵌的林业建设格局。按照特色林果示范区、北部荒漠天然植被封区、生态环境治理区、人居环境优化的区合理配置林业生产资源。

1.特色产业示范区。立足我县独特的自然地理资源优势,按照调整优化结构、适度规模发展、提升产品质量的思路,坚持把生态建设与发展绿色富民产业相融合,以全国绿色食品原料(临泽小枣)标准化生产基地建设为依托,围绕南部沿山区红枣产业带、北部荒漠区葡萄产业带、四条乡村振兴示范廊道及丹霞大景区建设,发展以红枣、葡萄、梨、杏、桃等优势特色林果,加快推进集种植、休闲、旅游等多功能为一体的采摘园建设,使全县特色林果品种布局趋于合理,结构进一步优化,竞争力显著增强。

2.北部防沙治沙示范区。整合三北防护林、规模化防沙治沙、沙化土地封禁保护区建设等重点工程,以北部风沙区治理为重点,科学规划布局,大力推广“草方格沙障+梭梭”防沙治沙模式,促进区域生态自然修复。创新体制机制,鼓励社会资本进入防沙治沙领域,大力发展肉苁蓉、特色林果、沙区养殖等沙区特色产业,加快沙区治理进程,遏制土地风沙危害,建设体现黑河中游沙区治理特色的防沙治沙示范样板。

3.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区。抢抓甘肃省国家生态安全屏障综合试验区和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示范区建设机遇,大规模开展国土绿化行动,规划建设黑河流域大林带、流沙河沿岸大林带、高铁国省道沿线大林带、北部防沙治沙大林带、工业集中区绿色环境大林带,构筑生态安全绿色屏障。进一步完善绿洲外围的防风固沙基干林带,以县乡骨干道路、干支斗渠、河库堤坝绿化为重点,黑河干支流水源地、北部重度沙化治理区,大力营造生态防护林网,着力构建横贯东西、连通南北的“三纵五横”绿色大通道、覆盖绿洲主要干支渠的农田林网和阻隔北部风沙侵袭的绿色生态屏障,进一步完善绿洲内部的农田防护林体系,基本实现农田林网化。

4.人居环境优化区。以省、市创建丝绸之路经济带重要节点和旅游目的地为契机,加快建设小泉子国家沙漠公园,创建流沙河城市森林公园。以国家生态县创建和美丽乡村建设为目标,以流沙河流域综合治理和丹霞大景区建设为重点,全面提升城区园林绿化品味和档次,辐射带动集镇、村庄绿化美化,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从而提高城乡绿地覆盖率,优化城区人居环境。

(六)2023五年远景目标

2035年,森林覆盖率达到并稳定在20%以上,森林蓄积达到60万立方米以上,森林质量明显提高,一是林种结构、树种结构更趋于合理,森林生态系统更趋完备,森林抵遇自然灾害的能力明显增强。二是林地生产力得到明显提高,森林平均蓄积达10立方米以上。三是林业产业得到明显壮大,林业综合产值达8亿以上,林业对农民收入的贡献率达10%以上。四是通过实施国家储备林项目,使林业资源有显著增长,80%以上的可治理沙漠得到治理,林农收入有大幅增收,初步实现林业现代化,生态环境明显好转。

四、“十四五”工作的主要任务

(一)严格落实林业保护红线

以林地落界成果、公益林落界成果为依据,以林地保护利用规划、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为基础,依托林地“一张图”和年度林地更新,明确划定县级林地和森林保护红线,分级分类进行林地用途管制,强化依法、守法、执法力度,确保生态红线得到有效管控,严格控制林地变更为其他用地。

