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谈时间:2021年5月24日
访谈嘉宾:临泽县板桥镇人民政府镇长 张秀秀
访谈主题:板桥镇“三镇”建设 推动乡村振兴和现代农业有机结合
主持人:网民朋友们,大家好!今天,我们很高兴邀请到临泽县板桥镇人民政府镇长张秀秀同志就板桥镇“三镇”建设推动乡村振兴和现代农业有机结合与大家进行在线交流。下面,就请张镇长向网民朋友们具体作一下介绍。
主持人:今年,板桥镇在乡村振兴方面有哪些新的举措?
张秀秀:结合板桥实际,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就是要以党的建设为统领,以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为总目标,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总抓手,按照“强基固本、兴业富民、净户美村、育人铸魂”的总体思路,聚焦打造“国家级精品玉米制种强镇、河西走廊葡萄风情小镇、省级乡村旅游名镇”发展定位,着眼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核心目标,全力做好主体培育、规模发展、品牌打造、全链推动、人居改善、生态环保、五治融合、技能提升、深化改革、民生保障十篇文章,统筹推进全镇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三镇”建设,具体来说就是要以壕洼、西柳、东柳等村为主,进一步扩大土地流转和规模化经营面积,稳步推进“一社一块田”“一村一块田”改革,带动全镇加快建设玉米制种“五化”基地,逐步实现规模效应强、基础配套强、经营主体强、机械装备强、技术支撑强、品牌效益强的“六强”目标,着力打造国家级精品玉米制种强镇。立足地域优势和光热水土资源禀赋,着眼建设北部葡萄长廊,以土桥、红沟、友好、古城等村为重点,持续扩大北部沿山地带葡萄种植面积,加快推进葡萄产业规模化经营、标准化生产、品牌化打造、全链条推进、融合性发展,引导红桥庄园加大葡萄酒系列产品和旅游产品研发力度,围绕葡萄产业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着力打造河西走廊葡萄风情小镇。以红沟、古城、东柳、壕洼等村为重点,依托香古寺、红桥庄园两个3A级旅游景区,抢抓红沟村入选第一批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的机遇,围绕境内峡谷奇观、壕洼沙海等6张旅游名片,持续加大招商引资力度,规划实施“金沙湾”沙漠公园重点项目,进一步丰富乡村旅游业态,延长乡村旅游链条,提升乡村旅游发展水平,着力打造省级乡村旅游名镇。
主持人:板桥镇将采取哪些措施推动乡村振兴和现代农业有机结合?
张秀秀:为确保“十四五”开好局、起好步,2021年重点抓好五个方面的工作:
(一)持续优化产业结构,助推产业振兴。一是落实玉米制种5.8万亩,新增制种玉米“五化”基地1000亩,新增“一村(社)一块田”示范面积5000亩。二是在张罗公路两侧平整土地新定植葡萄700亩,引导各村群众在北滩靠山地带落实葡萄面积1700亩,全镇葡萄基地提质增效4000亩;平整开发板桥北滩国有未利用土地1500亩,分三期建设高质高效设施葡萄产业园,2021年计划建成保温拱棚200座,种植葡萄500亩。三是新建西湾千头牦牛养殖小区和千只肉羊养殖小区各1处,西柳村万头生猪养殖场全面投入生产。四是持续办好“五一”乡村旅游文化节、“四月八”民俗文化节、“六月六”晒沙节、葡萄美酒节、采摘节、农民丰收节等旅游品牌节会,进一步丰富乡村旅游业态,形成农旅融合发展的良好格局。
(二)持续加强主体培育,助推人才振兴。一是按照“两个全覆盖”“两个转变”要求,全面指导各村清理、规范已建农民专业合作社运行。引导红沟、友好、古城等村组建葡萄专业合作社联合社,切实加强葡萄产业“产供销”全链条专业化指导、标准化生产、组织化运营管理服务,努力提升板桥葡萄的品质认可度和品牌影响力。二是通过引入龙头企业、规范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等途径,着力培育示范作用好、带动能力强的新型经营主体5家以上。三是建立健全培育机制,培养综合素质好、生产技能强、经营水平高的新型职业农民100人以上,让农民成为有“身份证”的产业工人。四是加强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不断壮大“土专家”“田秀才”和农民经纪人队伍,着力培育一批生产、加工、经营、技术服务等技能型人才,不断激发农村人才创业创新活力。
(三)持续深化乡村治理,助推文化振兴。一是深入开展“八五”普法教育,深化平安建设,加大《民法典》宣传普及,着力化解信访积案,维护大局稳定。镇村两级全面完成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二是深化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修订完善村规民约,传承和弘扬良好家风家训,积极构建矛盾纠纷多元调处化解机制,持续推进“三治”融合,提高乡村治理水平。三是精心策划并组织举办“一月一节会”活动,进一步丰富群众文化生活,有序推进文、体、旅融合。
(四)持续整治人居环境,助推生态振兴。一是以“六清六拆六改六治”为重点,全力整治清理柴草乱烧、粪土乱堆、垃圾乱倒、污水乱排等生产生活乱象,持续深化人居环境整治。二是认真抓好视觉贫困消除、庭院环境改善、乡村绿化美化等工作,新建、扩建东柳、板桥高质量住房建设示范点2个60户。三是实施集镇风貌改造项目,统一改造集镇商铺,统一规划整理道路两侧绿化带、停车位,完善集镇基础设施。四是按照全县“五带两园一区”建设要求,全镇坚持“造林”与“造景”相结合,“防护林”与“景观林”相融合,完成板园路10公里道路硬化和张罗公路两侧474.62亩绿化任务,打造景观小节点7处,配套实施停车场、葡萄售卖亭等相关附属设施,着力建设生态、人文、田园、庭院“四美”乡村。
(五)持续强化党建引领,助推组织振兴。一是落实“四抓两整治”要求,全面实施“四推四提”工程,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全面开展典型培树和示范创建,精细化打造党建综合示范点,以点带面整顿提升村级组织建设水平。二是采取“课堂+基地”“网络培训+集中培训”等模式,抓好新一届村“两委”班子成员和党员创业培训,提升基层党员干部双带共富的能力水平。三是创设灵活办班读书领学、微型党课主题讲学、视听媒体灌输教学、心得交流专题研学、知识测试以考促学、乡村夜话上门送学“六学模式”,抓实党史学习教育。丰富“三联五帮”载体内涵,打造“联心帮富”党建品牌,以组织振兴引领带动其他振兴同频共振、融合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