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党政动态 走进临泽 政府信息公开 办事服务 政民互动 临泽招商

【高校学子看临泽】桑田戈壁间的故乡记忆

发表日期: 2025-08-01 11:31 编辑录入:临泽县融媒体中心编辑 来源:临泽县融媒体中心
 : 

离家求学的日子里,每当有人问起我的家乡临泽,我总会想起戈壁边缘那片镶嵌在祁连雪水滋养下的绿洲。这座位于河西走廊中段的小城,既有大漠孤烟的苍茫壮阔,又有江南水乡的温婉灵秀,在历史长河中沉淀的人文底蕴,更让每一位游子的乡愁有了具体的寄托。

临泽的景观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与人类智慧的完美交融。深秋时节的丹霞地貌是上帝打翻的调色盘,连绵的山峦被赭红、明黄、青灰等色彩晕染,在夕阳下泛着绸缎般的光泽。站在观景台上远眺,层理交错的岩层如大地的年轮,记录着亿万年的地质变迁。而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黑河湿地的生机盎然。清晨的薄雾中,芦苇荡随风摇曳,成群的候鸟掠过水面,惊醒了沉睡的露珠。这片戈壁中的湿地,不仅是候鸟迁徙的驿站,更是家乡人守护生态的见证。

行走在临泽的街巷,总能感受到历史与现实的碰撞。在昭武故地的遗址上,残留的城垣断壁诉说着古丝绸之路的繁华。汉武帝时期设立的张掖郡,让临泽成为丝绸之路上的重要节点,如今散落民间的陶罐、钱币,都是那段历史的实物注脚。家乡的老人常说,临泽的名字取自“临水而泽”,黑河作为母亲河,孕育了两岸的良田。

让我尤为自豪的是家乡的人文精神。临泽人既有西北人的豪爽耿直,又有农耕文化熏陶下的勤劳坚韧。在艰苦的自然环境中,家乡人创造了“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治沙精神。记得小时候,父辈们常带着铁锹去沙漠边缘植树,那些在风沙中顽强生长的梭梭、红柳,如今已形成绿色屏障,守护着家园。这种与自然抗争的勇气,也融入了家乡的教育传统。临泽一中的校训 “砺志笃学”,正是这种精神的延续。从这里走出的学子,无论身在何方,都带着这份坚韧与执着,在各自的领域发光发热。

如今每次回乡,都能发现新的变化。丹霞景区的旅游设施日益完善,却依然保留着原始的自然风貌;乡村振兴让古老的村落焕发新生,民宿里的农家菜依旧是记忆中的味道;新建的博物馆里,数字化的展陈让历史变得鲜活可触。但不变的,是家乡人脸上淳朴的笑容,是街头巷尾熟悉的乡音,是黑河水流淌千年的从容。

作为一名高校学子,我深知临泽的美不仅在于景观的独特、历史的厚重,更在于这片土地上生生不息的生命力。它教会我在困境中坚守,在变化中传承,在远行中回望。家乡是永远的精神原乡,那些桑田戈壁间的记忆,终将成为我人生路上最宝贵的财富。(作者:王丽君 湖北理工学院 2024级师范学院小学教育专业

编辑:史雪婷

责编:魏红光

审核:徐  焘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