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党政动态 走进临泽 政府信息公开 办事服务 政民互动 临泽招商

【同心聚才·星耀枣乡】在乡村教育沃土上 做点亮童心的“点灯人” ——记甘肃省“陇原青年英才”徐美玲

发表日期: 2025-07-16 10:44 编辑录入:临泽县融媒体中心编辑 来源:临泽县融媒体中心
 : 

【开栏的话】临泽热土,沃野春深;丹霞叠彩,风传韵致。值此第二届“人才服务月”活动开展之际,我们满怀热忱,点亮“人才风采”这片星空。

兹此启栏,旨在让扎根于斯、耕耘于斯的优秀人才走到聚光灯下。他们眸中的星光、手中的光亮,是奋斗镌刻的勋章,更是照拂同行者前路的灯塔——有人以智慧浸润产业沃土,让创新的枝芽破土成林;有人以匠心镌刻城市肌理,让临泽的风骨愈发鲜明;有人以担当守护万家灯火,让桑梓的烟火始终温热。我们将细细铺展这些故事,让每一滴汗水的重量、每一次突破的锋芒,都清晰可见。

愿此专栏成为一方精神港湾,让每一位追梦人看见:在临泽,每一份才华都被珍视,每一次探索都有回响,每一颗星辰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辽阔航程。

深耕教坛19年,从一线教师到学校副校长,从省级农村骨干教师到“陇原青年英才”,临泽县五三小学副校长徐美玲始终以学习为基、以创新为翼、以阅读为桥,在乡村教育的沃土上书写着新时代教育人才的奋进答卷。

“作为教育工作者,只有自己先筑牢思想根基,才能更好地引导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多年来,徐美玲始终将政治理论学习作为成长的“必修课”,《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等著作被她翻得卷了边,密密麻麻的批注见证着她“逐字逐句读原文、悟原理”的执着。在“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活动中,她不仅自己带头学,还组织教师们开展专题研讨,将理论学习与教育实践紧密结合。她坚信“学高为师”,坚持每日阅读不少于2小时,从经典名著到科技前沿,广泛的阅读让她课堂上旁征博引,也为后来推动课堂创新、引领阅读推广埋下了“源头活水”

“教育不能守着老办法,要敢尝鲜、善创新,才能让课堂跟上时代的脚步。”带着这份思考,徐美玲将创新思维融入教学改革,率先探索“AI赋能课堂”。一年来,她主导“慧美课堂・智慧教研”模式,带领教师团队探索AI与教学的融合路径, DeepSeek辅助备课、豆包生成互动课件,到剪映制作微视频讲解难点,她手把手教老师们运用AI工具。“以前上课总担心学生走神,现在用AI设计互动游戏,孩子们眼睛都亮了!”五年级班主任王老师感慨道。如今,五三小学的课堂正在发生“静悄悄的变革”:教学从“单向灌输”变为“互动引导”,学习从“被动接受”变为“主动探索”,评价方式也从“单一分数”转向“过程性反馈”。“看到老师们从怕技术到用技术,孩子们从怕上课到盼上课,我知道这条路走对了。”徐美玲的探索不仅让学校形成了“创意无限的课堂新生态”,更为农村学校的教育信息化提供了可复制的经验。

AI让课堂“活”起来,而阅读能让心灵“富”起来。徐美玲始终记得“以阅读带动成长”的初心,深知阅读是农村学生打开世界的重要窗口。每个周末,她都会准时出现在图书馆或城市书房,和孩子们围坐共读,她常说:“读书就像种庄稼,你今天播下的种子,总有一天会结出果实。”为让更多孩子享受阅读,她推动学校建成“心灵氧吧”读书角、楼道“智慧书吧”,成了学生课后最爱的打卡地创新打造“爱阅读讲坛”,邀请本土作家、名师走进校园,让学生与创作者面对面交流对话;建立“枣乡亲子阅读群”,指导家长开展共读送教偏远学校时,还带去图书和阅读方法。如今,她带动的“悦读阅美”风尚从校园延伸到家庭、辐射到乡村,主持的省级课题顺利结题,带领团队研发的教学模式荣获甘肃省基础教育成果一等奖,书香已成为枣乡最动人的味道。

从个人学习筑牢根基,到AI创新激活课堂,再到领读传薪播撒书香,徐美玲用行动诠释着“陇原青年英才”的担当。“荣誉是肯定,更是责任。”望着校园里孩子们阅读的身影,徐美玲眼中满是坚定,“我会继续做教育路上的点灯人,让更多孩子在知识的光芒下茁壮成长。”(汪永凡)

编辑:史雪婷

责编:魏红光

审核:李一波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