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泽县,地处河西走廊中部,是古丝绸之路的要冲。东连张掖,西接高台。北面是一望无际的戈壁沙滩,接巴丹吉林大沙漠,龙首山在这里结尾,合黎山在这里起头。南面是高耸入云、终年积雪的祁连山。这里地势平坦,水草丰美,良田纵横,黑河自东向西奔腾而过,自古以来就是张掖绿洲中一块肥沃的土地。西汉以前为月氏驻牧地,以后匈奴据有。西汉元狩二年,骠骑将军霍去病大破匈奴,河西四郡设立,本地置昭武县。王莽时改昭武为渠武,东汉恢复旧称,沿至三国。西晋统一全国后为避文帝司马昭讳,改昭武为临泽。唐“安史之乱”后被吐蕃占领,后为回鹊所据。明清属甘州卫,后置抚彝厅。1913年改抚彝厅为抚彝县,1929年更县名为临泽。1936年,临泽县的版图比现在要大得多,据《创修临泽县志》载,南山大片牧区为临泽县所辖。当时全县有4万多人口,中部及北部主要是汉族群众居住,南部梨园河流域牧区,裕固族、藏族及汉族群众放牧、生活。西路军来临泽前,这里没有中国共产党的基层组织和党的群众工作基础。
1936年深冬,河西的气候格外寒冷。往常人们都待在家里过着冬闲季节,可是这一年好像谁也没有闲着,人们总想东走走西窜窜打听点消息。红军驰骋河西与敌酣战永昌、山丹的消息不胫而走,红军到底什么时候能打到临泽,谁也难以估计。
国民党临泽县政府及军警早有准备,一面天天操练民团,准备抵抗,一面做好逃跑的准备。政府官吏、地主老财、殷商富豪万分惊恐,纷纷转移粮产,埋藏财宝,收拾细软,携眷逃跑。部分受骗群众,因为对红军不甚了解,筹备干粮,拉牛赶羊,或外出荒野躲避,或投亲靠友。
红军即将入境前,临泽县县长樊振举弃职出逃,地方民团丢下军械自行溃散,城内城外已无敌踪。
红军离开永昌、山丹地区后,以五军开路,三十军殿后,前攻后卫,边打边进。
1936年12月31日,红五军偕总直供给部一部和抗日妇女先锋团二营在沙井子宿营一夜,次日凌晨出发,天亮时到沙河,早饭时分,进占临泽县城(今萝泉乡政府所在地)。总部一部分直属机关和掩护他们的九军一部紧跟在五军后面也赶到临泽城。五军军部和政治部驻蓼泉完小,城里驻西路军供给部等直属机关和妇女团一部分。五军政委黄超率三十七团、四十三团和其他红军部队驻在临泽城关附近村庄。当时,红五军的任务是坚守两城(临泽、高台),等待本队(九军和总部)来接防,五军再攻酒泉,出嘉峪关占安西、敦煌,建立背西面东的根据地。担任掩护总直机关的九军另一部未袭取甘州,夜行军中遭敌伏击,不能向临泽城附近部队靠拢,只好越过黑河驻守沙河堡。徐向前随九军行动,驻花园村张佐俭屯庄。为执行总部部署,当日下午军长董振堂、政治部主任杨克明即率三十九团、四十五团、特务团4个连、骑兵团两个连及军部直属队近3000人向高台进军。途中歼灭敌两个骑兵连。元月1日凌晨4时左右至高台城下,城内守敌保安队1400余人投降,县长马鹤年被俘。
3日,西路军总部随三十军经大马营、东乐、红水、甘州,过了黑河,进驻倪家营子。数日内,临泽县境驻守作战和过路行军的红军步骑来来往往,沿途村庄,县城内外庙宇、厅堂、店铺、民房、古廨均驻满部队。
