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信心 看发展】 临泽:标准化建设“双引擎” 激活文旅高质量发展新动能
临泽县坚持“软硬兼施”,以设施建设和机制创新为引擎,大力实施重点文旅项目,不断完善旅游标准化管理体系,全力推进旅游标准化建设,走出了一条从“景点旅游”向“全域旅游”跨越的升级之路。
眼下,“五一”假期刚过,张掖七彩丹霞旅游景区热度持续攀升。景区观景台上,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无不为这片历经亿万年地质变迁形成的五彩奇观所震撼。历经多年旅游标准化建设的沉淀,七彩丹霞景区运营公司成功挂牌新三板,现代企业治理体系日趋完善,景区管理、接待与服务水平稳步提升。如今,七彩丹霞不仅是国家5A级旅游景区和世界地质公园,更以日接待5.8万人次的承载能力,成为临泽文旅的“金色名片”。
在丹霞景区北侧,总投资4.37亿元的丹霞小镇二期建设现场,塔吊林立、机械轰鸣,地质研学中心桩基施工正酣。作为丹霞大景区提质扩容的核心配套项目,这里将建成集地质研学中心、“丹霞之夜”不夜城、主题民宿组团、太空舱营地等为一体的文旅融合示范区,“项目建成后,游客白天可参与地质研学,夜晚能体验光影夜游,形成‘24小时旅游生态链’,将游客平均停留时间从0.8天延长至1.5天。”张掖丹霞文化旅游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安克泰介绍。目前,该项目已完成土方开挖和职工宿舍楼桩基施工,预计年内主体工程全面竣工。
一直以来,“留客难”是影响旅游产业发展的制约因素。针对旅游业“过境游多、过夜游少”的痛点,临泽县以项目为抓手延伸消费链条,利用独特的风沙地貌景观资源,在距县城26公里的戈壁沙漠深处,精心打造金沙湾旅游度假景区,凭借“星空之眼”地标和沙漠越野、篝火晚会等体验项目,今年已吸引7万游客探秘大漠,成功跻身国家3A级旅游景区,与之遥相呼应的阳台山旅游开发项目,将串联南北旅游大通道,推动丹霞景区与北部戈壁旅游资源协同发展,构建“南丹霞、北阳台、中田园”的全域旅游格局。
除了日益完善的旅游硬件设施,制度创新的“软实力”也尤为重要。临泽县探索创新旅游标准化管理体系,通过“业主+公司+市场”的经营模式,引导全县各文旅经营主体,推进乡村客栈标准化建设,不断提升乡村客栈服务水平,努力实现游客“引得来、留得住、玩得好”的发展目标。
“挂上‘五星’招牌后,入住率提高了三成!”在丹霞景区附近的“乡情家园”客栈,经营者黄娟指着墙上的星级标牌感慨。作为临泽县乡村客栈标准化的示范点,她的客栈通过业主管理委员会严格的卫生、服务、设施等各项指标考核后获评星级,成为全县首批“样板民宿”,也带动行业内经营业主对乡村客栈进行改造升级。这套由委员会牵头制定的《乡村客栈服务质量等级划分与评定》标准,涵盖基础设施、安全管理、服务保障等类目,通过“挂牌公示、动态考核—末位淘汰”机制,倒逼行业整体升级。目前,全县已有23家乡村客栈完成评星定级,带动250余家住宿单位改造提升。
在硬件投入与制度创新的双轮驱动下,临泽旅游标准化建设成效显著,全县文旅产业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良好态势。目前,全县累计创建A级旅游景区8个,培育星级饭店7家,旅游住宿接待单位350余家,住宿床位达1.5万余张,培育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1个,省级乡村旅游示范村5个,乡村旅游示范点39个,成功创建为“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
站在丹霞之巅远眺,从色彩斑斓的丹霞地貌到苍茫壮阔的沙漠景观,从烟火升腾的度假村到星罗棋布的田园民宿,一幅“软硬兼施”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全域旅游画卷,正在临泽大地徐徐展开。(李炳)
编辑:刘 颖
责编:魏红光
审核:徐 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