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谈时间:2025年7月31日
访谈嘉宾:临泽县湿地局党组书记、局长 张保锋
访谈主题:扛牢湿地生态保护责任 促进湿地工作提质增效
主持人:网民朋友们,大家好,今天我们有幸邀请到了临泽县湿地局党组书记、局长张保锋同志,就我县湿地生态保护方面有关问题与大家进行在线交流。张局长,您好!
张保锋:主持人好,网民朋友们大家好!
主持人:张局长,请您介绍一下湿地有哪些类型?张掖黑河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什么时候成立的?它的重要性体现在哪些方面?
张保锋:2017年11月1日,国家质检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批准发布实施《土地利用现状分类》国家标准,将森林沼泽、灌丛沼泽、红树林、沼泽地、河流水面、湖泊水面、坑塘水面、沿海滩涂、内陆滩涂、水域等在内的具有湿地功能的14个二级地类归入湿地大类。国家对湿地实行分级管理及名录制度,按照生态区位、生态功能和生物多样性等重要程度,划分为国家重要湿地、省级重要湿地和一般湿地。重要湿地包括国家重要湿地和省级重要湿地,重要湿地依法划入生态保护红线。
湿地是全球重要的生态系统之一,具有涵养水源、净化水质、维护生物多样性、蓄洪防旱、调节气候和固碳、应对气候变化、美化环境、教育科研等重要功能。
2011年4月,经国务院批准建立张掖黑河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张掖黑河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于2015年11月被列入全球第八批国际重要湿地,排序全球重要湿地第2220块,是中国入选的第49块,属典型的荒漠地区内陆湿地和水域生态系统类别、湿地类型自然保护区。主要保护对象为我国西北典型内陆河流湿地和水域生态系统及生物多样性、以黑鹳为代表的湿地珍禽及野生鸟类迁徙的重要通道和栖息地、黑河中下游重要的水源涵养地和水生动植物生境、西北荒漠区的绿洲植被以及典型的内陆河流湿地自然景观。是全球9条候鸟迁徙通道之一的中亚通道的重要中转站和停歇地,也是我国候鸟三大迁徙路线的西部路线之一。是减轻沙尘暴危害、阻挡巴丹吉林沙漠侵害、保护祁连山水源涵养区生态安全的天然屏障,对于维护西北地区生态安全、国防巩固、民族团结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
主持人:全县有哪些湿地?面积有多少?主要分布在哪里?
张保锋:根据临泽县第三次国土调查结果,全县湿地总面积达到了20.04万亩,约占全县国土总面积的4.89%。这些湿地主要分布在黑河、流沙河这两条主要河流的沿岸地带,以及中部泉水资源丰富的溢出区域。从湿地类型来看,我们拥有河流湿地、沼泽湿地、人工湿地、湖泊湿地共四种主要的湿地生态系统。
张掖黑河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临泽段主要沿黑河、流沙河两岸分布,涉及我县5个镇32个村2个国有林场,面积8.38万亩,占张掖黑河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总面积61.7万亩的13.5%【其中:核心区1.24万亩、缓冲区1.6万亩、实验区5.54万亩】。地类属性有河流水面、内陆滩涂、耕地、林地、沼泽草地、人工湿地等,其中河流水面1.02万亩。
主持人:张局长,请您谈谈全县湿地范围内都有哪些动植物?
张保锋:至2024年底,全县湿地保护率达到71.4%;湿地野生动物16目36科70种,其中监测到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黑鹳、白尾海雕、乌雕3种,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大天鹅、白琵鹭等10种,国家“三有”保护动物54种。湿地植物37属41种,盖度达88%。
主持人:听了您的介绍,我们看到湿地范围内不论是鸟类还是各种植物,种类日益增多,生态环境也更加美丽,湿地保护成效十分显著,同时为广大市民和群众打造了良好的生态生活环境,老百姓的幸福指数不断增高,我相信这些与我们湿地局各位领导和同志们的辛勤工作是分不开的,请问在湿地保护与管理的过程中,主要做了哪些工作?