红军的作风雷厉风行,他们不顾行军作战疲劳,刚刚到宿营地,就立即开展工作,到处张贴“中国抗日红军第四方面军司令部、政治部布告”(这是四方面军北上期间的布告,渡河以后的西路军仍沿贴此布告)。
唯我杭日红军 大举北上杭日 扫清杭日障碍
诛讨卖国之凶 联合全国将士 一心一德杭日
不分阶级派别 无论部队武装 只要抗日讨逆
联合一致救国 立即停战议和 互派代表协商
收复一切失地 保存领土完整 没收日寇财产
富户土豪助捐 保护商人管业 救济失业灾凶
对于知识分子 以及职员学生 联合共同救国
毋庸观望疑心 所有爱国官兵 速起联合红军
一致对日作战 杀身即以成仁 家属一体保护
财产土地不分 西北回番民族 均我杭日友军
共助独立解放 打倒共同敌人 改善工农生活
加饷增加工银 红军所到之地 买卖一律公平
严宁政治纪律 秋毫不犯居民 召开抗日大会
共组杭日联军 成立国防政府 普遍武装人民
不分民族国界 杭日即我联盟 踊跃参加红军
抗日救国救民 唯我共产政党 主张正大光明
愿起领导抗日 不顾一切牺牲 是非自有公论
功罪厥有权衡 此次丢南北上 汇合全国红军
成败在此一举 友故理应分明 毋信谣言诬蔑
毋置敌人奸情 家亡国破在即 特此凯切陈明
务望全国人主 其各触目惊心
总指挥徐向前
政 委陈昌浩
主 任周纯全
公历一九三六年 月 日
县城内外,各个村庄,红军所到之处,政治宣传单位的人员用红土、黑墨、白灰、木炭等在墙壁上刷写“停止内战、一致抗日”,“中国人不打中国人”,“联合起来打日本”,“联俄联共、抗日救国”,“日本帝国主义是中国人民的死敌”,“誓死不当亡国奴”,“誓为民族英雄,不做卖国罪人”,“爱国爱兵不为内战牺牲”,“人民军队是救国救民的军队”,“抗日红军买卖公平”,“坚决消灭马步芳”,“莫替马步芳进攻红军”,“誓死保卫西北”,“欢迎甘青民团参加红军抗日”等大幅标语。
红军所到之处,军营里,住宿地,行军路上,到处都可以听见他们嘹亮的歌声,生活活跃,气氛热烈。红军指战员还利用战斗空隙,给群众教唱歌曲。这些歌曲,有的是宣传党的停止内战,团结抗日主张的;有的是宣传红军救国救民宗旨的;有的是鼓舞红军战士英勇斗争,奋勇杀敌的;有的是揭露国民党蒋介石和“二马”祸国殃民事实的。歌曲内容生动,很有感召力,而且铿锵有力,朗朗上口,深受群众欢迎和喜爱。至今,一些当年积极参加红军活动的老年人,还能哼上几句。
现摘录几首:
抗 日 歌
军和民,团结紧,团结一心打日本。
西安事变发信号,全面抗战开始了。
蒋日汉奸大动摇,日本侵略长不了。
中国人民要看清,革命的高潮已来到。
求解放,来救亡,停止内战把日抗。
收复失地保中华,这是共产党的主张。
男女老少上战场,跟着红军打东洋。
高举杭日铁拳头,誓把侵略者消灭光。
救 亡 歌
亲爱的同胞们,大家赶快起来;
保卫我们的大西北,保卫我们的家乡。
实行独立的对日作战,迎接革命的灿烂曙光;
胜利是属于我们的,正义在我们一方。
亲爱的同胞们,大家赶快起来;
勇敢前进,努力救亡,夺取全国的解放。
红军抗日歌
我们抗日红军,啦梭米梭来来,
要当先锋呀,官长士兵齐心呀,
哆来哆啦梭多啦米梭。
奔向抗日前方呀,啦梭米梭来来,
前赴后进向前进,蒋马匪帮阴谋不得逞呀,
阴谋不得逞。
西进歌
炮火连天响大地,我们红色的战士,
英勇的武装,上前线,
决战在今朝。
为了联合外蒙、苏联,前进!
驱逐日本鬼,向前进!
