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泽:设施农业成为家门口的“绿色银行”
乡村要振兴,产业须先行。临泽县坚持把发展设施农业作为推动农业提质增效、助力乡村振兴的重要路径,通过机制创新、技术升级等举措,让设施农业成为确保农民增收致富和推动乡村振兴的“绿色银行”。
近日,记者走进倪家营镇汪家墩新建高标准日光温室大棚,工人们正各司其职,对尚未成熟的冬瓜进行吊蔓和叶面肥的施肥工作,并对成熟的冬瓜进行采收、装车,销往市场。
“冬瓜从4月份就陆续开始种植,大概3个月就可以收获售卖,一亩地能收获8500公斤左右。”倪家营镇农业农村综合服务中心干部杨瑞笙说。
良好的种植效益,离不开硬件设施的坚实支撑。2024年,倪家营镇聚集拓展“六个空间”和“三新一高”(新模式、新技术、新业态,实现高质量高效益发展)目标要求,积极争取项目资金,实施汪家墩设施农业示范园改造提升项目,项目总投资1380万元,采用大跨度双面保温及连栋双层保温技术,提升土地利用率及机械化普及率。并积极引进智能化控制、设施增温等技术,着力提升远程控制、水肥监测和湿度调节等“云”管理服务水平,为高效作物种植筑牢根基。目前,倪家营镇汪家墩村设施农业产业园区累计建成日光温室115座、连体大拱棚215座。
“倪家营镇积极探索引进海容模块双面温室、大跨度双面温室等四种建造模式,有效降低了建设维修成本,提高了土地利用率、采光率和恒温保湿性,实现了瓜果蔬菜的全季候供应,提高了农户的种植效益。”倪家营镇农业农村综合服务中心干部杨瑞笙说。
瓜菜果蔬让设施农业“棚”勃发展,临泽县还通过政策引导、资源整合、企业带动等,让食用菌产业成了大棚种植的“香饽饽”。每天清晨,满载新鲜双孢菇、香菇的货车从临泽发往全国。
“主要发往新疆哈密、酒泉还有兰州市场,一天大概在2吨。今年菌棒生产了40万棒,现在有60个大棚出菇,蘑菇已经出到第2茬了,一茬蘑菇下来大概是80万斤-90万斤。”张掖市瑞源农牧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生产经理张兴虎说。
临泽县把发展现代设施农业作为建设现代农业高地的有力举措,按照“拆、改、建、统”并重,“瓜、菜、菌、果”增收的发展思路,扩总量、提质量、增效益,促进设施农业规模数量、结构质量、品种特色、经济效益全面提升。整合县级资金1000万元,采取整体改造、前后屋面部分改造、部分墙体加固、钢架大棚改造提升四种模式,对1217亩低效设施农业根据连片程度,按照每平方米补助25元、30元、10元的标准给予补助改造利用,进一步激发经营主体和农户改造热情。扶持新华镇明泉村、平川镇贾家墩村、鸭暖镇古寨村等9个新建设施农业示范点,新建设施农业1500亩。着力推进设施农业“统一品种、统一种植,统一销售”,全力打造北片板桥葡萄长廊优质杂果、西片新华丰裕收公司设施蜜瓜、南部倪家营冬瓜、寒旱农业产业园设施葡萄和食用菌、其他各镇优质果菜设施基地,带动全县发展设施葡萄3000亩,设施蜜瓜500亩,设施冬瓜500亩,其他设施果菜1500亩,预计各类果菜总产量达16.2万吨,产值15亿元。(张煜、郑安博、张雅婷、李世栋)
编辑:丁文娟
责编:魏红光
审核:张朝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