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泽:科技赋能 设施大棚托起乡村振兴梦
临泽县把发展设施农业作为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推动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抓手,通过科技赋能“大棚经济”,让土地“四季生金”,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能。
走进鸭暖镇古寨村现代设施农业基地建设项目现场,数十名工人分工明确、各司其职,棚膜安装、保温系统铺设等工作有条不紊地推进。
“这个项目是6月17日开始动工的,到目前为止,我们已经把这几栋棚的主体,还有保温、太阳能集散热系统基本上完成了,预计在7月15日左右完工。”项目总工李海富介绍道。
鸭暖镇古寨村现代设施农业基地建设项目是今年该镇利用乡村振兴衔接资金实施的重点工程,总投资576万元,在新建16座日光温室的同时,引入了由北京卧龙有限公司携手甘肃农业大学团队联合研发的新型组装温室,不仅抗灾能力远超传统土棚,更是在保温与能耗控制上实现突破,科学设计的高跨比大幅提升采光效率,配合内置的太阳能散热系统,可源源不断为温室供能,形成“高效采光—稳定保温—低耗供能”的闭环体系,从结构设计到能源利用全方位彰显现代农业科技的创新力量。凭借坚实的科技支撑,基地在后续产业发展方面也将展现出令人期待的新突破。
“基地建成后,采取村‘公司+订单+基地’的经营管理模式,以育苗、果蔬种植为主,第一茬1-4月份以蔬菜育苗为主,第二茬7-10月份,引进技术成熟生长周期短产品附加值高的网纹蜜瓜,预计10月中旬即可上市销售,第三茬于春节前上市,在11月中旬至1月下旬种植反季节蔬菜经济作物,通过三茬种植,单棚收入预计可达到3万元,村集体可实现增收48万元。”鸭暖镇古寨村党总支副书记王佳说。
与此同时,鸭暖镇张湾村现代农业新品种育苗基地二期项目正紧锣密鼓的推进中。该项目总规划面积3.5万平方米,总投资1000万元,计划分三期建设。2024年,已建成5座双面钢架拱棚,2025年续建6座双面钢架拱棚、2座日光温室,配套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后续计划修建3000立方米的冷链保鲜库1座,致力于打造集“种苗繁育、特色种植、富民增收”于一体的现代农业示范平台。
“二期项目是6个钢架拱棚两个日光温室,钢架结构已经建设完工,正在安装棉帘和棚膜,两座日光温室钢架结构已经全部安装完毕,预计在7月底所有二期项目的工程全部能竣工完成投入使用。”鸭暖镇张湾村党支部书记闫自明说。
据闫自明介绍,采用双面钢架拱棚与日光温室组合建造,可依季节和种植需求灵活调整功能分区,既提升土地单位产出,又为种苗错峰移栽提供科学规划空间,实现了空间高效利用与环境精准调控的双重突破,也使土地产出效益达到最大化。
“2024年的一期项目5座大棚完成后,进行了育苗,西红柿的种植,每个棚的亩保价格都在9万元,老百姓一个棚的纯收入都在6万元,对老百姓产业增收是一个重要的方面,二期项目的6个双面拱棚和2个日光温室建成以后,对育苗基地的做大做强有一个大的发展,带动周边几个村的老百姓种植结构调整,增收这一方面有一个大的提升,两期项目建成以后,为我们村集体的集体经济每年能增加20万收入。”鸭暖镇张湾村党支部书记闫自明说。
以科技为笔,以设施大棚为卷,临泽县描绘出一幅农业增效、农民增收、集体增富的乡村振兴新图景。一个个项目的落地生根,不仅让土地释放出“四季生金”的潜能,更通过科学种植模式和产业链延伸,为乡村发展注入持续动能,让乡村振兴的梦想在田间地头稳步照进现实。(汪永凡 陈虹 宋正财)
编辑:赵 棠
责编:魏红光
审核:李一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