坚决奋勇向前进1
红军纪律歌
纪律纪律最严密,行动听命令,不准胡乱行。
打土豪要归公,买卖要公平。
工农的东西,不可拿分文。
说话要和气,开口莫骂人。
工农红军亲密团结,如像一家人。
劝 白 兵
白色士兵们,听我说分明,
你们不打我们,我们不打你们‘
大家联合,都去打日本,救国救家庭。
你们的家乡占的日本兵,日本鬼子真可恨,
屠杀工农又奸淫,莫有逃路生。
这是卖国的蒋中正,投靠了日本人。
你们打的卖国仗,你们当的亡国兵,
大家团结打日本,都当真正的中国人。
只要联合打日本
马家的官来马家的兵,制造内战打红军,
可是我们不愿意,不知(哪个)马家是何心;
只要联合打日本,咱们就是一家人。
青 年 歌
笛子吹起来呀哎,唱歌青年听。
我们目前艰苦的奋斗,为的是创造西北根据地。
团结革命的人民,坚决打敌人。
百倍的努力呀哎,加紧来学习,
对付骑兵的战术要学会,还要练好本领打马队。
雪山草地要克服它,敌人定打垮。
上级的命令呀哎,个个要执行。
坚决反对极端民主化,因为它破坏纪律和指挥。
要请同志们来注意,不要落了后。
落后要背鸟龟,胜利了坐飞机。
红军指战员走村串户,访贫问苦,调查了解政治、经济、思想等方面情况,宣传红军的性质和主张,发动群众,组织群众,用实际行动疏导、消除反面宣传的影响,动员群众安心生活生产,使人民群众充分了解和认识红军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自己的队伍,是救国救民的军队,和国民党军队、马家军有本质区别。动员群众从人力物力上支援红军,为筹建苏维埃政权,开辟根据地,奠定抗日后方积极参加工作。向群众反复说明,红军买卖公平,不打骂群众,不拿老百姓一针一线,不抽丁拉夫,请群众监督。
元月1日,临泽县城会馆庙院举行军民大会,西路军军人部部长黄火青,地方工作部部长吴永康和抗日妇女先锋团政治部主任华全双、参谋长彭玉茹出席讲话,讲红军的性质、宗旨、任务、纪律,红军西进的意义。讲开辟革命根据地,建立抗日后方,建立人民当家作主政府,消灭剥削压迫,打土豪分田地,闹翻身求解放的革命道理。号召外出的人家尽快回家,安心生产;号召外逃的政府职员恢复正常工作。红军还在蓼泉东关小学召见工、农、商、学及地方士绅、政府官吏等各界代表,由驻军领导出席讲话,宣传中国共产党和红军抗日的主张,号召大家有钱出钱,有力出力,有人出人,支援红军,团结起来联合抗日。妇女团政治部主任华全双还为东关小学师生讲了政治课,黑板上写“男儿不学则已,学而能为国用,方为学者本旨”等语。当日,徐向前、陈昌浩向军委致电,报告西路军行动情况和敌情,并建议:西路军“如敌无大的压力,即大部留高、抚休整。如被敌迫,即准备部署肃州,以一部诱敌进展”。
红军入境后,很快将县城仓库、平川怀城小学学田仓库打开,拿出部分粮食,除留军需其余散发给贫苦居民。又陆续将城乡十几户地主老财和商号储存、埋藏转移的粮食、食油、布匹、皮毛、被服等物资清理出来,除部分留作军用外,一部分就地发给贫困农民。
红军剧团,在沙河堡的花园村、巷子庙,以后又在倪家营子等地多次演出他们编排的《西进歌》、《打马家》、《红军一定能胜利》、西安事变的活报剧等。
红军的政治主张和济苦爱民的实际行动感召了群众,很短时间内就赢得了人民群众的信赖和欢迎,红军和群众的感情日益深厚,广大群众把红军当作自己的子弟兵。
