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深推进“三抓三促”行动】临泽:牛产业“提质增效” 激活乡村振兴新动能
临泽县通过引入龙头企业、落实政策补贴、创新养殖模式,促进肉牛产业规模扩大、品质提升,推动牛产业提质增效,为乡村振兴激活了新动能。
走进甘肃美加农畜牧科技有限公司和牛养殖基地,宽敞明亮的牛舍内,膘肥体壮的牛儿或悠然嚼着草料,或惬意享受阳光,干爽安静的环境颠覆了人们对传统牛舍的印象。这里的养殖景象,正是临泽县肉牛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写照。
2023年,新华镇紧抓招商引资机遇,成功引入甘肃美加农畜牧科技有限公司,公司落地后迅速建成3栋标准化双列式牛舍与6000平方米运动场,1300头和牛在此“安家”。随着产业发展,公司创新“企业+农户”联动模式,为农户提供技术指导、优质种源和胚胎,农户负责日常饲养管理,同时公司给予每头犊牛1万元左右的收益保障。这一模式不仅促进了产业规模化发展,更带动了农户增收。在多方努力下,如今该基地和牛存栏量已攀升至1500余头,其中纯血和牛扩繁到700余头。
“下一步我们计划将一些安格斯、西门塔尔、荷斯坦奶牛陆续淘汰,将整个种群优化,陆续将和牛繁育这个产业做大,我们计划是达到2000多头纯血和牛。”甘肃美加农畜牧科技有限公司经理任学远说。
牛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是推动畜牧产业升级的关键,而种质资源作为产业发展的核心“芯片”至关重要。临泽县积极融入张掖-武威为核心的百万头大众型肉牛产业带,全力推进“河西肉牛”(张掖肉牛)新品种选育,致力于打造优质肉牛和牛肉生产基地。
在沙河镇兰化养殖小区,一栋栋标准化的牛舍整齐排列,圈舍前后干净整洁,圈里的牛儿们个个膘肥体壮,兴农肉牛养殖专业合作社理事长杨学成看着刚刚繁育出的小牛犊喜上眉梢。而这份底气与自信,离不开一项“含金量”十足的政策扶持。
为夯实肉牛产业基础,扩大母牛饲养规模,加快“河西肉牛”新品种选育,临泽县聚焦存栏5头以上基础母牛的养殖场(户),通过“见犊补母”的形式,以一般养殖户500元/头、养殖场区600元/头的补贴标准,精准“输血”养殖业。正是这项政策“及时雨”,为杨学成的合作社注入强劲动力。凭借规模化养殖优势,每头产犊母牛600元的补贴,被杨学成用于引种扩繁、强化防疫体系建设等方面。如今,杨学成的合作社牛壮业兴,不仅彰显着政策红利的切实落地,更成为特色养殖业蓬勃发展的生动注脚。
“政府对我们的补贴比较及时,给我们养殖户很大的帮助,也提振了我们的养殖信心,让我们更好地发展产业。”临泽县兴农肉牛养殖专业合作社养殖场场长张勇说。
临泽地处草畜产业发展黄金纬度带,凭借自然资源优越、饲草丰富且无工业化污染的天然优势,成为发展生态畜牧业的理想之地和全省及西北地区重要的畜牧业生产基地。近年来,该县持续推行“小群体、大规模、跨区域”标准化养殖,坚持新建与改造并重,连续18年出台扶持政策,通过以奖代补、贷款贴息等举措优化肉牛产业布局。截至2024年底,全县牛饲养量达35万头,基础母牛存栏8.5万头,建成98个标准化规模肉牛养殖场区,规模养殖占比超70%。同时,围绕强龙头、树品牌,全力打造“甘味”名牌产品,扶持企业开展精深加工与品牌培育,引导企业开展线上线下交易,形成“农户+平台+客商”产销模式,推进养殖、加工、配送、销售一体发展,提升产业化水平,让畜牧业成为乡村振兴的强劲引擎。(汪永凡 贾璎)
编辑:丁文娟
责编:魏红光
审核:李一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