(二)加快推进国土绿化行动

开展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实施大规模植树造林活动,集中连片造林,构建国土绿化网络,构筑国土绿色生态安全屏障。积极融入丝绸之路经济带甘肃段生态屏障建设新格局,继续生态公益林保护工程和三北防护林体系六期工程建设;坚持重大生态工程与流域生态综合治理相结合,实施张掖黑河流域生态带建设工程;围绕铁路、公路重要交通干线,实施张掖市走廊生态带建设工程,着力打造高标准生态景观绿色长廊;争取将严重沙化耕地全部纳入新一轮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巩固和扩大退耕还林成果;广泛开展大规模义务植树活动,加快造林绿化步伐,扩大森林面积,改善人居环境,提升城市形象,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创造良好的生态条件;培育国土绿化新机制极培育新型营造林主体,鼓励家庭林场、林业专业合作组织、企业、社会团体、个人开展专业化规模化造林绿化。

(三)推深做实林长制改革

森林和草原是重要的自然生态系统,对维护国家生态安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具有基础性、战略性作用。全面推行林长制,要按照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的要求,坚持生态优先、保护为主,坚持绿色发展、生态惠民,坚持问题导向、因地制宜,建立健全党政领导责任体系,明确各级林长的森林草原保护发展责任。

(四)做优做强特色林果产业

1.调整产业结构。深入推进特色林果产业结构调整,开展品种改良、品质提升、品牌创建,加快构建绿色、多元、有特色的林果产业体系。调整优化品种结构,按照多样、适生、生态稳定、经济高效、农民认可的原则,科学慎重选择树(品)种,加快良种引进、选育、示范、推广,适应市场、消费和加工需求,合理配置早、中、晚熟品种,协调发展制干、鲜食与精深加工品种,实现品种资源的优势互补,促进优势主导树种向适宜区集中,建成一批优质、高产、高效、绿色、有机、环保的特色经济林示范基地;改进传统种植模式,大力推进矮化密植、宽行密株栽培等现代经济林种植模式,促进果品提质增效和产业提档升级;提升优质苗木产业,引进特色优势林果品种苗木良种及其相关配套技术,建设优质苗木繁育基地,打造优质苗木产业体系。

2.推进标准化生产。加快推广林业产业和林产品标准体系,把无公害、“绿色”标准的推广与优质林产品基地、现代林业标准化科技示范园建设紧密结合起来,制定和完善红枣、葡萄等特色林果地方技术标准,完善经济林建设标准体系,加大标准化生产技术实施和推广力度。改进传统种植模式,大力推进密植栽培、水肥一体化、网架棚架式等现代经济林种植模式。改变传统耕作方式,全面推行增施有机肥、测土方平衡施肥等方法,加大优势树种低产劣质果园更新改造力度,彻底改变目前普遍存在的粗放经营模式,提升果园的集约化经营水平全面推行种植加工相结合,不断提升林果业加工能力。强化病虫无公害防控,推行生物、物理、农业防治措施,推广安全间隔期用药技术。落实绿色、有机栽培管理措施,到2025年,使红枣、葡萄等主要树种70%的基地建成绿色、有机林果产品生产基地。

(五)全面深化林业综合改革

1.推进森林资源产权制度改革。全面规范林业综合服务中心、不动产登记中心工作流程,建立林业资源资产产权制度,逐步健全林业资源有偿使用制度,不断完善公益林生态效益补偿制度,探索荒漠化生态系统补偿制度,制定森林资源资产评估制度,健全林业资源资产产权档案,探索形成公开、透明的林权流转交易市场和林权交易平台,健全完善沙化土地封禁保护区和森林、沙漠公园管理制度,探索建立生态保护考核制度。健全集体林地产权管理制度,稳定承包权、放活经营权,推动集体林地经营权依法有偿流转。

2.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加快林业合作社发展,积极培育林业专业合作社、家庭林场为主的新型林业经营主体,大力推进林权抵押贷款和林业贴息贷款,落实林业贷款财政贴息政策,稳妥推进林权流转,发展多种形式的林业规模经营。

3.完成国有林场改革任务。根据国务院关于国有林场改革实施意见和省政府通知精神,用足用活国有林场改革发展政策,稳步推进我县国有林场改革,全面完成4个国有林场改革任务,以县编制森林经营规划,提高森林经营质量和水平。