地方工作部的同志一到临泽,就着手组建各级苏维埃政府。他们深入群众,调查了解,发现骨干,给他们出主意教办法,再由他们在群众中开展工作。同时也深入到政界、商界、教育界开展工作,发现进步人士。根据初步掌握的情况和对敌斗争需要,元月2日,红军在蓼泉东关小学召开会议,由黄火青主持,经民主协商,成立了中华苏维埃临泽县政府,推举李国壁为主席。
李国壁,张掖中学学生,时年19岁,临泽县新添人。红五军西进路过张掖时,恰值李国壁随运粮车队回家。黄火青看见运粮车队,就到车队跟前和李国壁搭上了话。闲谈片刻,相互熟识,黄火青提出要李国壁参加红军。李在以前听到过一些关于红军的事,在张掖亲眼见到坚强勇敢、正气凛然的被俘红军战士,印象极深,表示愿意。黄火青即让他骑马,随军行走,为红军带路。在民主协商中,李国壁即被推举为主席。鲁秉礼,五十多岁,清朝武举,家庭大财主,在社会上有影响。李国壁觉得自己太年轻,不能胜任,提议让鲁秉礼任副主席,得到大家的赞同。委员是:牛登英、赵长贵、王茂正、张兴真、李维成、赵光仁、王砂锅子(兰州人),他们多为当地农民。县苏维埃政府下设内政部、财政部、文教部、土地部。内政部部长戴天秩(县政府科长),副部长李正基(县法庭书记),财政部部长贺文林(店铺老板,张掖人),副部长张老四(木匠),土地部部长杨春葆(县仓库主任),副部长赵延举(县政府稿爷),文教部部长杨春俊(蓼泉东关小学校长),副部长赵怀玉(蓼泉东关小学教师)。苏维埃政府成立后,即发布第一号布告,内容是:红军公买公用,不拿群众一针一线;救苦安贫,打倒土豪劣绅;联俄联共,团结一致抗日。印刷后,在蓼泉、平川、板桥、沙河、小河滩、倪家营、张掖等地城镇乡村广为张贴。
相继县城对面黑河北岸的平川堡也建立了苏维埃政府。主席杨其明,委员谷福德、刘德龙、朱学贵、朱老大、高宗元、陈复兴、朱老四的妻子,都是当地农民。
红九军的部分队伍在何家庄、花园村驻扎期间,建立了沙河堡苏维埃政府,主席顾青善,委员张兴录、李兴普、蒋怀云、何生光,均为当地农民。
倪家营子村苏维埃政府成立比较晚一些,是红军几路大军集中至倪家营子以后,1937年春节前的一个晚上成立的。会议在缪家屯庄召开,徐向前、程世才等红军领导干部七八十人参加了会议。通过民主推荐,组建倪家营子村苏维埃政府。主席宋德和,委员蒋发志、王老四、李明春、孙万基、寅虎娃、曹汝青、肖义金,均为当地农民。群众称为“八大委员”。徐向前总指挥在会上还讲了红军战斗情况和西路军的任务。村苏维埃政府设在曹汝青家。红军的政治部、地方工作部领导人在曹汝青家会见苏维埃政府委员,还开过三次会,讨论工作,布置任务,填表登记每个人的情况。
红军亲手帮助人民建立革命政权,人民当家做了主人,地方政府和广大人民群众也大力帮助支持红军。苏维埃政府成员和交通队长,胸前佩戴红绸、棉布制作的身份证,出入于军营内外,来往于村庄院落,走家串户,为宣传动员群众,全力支援红军积极工作。
苏维埃政权建立后主要做了以下事情:
一、协助红军惩治土豪劣绅
红军驻境期间,少数顽固分子为马家军搜集传递情报,蛊惑群众,破坏老百姓和红军的关系,敌视红军的行为时有出现。苏维埃政府干部和积极分子配合红军及时打击不轨分子。
二、帮助红军侦察敌情,提供情报
西路军进抵临泽、高台一线后,与马家军战斗连续不断,及时准确地了解掌握敌人活动情况甚为迫切。但红军侦察人员地理不熟,且受地方语言限制,容易暴露身份,不便就近活动。于是新建的苏维埃政府紧密配合红军行动,帮助红军侦察敌人兵力、火力和装备情况,向红军提供情报。
三、摧毁封建势力,平分土地