张保锋:近年来,我局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围绕“两个区域”【自然保护区、一般湿地】,突出“四项重点”【资源管护、项目规划、生态监测、宣传教育】,全面完成“两项指标”【湿地保有量、湿地保护率】。一是项目储备实施持续扩容。配合市湿地局完成《张掖黑河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总体规划》《张掖国际重要湿地保护修复方案》编制,先后争取实施湿地保护与修复、保护区补助、湿地生态效益补偿项目等6个,累计完成生态补水8850亩、微地形改造474亩,新建水位监测点8处、水文水质监测点2处、气象观测点1处、土壤监测点1处、全要素监控点4处,连续两年为4个镇28个村2813户农户8039亩受损耕地发放补偿资金102.89万元,自然保护区基础管护能力明显提升,湿地生态环境明显改善。二是资源管护工作扎实有效。探索县镇村三级管护新机制,建成平川村等4个共建共管示范点。创新运用“人防+技防”协同巡护机制,建成黑河湿地智慧化管理县级平台并实现联网,严格落实问题“巡查-通报-整改-反馈”闭环处置机制。完成12处第一批一般湿地名录认定公示工作。建立“周报告、月调度、季督查、年考核”制度,常态化落实卫星遥感反馈问题三级监管,确保整改问题不反弹。三是生态监测质量稳步提升。新建的8处地下水位、5处水文水质和气象设施全面开展网络平台动态监测,并按时下载监测数据上报市局。3个水质监测点16项指标均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基本项指标三类以上标准,5个土壤监测样地重金属指标均达到国家土壤污染管控标准。与科研院所合作连续5年开展全省湿地水鸟、大天鹅、黑鹳等重点保护鸟类同步调查,2021年监测发现黑鹳262只【为历年最大数量】,2024年配合市湿地局成功对4只黑鹳幼鸟佩戴卫星跟踪定位仪实施跟踪监测,参与的黑鹳监测研究工作作为甘肃省生物多样性保护优秀案例被推荐到生态环境部。四是湿地保护氛围日益浓厚。利用“一月一法”、法律法规进机关、“一把手讲法制”“干部大讲坛”等活动,丰富湿地法律法规“五进”【进机关、进企业、进学校、进镇村、进社区】宣传品牌。联合开展“打卡湿地·画里临泽”摄影作品暨短视频优秀作品展播,对接国家和省级主流媒体开展湿地保护成效新闻报道10余次,报送刊发信息30余条,与央视协作摄制的《沙漠之舟·张掖黑河湿地》纪录片于《湿地公约》第14届缔约方大会召开期间在CCTV9展播。
主持人:张局长,下一步湿地资源保护与管理工作有什么打算,请您介绍一下。
张保锋:我们将自觉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和视察甘肃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胸怀“国之大者”,扛好政治责任,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坚决筑牢国家西部生态安全屏障。重点做好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一是紧盯国家产业政策投资导向,主动争取中央财政林业改革发展资金和中央财政林业草原生态保护恢复资金,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科学实施三北防护林六期湿地保护与恢复、保护区补助、生态补偿等一系列重大修复工程,加强与周边水域、湖泊、库塘、滩涂的联动保护。二是严格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湿地保护法》等法律法规,依法依规审核报批征占用湿地事项并强化监管,持续开展湿地生态环境问题排查整治,依法严厉打击破坏湿地资源和黑河湿地保护区生态环境的违法违规行为,守好湿地资源安全底线。建立湿地分级管理目录,建立健全综合协调、信息联通、上下联动、部门联合的综合监管机制。高质量完成湿地资源普查和张掖黑河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临泽段勘界定标工作,加大湿地碳汇本底调查和基础研究力度,提升湿地生态系统碳汇能力。三是健全完善湿地生态监测体系,持续与科研院所合作开展全省湿地水鸟、大天鹅和全市黑鹳种群调查,湿地地表水资源监测、地下水动态监测及湿地植被、水文水质、土壤状况等重点生态因子监测。完善“天空地”一体化监测体系,加快监测预警数智化转型,实现对湿地资源的精准监测和高效管理。
主持人:非常感谢张局长接受我们的访谈,为我们普及了很多湿地保护知识。希望县湿地局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扛牢生态文明建设政治责任,勇于担当,积极作为,为打造大美湿地、建设幸福美好新临泽做出积极贡献。
张保锋:谢谢。感谢社会各界和广大网友朋友们一直以来对全县湿地资源保护与管理工作的关心和支持!同时,也热忱欢迎并呼吁广大市民乡亲积极参与监督,与我们一道,共同守护好临泽这片宝贵的“地球之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