4.推动林地经营权流转工作。全完善农村林业产权制度,促进生产要素合理流动和林业资源优化配置,推动林产业持续健康发展,努力探索生态环境建设与林果产业协调发展模式,使广大林农放心大胆的投资林业生产或通过流转交易等获得更多财产性收入,拓宽林农融资渠道、激活农村经济、促进林农增收、实现精准脱贫,推进生态环境建设产业化、产业发展生态化。

5.完善林业保险制度。认真研究林业保险政策,探索森林保险工作管理机制,积极推进商品林产值保险,拓展保险品种,加快建立森林评估、灾害风险评估、灾害损失评估等配套措施。开展森林保险工作,发挥保险在森林资源保护和防灾减灾中的作用。

6.推广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全面贯彻落实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关于运用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推进林业建设的指导意见》,在沙漠公园、森林公园、造林绿化、防沙治沙、城区绿化以及林区公共服务设施等领域探索实施PPP项目,拓宽林业融资渠道,争取尽快探索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典型经验。

(六)依法强化林政资源管理

1.实行最严格的林地管理制度。建立健全森林资源目标责任制,开展森林资源管理系统建设,实现森林资源信息化管理。坚持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正确处理保护与发展的关系。一是加强林木采伐限额管理。进一步完善林木采伐管理制度,精简审批程序,做到阳光操作,方便群众,严格落实凭证采伐制度,加大采伐监管力度,防治乱砍滥伐行为的发生。二是严格征占用林地审核审批。不断强化林地保护措施,加强宣传教育,着力提高全社会保护林地意识,禁止非法占用林地的行为。认真落实林地征占用定额管理制度,切实加强征占林地审核审批工作。三是严厉打击非法侵占林地行为。加大林地保护管理执法力度,定期开展工程建设使用林地情况执法检查,对非法占用林地的,县森林警察大队、县林政稽查大队要依法严肃查处,形成高压态势。四是加强木材经营加工企业监管。大力整顿木材经营加工市场,严格落实木材凭证经营加工制度,坚决取缔非法经营加工企业。五是加强木材流通管理。严格执行木材凭证运输制度,加大执法力度,坚决打击伪装运输、无证运输等违法行为,从源头上杜绝非法运输。

2.突出沙化土地封禁保护区建设与管理。理顺管理体制,健全完善沙化土地封禁保护区管理制度,定期开展沙化土地封禁保护区环境保护专项大检查行动,加大管护措施的落实,不断提升管理能力,增强区域生态功能作用的发挥。

3.全面加强国家级公益林管护工作。按照《甘肃省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管理实施细则》和《甘肃省公益林管护办法》的规定采取五项措施,层层签订目标责任书,严格考核,加强保护和管理,确保国家级公益林建设工作全面落实。

(七)全面提升林业支撑能力

1.强化林科技服务工作。以“提升生态质量、升级林产业、服务基层林农”为目标,不断完善科技创新、技术推广和质量标准三大体系,努力完成科技创新工程、提升科技推广成效、加快科技平台建设、增强林产品质量安全保障能力、拓展科技合作五大任务,实施五大林提升工程,即营造林技术创新工程、植被恢复技术提升工程、林果产业化技术应用工程、优良林木种苗快繁技术工程、林科技创新工程,通过关键技术攻关以及技术集成示范推广与应用,获得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科技成果,提高林自主创新能力,实现基础研究、应用开发、成果转化、产业发展的协同。

2.加强林人才队伍建设。不断创新林人才管理、培养、引进、选用、流动、激励机制,统筹推进各类人才队伍建设,完善林科研评价和激励机制,技术创新与现实生产力对接、技术人员创新劳动与个人利益对接充分激发林草专业技术人才的创造活力全面提升各类人才的创新创业能力。培养和造就一支与我县林业快速发展相适应的数量充足、结构优化、布局合理、持续发展的高素质林业人才队伍。建立临泽县林科技信息平台,加强林草产业对外合作交流,完善“引进来、走出去”战略,积极利用项目合作、聘请专家、外出学习考察,大力开展人才技术交流,进一步丰富和优化人才交流的层次和内容。

