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党政动态 走进临泽 政府信息公开 办事服务 政民互动 临泽招商

临泽:创新推行“361”文明大集机制 激活文明实践破圈共融走深走实

发表日期: 2025-11-18 11:34 编辑录入:临泽县融媒体中心编辑 来源:临泽县融媒体中心
 : 

临泽县以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出发点,紧扣“聚阵地链、集服务群、成品牌势”实践路径,创新探索推行“361”文明大集机制,用系统性、沉浸式、接地气的服务方式聚力文明实践破圈共融、走深走实,为推动中国式现代化临泽实践注入文明实践新动能。

“三级联动”打通城乡界限

促进“阵地覆盖”和“全域文明”有机融合

针对“镇村阵地利用率不高,志愿服务形式单一,群众差异化需求得不到有效满足,且深化移风易俗、推进文明乡风需持续用力、久久为功的现状,临泽县广泛调研、多方论证,研究出台《临泽县“361”文明大集工作方案》,明确具体任务和推进计划,持续化跟进、规范化运行、制度化落实。依托县镇村(社区)全覆盖的中心所站阵地、全方位的骨干特色队伍、规范稳定可持续的服务品牌及运行模式,探索推“361”文明大集机制(“3”即县镇村、中心所站“三级联动”“6”即打造理论宣讲、典型宣传、志愿服务、文明集市、民俗体验、文化惠民“六大版块”“1”即动员全县各级志愿服务队、志愿者“一起行动”),通过下沉县镇村资源有效打通服务壁垒进一步实现破圈共融,力促资源作用发挥最大化、文明实践活动常态化、服务群众需求多样化年初由中心对接镇实践所、村(社区)实践站、县级骨干特色队伍,分月确定活动主题,每月牵头策划举办1-2次县级集中示范活动列出“需求清单”,由各县级骨干特色志愿服务队按需制定“供给清单”,中心协调联动、综合施策,印发活动方案,精准匹配服务内容,带动全县各镇(村)实践所(站)、志愿组织联动服务,将文明实践的触角拓展延伸到千家万户,真正做到党的声音有宣讲、群众困难有帮扶、文化活动有依托、志愿服务有成效,构建起“县级示范引领、乡镇特色承接、村(社区)延伸覆盖”的活动格局。

“六大版块”配制文明大餐

实现“有效活动”和“精准服务”良性互

坚持需求导向和为民服务结合聚焦主题发力,着力实现阵地常开、活动常办、人气常聚。活动设置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理响临泽·传党音”理论宣讲、“德润枣乡·学标杆”典型宣传、“爱心临泽·暖民心”志愿服务、“移风易俗·扬新风”文明集市、“非遗临泽·共传承”民俗体验、“枣乡文艺·润心田”文化惠民等“六大版块”固化开展同时“初心课堂”“晒被子·比孝心”“敬比赛夸”“青年背包客”“我为乡亲拍张照”“圆梦微心愿”“大兵讲法”“婆媳互夸会”“戏曲展演”等品牌项目先后纳入“六大版块”将县域内文明培育、文明实践、文明创建特色活动一起融入“文明大集”,切实让广大群众感知文明温度、自觉参与活动、践行美好生活自机制启动以来,举办县级集中示范活动45场次,开办“文明集市”33场次。机制运行过程中,“文明大集”一改过去志愿服务活动项目单纯、内容单调、方式单一的弊端,立足开展“组合式”服务,分级推行队伍一体化管理运作模式,使各类资源更加集约、服务更加有效服务项目更具体、更丰富、更精准。

“一起行动”赋能常态长效

推动“组织引领”和“全民参与”聚力共促

群众在哪里,文明实践就延伸到哪里。统节日、赶集日、集中服务日为轴线,“文明大集”利用农村集市、广场公园、文化场馆等人口聚集多流量大、受众广机会好、群众自主参与度高的优势,号召县镇村三级志愿服务队、志愿者和广大群众一起行动,聚力“节庆日”变成“惠民日”,由“单向输出”变为“双向奔赴”,融入“烟火气”共享文明大餐活动现场精心设计文明常识大转盘、投壶、“蒙眼摸婆婆”、移风易俗套圈等体验互动环节村民可以在实践中获得文明积分、兑换互动奖品,也可以交流中感受分的参与感、愉悦身心还能在体验中更加清晰地认识到文明深刻内涵,文明实践更具吸引力融入群众日常。“文明大集”吸纳华盛集团、鸿健公司、红桥庄园等经济组织及思源慈善协会等社会组织注入社会资源,100%“财政输血”到不断“造血赋能”持续深化。以资源要素顺畅流动、公共服务均衡配置、体制机制变革重塑为重点,探索“社区行政村”“集镇中心村”“实践圈示范带”等实践模式,构建思想共育、新风共树、服务共享、治理共建、资源共联“五共”新格局,着力实现乡风文明与城市文明的“双向奔赴”,有效推动城乡精神文明建设深度融合。(张冬梅)


编辑:肖佳悦

审核:张朝军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