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旗飘扬映枣乡】平川镇:党建催开“幸福花”
乡村治,则天下安。近年来,平川镇持续推进党建引领乡村治理试点工作,全面推行“五小”工作模式,小切口微改革精准发力,撬动工作理念大转变,催开乡村治理“幸福花”。
“这几天有村民反映自家苞谷减产的问题,今天,我们聚在一起评一评,议一下……”6月28日,在平川镇五里墩村的邻里小院里,党员、村干部和派出所民警正围坐在一起召开议事会,大家你一言我一语,针对近期村民反映的问题,纷纷提出自己的看法。
小议事解决大难题,议的是群众的诉求,解决的是群众的难题。平川镇针对群众身边的邻里纠纷、家庭矛盾、困难帮扶等“关键小事”,依托建成的113个“邻里小院”,采取“收、说、定、议、报、解、促”七步议事程序,引导群众主动说事、相互评事、协调理事,让村民从“观众”变成了“主角”。至目前,全镇开展说事议事60余场次,参与党员群众1600余人,收集社情民意200余条,调处各类矛盾纠纷101件。
“我们依托‘邻里小院’,通过民主说事会这种模式,及时处理村里的矛盾纠纷,让大家的事情大家说、大家办,大家共同参与,真正做到让群众满意。”平川镇五里墩村党总支书记陈国荣说。
“‘大兵讲法’普法系列栏目新一期又上线啦,是关于‘警调对接’的,快去看看!”在推动党建引领乡村治理的进程中,平川镇依托新媒体开办了“大兵讲法”微视频栏目。借助信息化手段,从多个渠道收集诉求,并对问题进行即时处理,达成了“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的效果。同时,利用微信公众号、村社微信群实时推送电信诈骗的案情、手段以及防范建议等内容。同时,大兵工作室与镇上的老魏调解室共同搭建线上普法平台,通过微信群定期向群众推送法律知识,开展一对多、一对一等释疑解惑,有效疏通了涉法涉诉堵点。
“我们开办的‘大兵讲法’普法宣传栏目,通过视频讲故事的方式,让普法融日常生活,让群众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法制教育。”平川镇副镇长张杰说。
“谢大爷,这个您拿好,这是村里发放给您的孝善基金。”拿到村党支部书记送来的1200元孝善基金,平川村村民谢永福笑得合不拢嘴。
“近年来,我们探索‘党建引领+孝善基金+乡村治理’模式,从2020年开始,成立了孝善基金会。在实施过程中,制定了十项负面清单,通过负面清单,传递好家风好家训,带动社会风尚全面改善。”平川村村委会村主任助理干部谢虎说。
平川镇把开展孝善敬老活动作为推进乡村治理的又一创新举措,把“乡贤文化”和“孝善文化”予以有机结合,并以平川村作为试点,成立了“夕阳红”孝善基金会。按照“子女尽孝、社会善助、政府引导、村民自治”的原则,每年为年满65岁的老年人发放孝善基金分红800元/人,为70岁以上老年人发放孝善基金分红1200元/人。与此同时,针对不赡养的行为,基金会还推出了光荣榜与负面清单,形成了示范带动效应。通过推行“孝善基金”,既回报了为村集体做出贡献的老人,也落实了子女对父母的赡养责任,搭建起了企业、爱心人士以及社会各界关心老人的平台,培育出了敬老爱老的乡村新风尚。以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从“小切口”展现出关爱服务群众的“大情怀”,有效地调动了群众参与乡村治理的积极性。
如今,在党建引领下,平川镇正逐一破解乡村发展与乡村治理所面临的难题,一幅村美人和的美丽画卷正缓缓铺开。(肖佳悦、李培植、赵敏)
编辑:刘 颖
责编:魏红光
审核:李一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