3.建立林业资源社会监督机制。增强公众生态意识,畅通群众监督、舆论监督渠道,健全举报、处置和奖惩机制,把林业资源置于全社会监督之下,提高资源监管和保护成效。

(八)夯实林业基础保障能力

1.加强林业资源监管力度。加强林业行政执法队伍建设,严格执法主体资格管理,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加大林业执法力度,定期开展违法占用林地清查专项行动,加强森林资源采伐利用监管,深化集体林采伐管理改革。积极开展监测、评估及专项执法,严厉打击违法行为,保护和管理好森林、林地、荒漠及沙区植被。提高林业干部队伍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来推动工作的能力水平。在全社会深入开展林业普法宣传教育活动,用法治意识构筑全社会保护生态的无形红线。健全林业普法体制机制,创新形式手段,丰富内容载体,提高普法宣传的实际效果。

2.狠抓林业有害生物防控体系建设。加强监测、预报与警报体系建设,建立森林病虫害情报档案和数据库,掌握病虫害动态,预测短、中、长期主要病虫害发生趋势和危害程度,定期发布预报,准确及时发布警报,提供防治决策依据。着力推进森防检疫目标化管理,抓好杨树蛀干天牛、红枣食心虫、枣瘿蚊、苹果蠹蛾等防控工作,做到有虫不成灾,有疫不蔓延,林业有害生物成灾率控制在4.8以下;有害生物无公害防治率92%以上,确保主要林业有害生物种苗产地检疫率达到100%,无公害防治率达到省上下达的指标要求。加快陆生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防控预警体系建设,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入,进一步提升监测防控能力,测报准确率达到90%以上。

3.建立健全森林防火安全管理体系。坚持预防为主、积极消灭的工作方针,发挥专群结合、群防群治的制度优势,以森林重点火险区综合治理为突破口,进一步建设和完善森林防火预防、扑救、保障三大体系,最大限度地减少森林火灾的危害。主要在森林防火宣传教育、森林火险预警监测系统、林火阻隔系统、森林消防专业队伍及装备、物资储备库建设等五大方面开展工作,森林火灾损害率控制在0.6以下。

4.探索生态扶贫机制。通过森林管护和退耕还林补助、营造林投资补助、生态公益林补偿等林业补贴方式,让有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就地转为护林员,直接增加参与林业建设的贫困人口收入,实现生态补偿脱贫一批,鼓励引导贫困农民利用林业资源,通过林权抵押贷款、林业贴息贷款等方式大力发展特色经济林、森林旅游等绿色产业,拓宽林业特色产业扶贫的路径,探索生态扶贫机制。

(九)大力推进林业信息化建设

探索建立集林业资源、营造林、灾害应急、林业产业、生态文化五大核心业务系统和智慧林业网络平台,全面开展林业信息化建设工作;创建行业微博、构建QQ群、微信群,开通微信公众关注等展示林业建设成就和主动推送服务,形成全民参与、全民共享的生态文明建设新风尚;围绕视频会议、综合办公、业务应用四项系统工程,改造林业门户网站,提升网站应用功能;推进“互联网+行动林业部分行动,启动“互联网+林业”试点示范,鼓励发展电子商务、信息服务新业态,探索“林产品生产+电商企业+城市终端配送”等多种经营模式;力争2025年末基本实现互联网思维,全县林业信息化率达到85%

(十)倾力打造生态宜居环境

继续围绕全市“一园四带”生态示范工程,深入推进全县“六带四园多点”生态建设,以绿色通道、生态防护林、美丽乡村、治沙造林、城区绿化改造提升为重点,持续开展大规模国土绿化,力争建成区绿地面积在原有基础上每年增长10万平方米,每年城市绿地净增量达到1%,到2025年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到20平方米;城市外围每年计划新增绿地面积1500亩,使城市绿地系统布局更均衡、结构更合理、功能更完善,努力把我县建成更具活力、更有品位、更加宜居的现代化城市。大力开展生态村镇、“美丽乡村”建设,积极创建国家级美丽乡村先进县,依托村庄现有地域特色和原始风貌,科学引导村民围绕村镇周围、村内道路两侧和房前屋后及庭院开展绿化美化,力争到2025年,使全县50%的村达到“美丽乡村”建设标准,村庄绿化率达到35%以上。为城市营造绿色安全的生产空间、健康宜居的生活空间、优美完备的生态空间。