在红军的支持帮助下,倪家营子村苏维埃政府组织农民平分了5户地主的土地近1000亩,焚烧了契约,填写了平分土地表册和通知单。千百年来,压在封建势力下的农民一旦有了自己的政权,并且分到了世世代代向往的土地,热爱共产党、热爱红军的激情溢于言表。
四、动员群众支前,筹措红军给养
马敌重兵进犯,装备优裕,有后备力量,攻势虽遭挫伤,但能得到补充。红军西进以来,远离后方,孤军血战,有耗无补。正值隆冬,红军穿的还是长征时的单衣,食粮无继,弹药兵员无补,药物极缺。敌施展骑兵优势,回旋余地大,红军缴获甚微,招兵弄粮和筹措给养又受到条件限制,处境越来越艰险。苏维埃政府协同红军的地方工作部、民运部、供给部,组织发动群众做了大量工作:
(一)苏维埃政府成员带头并动员群众支援粮食和其他生活用品。倪家营子村苏维埃主席宋德和把自己家仅存的4石麦子送到了部队。在苏维埃政府成员的带动下,村上的宣传队、拥军队、向导队为红军找粮食、借东西、供柴草,日夜奔忙。
(二)帮助红军征购粮草、猪羊肉类、食油、皮毛等物资。沙河街商会会长贾永隆同商贾刘进芳、任长水、丁居成、肖老五响应征募,为红军筹集了价值2000块银圆的布匹和衣物。平川康德村(今五里墩)陈偕元捐银圆200块,小麦40老石,生猪10口,煤3000斤,清油数十斤。红军收到贾永隆等的物资后,还写下“等革命胜利后加倍偿还”的收据。
(三)向红军提供地方豪绅藏贮物资的“密窖”情报(红军称为搞窖子),协助红军征集军需物资。先后在城乡查出了十几户财主及县城的隆盛当、全盛成等几家商号的粮仓、夹墙、地窖、油房,没收、征集了一批粮食、布匹、衣物、毛毡、食油、食盐、皮张、羊毛、白银等,补充了给养。
(四)苏维埃政权的成员和当地群众,组织畜力车辆,解决了物资运输上的困难。何家庄农民何生安等,组织车辆给红军运送大批粮食。
(五)组调工匠,协助红军制造军械弹药,动员群众为制造军械捐献铜钱,提供原料。西路军总供给部设在县城、下营子的临时兵工厂、修械所,生产马尾手榴弹,修理枪支。工匠不足,从当地抽调木工、铁匠,帮助红军搞军工生产。县城西门外的晋怀云等群众亲自削手榴弹木柄;有的群众帮助冶炼、铸造弹壳;有的用谷草灰、松木炭和硫黄、硝盐配制火药;有的锻打长矛大刀、修理步枪;有的砍伐木料赶造云梯。
(六)动员群众为红军的衣、食、住、行做后勤服务。毡、皮工匠日夜为红军作战部队制作皮衣、毡背心、毡鞋等御寒服装;许多农村妇女用毡为红军裁剪缝制毡鞋、毡袜、毡马夹,并用石磨、石碾为红军磨面、碾米,昼夜加工;男人们为驻军搬迁住房,找锅弄灶,担水劈柴,宰杀肉畜,烧火做饭。红军各部在临泽境内经历了频繁的换防,转战,西进东返,群众帮助缝制行军袋,焙炒面,烙饼子,操办行军干粮。
(七)运送养护伤病人员。红军部队在转战途中,宿营的村庄或行军的路上,不少青壮年农民踊跃地承担了带路和抬担架的任务,随军转送伤病员。县城和刘家墩子战斗后,部队撤退急速,当地许多青壮年参加战地救护,随部队转移运送伤员。仅蓼泉唐家湾寨子就有十多人参加担架队,从刘家墩子往沙河堡及倪家营子运送伤员。在药品极缺、天寒地冻、无战地医院治疗的困境中,自动给伤员送水送饭、煮药熬汤、洗擦包扎伤口,热心伺候。下营子170多个伤员住在龙王庙,苏维埃政府派人护理,大家把自己仅有的食物、铺盖拿去供伤员用。
(八)动员青壮年参加红军。经过红军和苏维埃政府的宣传发动,群众对红军的信任日益加深。许多青壮年志愿参加红军,补充了兵员,全县参加红军的约有七八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