濒临消失的临泽白话
临泽秧歌中有白话,这是区别于河西走廊任何一个县区的特征。临泽秧歌中有一个特殊的角儿,就是攮白话的“白话匠”。 攮有硬说,死说的含义。白话匠大多有那些口齿伶俐,出口成章的人担当。这个角色即谐又庄,以逗人笑为主。
临泽秧歌“白话”。因多用夸张、白描、反语等修辞手法创作,夸张的成分十分明显,有说谎之嫌。于是,临泽人又把说假话也称为“白话”。白话有“白话匠”临场即兴发挥,有景、有物、有情、有理、有事,内容丰富,上口易记,是过年过节秧歌中老少皆喜的一道大餐。
“我的场说起来不大,说起来不小。七月里打场,八月里圆场,九月里起场,还差整整一年。春三月里犁场,至到冰天雪地才犁完三犁。大大的小牛,下了一头小小的大牛,急拉慢拉,拉到场边,后边已跟了五头。”
“我的猪说起来不大,说起来不小,东河沿上喝水,西河沿上摇尾,打了一个喷嚏,下了三天三夜毛雨。”
“说起来玄,也不玄,狮胖牛(屎克朗)拉上磙子转,蚂蚁拉上铁车响,树叶子掉下来头打烂。”
“张掖有个木塔寺,离天还有七八尺。”
唐诗中有“燕山雪花大如席”“飞流直下三尺”“白发三千丈”的名句。临泽白话中如此的夸张,也并不逊色。
“张嫂子真能干,手烧锅,脚擀面,两个奶头捣辣蒜,放屁吹火热剩饭,你说能干不能干。”
白话里有乡亲们的希望、田地、牲畜,能干的妻子,和耐人寻味的一切的一切。这段白话极尽夸张之能事,把一个乡村妇女能干的形色立在了纸上。
利用反语:
“东边的西槽沿下,拴着一匹乌鸡黑的白马”,“光溜溜的结结子,直端端的弯弯子。
同样,白话也能叫每一个人走进过去那一段艰苦的日子里去,从而懂得今天生活的甜蜜。
“一个黑坑,十个和尚念经。” ── 烟赶火冒地煮饭,难比今日电锅,液化气和沼气。
“一个黑先生,摇摇摆摆进街门。” ──以前人畜不开,哪有今天的康居工程概念。
“一个匣匣子,里面装着五个娃娃儿。” ──以前的鞋子,只为遮体。现今瞬息万变,只为美丽。
“两软夹一硬,一人把腰弓。力气都使尽,磨开一条缝。” ──往日人们无机器,只能凭力气用老式的铡刀,来实现养殖的目的。今日现代的大棚养殖技术,先进的机器设备,为一个个农民大型养殖插上了科技的翅膀。
“名字叫个芯芯儿,屁股眼里插个棍棍儿。” ──无电点着小烟洞。今日夜晚可谓是灯火辉煌,美不胜收。
“铁板对铁板里面烤鸭蛋。” ──用鏊子烧馍的日子已被商店卖的烧饼代替。
过去已经不再重来,生活已是一日千里。生活一定还会更加美好幸福。这就是我听白话的感觉。
在白话中,以上都是些古老“白话”,绕口好玩,更有能反映新生活的形形色色的白话值得玩味。具有明显的宣泄的作用。
“去了趟二姨家,简直乐死我。几年不见面,她家变了样:饭菜香喷喷,炊烟无毫丝;彩电能听话,说啥就有啥;落地门,铝合金窗,地板亮得人影晃;风扇乖又乖,摇头凉风起;大棚菜是珍宝,直销省外就是个俏;电话、电脑、电暖气,手机漫游通国外;儿女们都争气,学习好又好,品行端又端,个个考大学,人人是名牌。开放改革政策新,“三农”问题挂党心。你发我发大家发,党恩浩荡记心间。紧跟党来走福路,幸福才会无边际。二姨笑哈哈,做菜八九个,鸡是香酥的,鸭是北京的,解渴喝的是临泽红枣汁,喝酒喝的是茅台和昭武,抽烟全是精中华。吃得我呀好高兴,抽得我啊坠云雾。左三碗右三碗,一气吃了十八碗。肚子吃得磨门槛,醉得我呀站不起。一泡尿儿朝南放,浇了七亩葱八亩蒜,外加玉米制种几十亩。二姨满嘴金牙亮,伸手打掉了我半个脸。”