(十一)多举措加强草原生态保护

1.加大宣传力度。大力宣传《草原法》、《草原征占用管理条例》、《甘肃省草原条例》等法律法规,广泛宣传党中央和国家有关草原保护的相关政策,为广大农民群众解答提高广大干部群众的思想认识,统一思想,转变观念,使其充分认识草原生态工程建设对保护和恢复草原生态环境的重要性,提高了他们保护草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2.调整结构、转变方式,促进后续产业发展。一是加大草原基础设施建设。科学合理整合各类惠牧项目资金,加大对饲草地、牲畜暖棚、草原围栏等草原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改善草原生产条件,提高农牧民防灾减灾能力。二是大力发展草产业。通过围栏封育、禁牧、补播改良、防火防灾等措施,恢复草原植被,改善生态环境,有效遏制天然草场的退化。加快草原节水灌溉建设步伐,推进草原节水灌溉工程的实施。加大对饲草料储备设施的投入,建立县、镇、村三级饲草储备体系,提高饲草贮备能力。三是转变农牧生产经营方式。根据国家有关要求加快推进草原承包经营制度的落实。结合国土三调成果资料,在落实2011年国家草原生态保护补奖政策草原承包经营工作成果的基础上,进一步强化草原承包经营及“两证一合同”管理,积极推进和完善草原承包经营制度。同时,积极推进草原畜牧业由自然放牧向舍饲、半舍饲养殖方式转变,加大退牧还草工程等草原保护项目争取工作,力争在平川镇和板桥建设两个骆驼养殖小区,为彻底实现草原禁牧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3.加快草原保护项目建设。认真实施好新一轮草原生态补助奖励政策、退耕还草工程、黑河流域草原生态治理恢复项目等草原保护和生态修复项目,加快推进草原禁牧制度落实,加大草原管护力度。强化草原有害生物防控工作,加强草原火情预警工作,保护好草原生态建设成果,加快草原生态功能修复。积极与省市部门的衔接沟通,做好草原保护与生态修复项目的争取工作,加大草原生态保护工作的资金投入力度,加快草原基础设施建设和草原修复和治理,进一步保护和修复草原生态环境。2021—2025年,争取国家项目平川镇和板桥镇荒漠化草原建草原围栏30万亩,飞播改良草原20万亩,草原有害生物防治20万亩。同时,推进草原畜牧业由自然放牧向舍饲、半舍饲养殖方式转变,以草定畜,促进草原畜牧业转型发展。保护好草原生态建设成果,加快草原生态功能修复。加强与省市部门的沟通,积极做好山水林田湖、退牧还草工程等草原保护与建设类的项目争取工作,

4.加大草原资源的管理。一是加大草原执法力度。定期开展草原巡查,加大天然草原管护力度,严格规范草原资源利用,严厉打击滥采、滥挖、滥垦等违法行为;二是严格草原征占用的审核审批。加强重大建设项目征占用草原的审核审批管理,认真履行职责,依法办理草原使用和临时占用审核审批手续,跟踪检查用地过程,把好使用和临时占用草原的第一道关口。

(十二)积极培育新型经营主体

积极培育新型林业经营主体,建设林业产业化联合体实行政府引导、政策扶持、市场运作、林农自愿,完善新型林业经营主体同林农的利益联结机制。鼓励林农按照依法自愿有偿原则,通过流转集体林地经营权,扩大经营规模,增强带动能力,发展成为规模适度的林业专业大户。大力发展家庭林场。鼓励以家庭成员为主要劳动力、以经营林业为主要收入来源、具有相对稳定的林地经营面积和有林业经营特长的林业专业大户发展成为家庭林场。支持家庭林场以个体工商户、独资企业、合伙企业和有限公司等类型依法办理工商注册登记和证照申领,取得相应市场主体资格。引导家庭林场开展与自身劳动力数量、经营管理能力、技术装备水平、投融资能力相匹配的适度规模经营,逐步建成标准化生产、规范化管理、品牌化营销的新型林业经营主体。培育壮大林业龙头企业,促进林业产业转型升级。以科技为依托,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中心,运用国家林业产业政策,依托国家储备林基地建设,通过政策引导,加强招商引资引智力度,支持林业龙头企业转型升级。鼓励和引导工商资本到农村发展适合企业化经营的林业产业。鼓励林业龙头企业通过“公司+合作社+农户+基地”、“公司+农户+基地”等经营模式与农户构建紧密利益联结机制,充分发挥龙头企业带动作用。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部门要主动作为,当好地方党委、政府的参谋,积极争取建立党政主要负责人牵头的林业建设领导机制,完善发展战略制定、重大方针政策执行、建设成效评价等制度。按照“党政同责”、“一岗双责”的要求,实行党政领导林业生态建设目标责任制,将林业建设的主要指标纳入考核内容,实行任期目标管理。深入落实《党政领导干部生态环境损害责任追究办法(试行)》,把责任制的落实情况作为干部政绩考核、选拔任用和奖惩的重要依据,严格考核、严格奖惩,推动林业“十四五”发展规划顺利实施,各项目标任务全面落实。

(二)拓宽投入渠道

加大林业建设资金投入,探索建立以“公共财政投入为基础、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多渠道投资机制。统筹用好各类林业重点工程项目资金,倾斜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资金支持林业建设。积极争取财政支农、林业贴息贷款、林权抵押贷款等专项资金,用于造林绿化基地建设补助。按照“谁造林谁所有、谁投入谁受益”的原则,优化政策措施,加大扶持力度,优先解决用地用水,放活林地使用权,明确林木所有权,整合土地整理、水利设施、林业工程等项目资金予以支持,激发市场活力,吸引龙头企业、造林大户、家庭林场等新型经营主体参与林业建设,拓宽投入渠道。

(三)加强宣传教育

围绕国有林场改革、重点工程建设、林业产业发展等工作,及时解读重大林业政策,广泛宣传林业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重要作用,为林业改革发展营造良好氛围。创新宣传方式,采取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对内宣传与对外宣传相结合的办法,多角度、全方位、宽领域、高密度开展林业建设宣传,不断扩大宣传覆盖面和社会影响力。积极开展生态文明宣传教育和生态文化主题创作活动,丰富和完善生态博物馆、科技馆等生态文化载体,创建一批生态文明教育基地,加强生态文化传播体系平台建设,提供丰富多样的生态文化产品与服务,增强全社会生态文明意识。

(四)强化人才保障

深入实施人才兴林强林战略,创新人才培养、使用、管理机制,精心打造高素质的林业人才队伍。优化人才培养模式,加强与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的沟通交流,强化林业一线实践培训,注重发挥“传帮带”作用,着力提高林业人才的研究能力和实践能力。强化正确用人导向,改进人才选拔方式,坚持以能力和业绩作为衡量人才的标准,让想干事的有机会、能干事的有舞台、干成事的有地位,最大程度激发林业人才干事创业的动力和undefined。完善激励保障机制,注重改善优化人才发展环境,用事业留人、待遇留人、感情留人,鼓励和支持林业科技人才创新创业,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推动林业现代化建设。

六、重点项目

十四五”期间,除常规项目外,重点抓好以下项目的争取实施。

专栏2   “十四五”重点工程项目

序号

项目名称

建设
性质

建设
年限

建设规模

投资计划

(万元)


合 计20(项)




679720

1

临泽县2020年国土综合整治和生态修复项目

新建

2021-2025

建设规模3万亩,损坏土地复垦、采挖砂石料坑整修复绿,周边裸露土地修复、土地平整、客土,栽植苗木,铺设管网,田间道路和农田防护生态环境保持工程。

39230

2

临泽县14万亩公益林生态供水绿化项目

续建

2021-2025

结合闲滩空地和现有的砂石料坑改建渠系湖泊连通工程,在渠系和湖泊四周规划生态绿化工程,计划造林3000亩,打造成融绿色生态、文化体验、亲水休闲于一体的城市生态旅游风光带,改善城市人居环境。