“柏油路到门前,楼房座座插云天,远程教育真新鲜,一个锅儿和天连。五洲四海都走遍,知识信息是金钱。生活真是大变样,摩托汽车真干散,一阵白烟不见面,转眼北京街上逛,天安门城楼上看风光。坐飞机到黄山,再乘飞船到峨眉,大山名川都游遍。再到外国逛一趟。人人羡慕娃儿欢。玉皇大帝来拜年,你有啥法走得远,世界各地都游遍。我把玉帝瞪一眼,玉帝赶紧把烟装。我们的生活赛天仙,全都靠了共产党玉帝大气不敢出,羞得再也不敢比,人间能有这天地,妙哉妙哉我下凡。玉帝下凡要种田,种不过我们得佩服。”
每场秧歌中。都有人会大声噎气地说白话,内容丰富,非常逗人。听众如堵,欢声雷动。我也喜欢这些写农村人变化的白话段子。听完了像是吃了蜜糖一样,甜得他不能下咽,满是得意。这样的白语段子,概括了家乡人在党的富民政策之下,生活发生的巨大变化。农村人对家乡今昔变化有更加深刻的认识。他们年年把新鲜的内容加进去,编出自己满意的白话,反映生活的巨大变化和希望。感谢着党的富民政策。确实,我们每一个人时时都能感觉到城城乡乡的巨大变化。在农村,小康住宅一排排修起来,人们生活的一天天好起来。水、电、暖,一天天地走进了平常乡下人的家。谁不高兴?谁不觉得幸福?心里的甜美,融进了白话这一独特的乡村文化样式中来。把他们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在秧歌表演中唱出来时,他们是那样的神采气扬,仿佛都变了一个人。我常听这些白话,我理解,那些夸张不是无中生有,而是万千农民的希望和明天。
“一个鸡蛋,滚回西山。西山回来,领回一群贼来──月亮、星星。”在这样的白话中,白话匠会把一家人的几个儿子都编进去来一一说他们取得成绩。
在文学中有比兴的手法。在临泽白话中,则多以自然景物的歌颂而引出白话匠在歌颂的东西。
“张大婶讲卫生,嘴上补着块黑补丁。”
讲卫生,也舍不得扔掉那块破布[脏口罩],还要拿来当口罩的。一个个夸张地伸磁卡脖子,夸张地捋几捋青筋暴突的瘦颈子的白话匠,利用这些信息,表达自己的观点,可谓妙。
“上边毛,下边毛,中间一颗水葡萄。”
他女人的眼睛是绝对漂亮。这双眼睛中,我从来没有看到有喜悦流出,只有辛苦劳累的酸痛和夜以继日劳动和家务给她带来的红血丝。
“东边一座庙,西边一座庙,两个小鬼吓得上了吊。”
女人戴上了耳坠,白话里有一家人的笑。
“庄稼婆姨庄稼汉,庄稼进门再打扮。”
“读书,读书,读了一肚子臭书。上地,上地,韭菜认成葫芦。”
“开窍易,开窍儿难。老大爷百岁认不得娘。见了孙子叫哥哥,见儿媳妇身上摸。可笑可笑,真可笑,癞蛤蟆吞下了天上的鹅。恨天恨地,不恨自己,指甲长长害人害己,到了阴间,磨磨等你。”
“一根白杨木梁,丈八长,开黄花结铃铛。”
“一根绳,扔过城。城动弹,鬼叫唤。”
临泽白话已经深入到每一个人的生活中。那大棚里培植的彩色葫芦叫他们高兴,刹车有一手的人,他们佩服之极。
“天上星星多,地上石头多。石头窝里养骆驼,骆驼走那里?骆驼走张掖,张掖有个好丫头,开着小车嫁老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