12000

3

临泽县北部风沙区综合治理工程

新建

2021-2025

完成治沙5万亩,其中:工程治沙2.5万亩、生物治沙2.5万亩、修建沙区作业道10公里。

5000

4

临泽县中部沙区生态保护与修复项目

新建

2021-2025

建设总规模7.5万亩,其中:黑河湿地2.5万亩,林地5万亩。以生态保护、森林抚育和自然恢复为主,充分利用森林生态功能,大力发展森林旅游和生态康养。

14770

5

临泽县黑河大林带修复提升工程

续建

2021-2025

在黑河临泽县境内56.2公里两岸50---200米的范围内建设以杨树、柳树、榆树、国槐、沙枣为主的生态护岸林1.2万亩;以发展林下生态康养、休闲采摘、保护乡土特色经济林树种为主的经济林基地1万亩

6000

6

临泽县城市外围生态防护林建设工程

新建

2021-2025

在城市外围建设生态防护林1万亩,扩大城市之间的生态空间。

48000

7

城乡水系连通工程绿化带建设

新建

2021-2025

沿城乡水系连通工程建设50公里10-20米宽生态防护林和绿化带1200亩。

3600

8

交通大林带工程

新建

2021-2025

沿G30高速、312国道、城乡主干道路建设5米宽交通大林带200公里1500亩。

6000

9

临泽县地质灾害综合防治项目

新建

2021-2025

实施板桥镇牛路河、榆木口、直河,新华镇陈家河、小东沟河以及倪家营镇靠山大营地质灾害防治、泥石流地质灾害整体整治和丹霞七彩镇地质灾害防治工程,主要建设拦挡坝、排导堤、防冲坎和其他临时工程等

2400

10

临泽县退化防护林修复改造工程

新建

2021-2025

利用综合修复方式,修复改造生态功能退化防护林5万亩。

25000

11

临泽县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项目

新建

2021-2025

矿山恢复治理面积40.5平方公里,开展综合治理面积40.5平方公里,废弃渣土治理面积20.5平方公里,采坑修复面积21平方公里.

16000

12

临泽县流沙河流域生态修复项目

续建

2021-2025

流沙河全长34公理,属于季节性河流,河道两边多以戈壁荒滩为主,该项目主要以客土造林的模式建设人工生态景观防护林2250亩,栽植以杨树、柳树、榆树、胡杨、樟子松、油松、丁香、榆叶梅等乡土树种为主。

56250

13

国储林项目建设

新建

2021-2025

申报国家储备林建设项目,总规模8.7万亩

87000

14

小泉子沙漠公园建设

新建

2021-2025

经营范围面积442.53公顷,建设沙漠保育、宣教展示、沙漠体验、管理服务4个功能区,打造集生态保护、科学研究、科普宣传教育、生态旅游一体化公园.

21000

15

森林乡村建设工程

新建

2021-2025

完成20个森林乡村建设

200

16

临泽县2021年河西走廊生态保护修复(造林)工程

新建

2021-2025

完成营造林面积37000其中:营造乔木林5000亩,退化林分修复2000亩,封山育林30000

820

17

流沙河流域生态保护修复工程

新建

2021-2025

生态修复工程建设面积1万亩

5000

18

南部水源涵养林建设工程

新建

2021-2025

建设水源涵养林2万亩

8000

19

全县重点苗圃基地建设

新建

2021-2025

完成2000亩苗圃基地建设

6000

20

草原修复项目

新建

2021-2025

完成20亩草原修复

2000

21

森林防火基础设施建设

新建

2021-2025

建设管护站8个,完成数字化森林防火体系建设

4800

22

野生动物保护基地建设

新建

2021-2025

建设野生动物保护基地1

800

23

临泽县北部葡萄长廊建设项目

新建

2021-2025

在板桥镇、平川镇北部沿山荒漠区建设葡萄基地3000亩。

1500

24

木本油料文冠果基地建设项目

新建

2021-2025

新建文冠果木本油料基地4000亩。

1200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