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贯彻“大食物观”临泽实践④】临泽:践行大食物观让百姓餐桌更加丰富
红枣面团、四坝蒸饼、西北大菜、沙枣金蹄卷,以本地原生态食材和水果做出的美味佳肴,尽显临泽味道;娃娃菜、西兰花、冬瓜、芦笋,各类蔬菜品种丰富;金鳟虹鳟、祁连裸鲤、富锶螃蟹、南美白对虾,各水产养殖推陈出新;红枣、葡萄、樱桃、枸杞,各鲜食水果新鲜美味……
如今,从城市到农村,从餐馆到家庭,在百姓的餐桌上,肉类、蔬菜、水果、水产品等各类食物应有尽有,丰富的餐桌映射着百姓美好的生活,也见证了近年来临泽县认真践行大食物观,通过全方位、多途径开发食物资源,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让百姓餐桌更加丰富。
满足人民美好生活,粮食供给是基础。
过去一年,临泽县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加强撂荒地整治和高标准农田建设力度,大力推进优质粮食工程,全县落实粮食种植面积40.64万亩,其中小麦、稻谷等口粮田2.04万亩,制种玉米29.45万亩,实现产值18亿元,粮食产量突破18万吨。今年,临泽县抢抓国家新一轮千亿斤粮食产能提升行动计划,大力实施优质粮食工程,持续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和套种复种模式,不断夯实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并对种植小麦、水稻、旱稻和实行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的经营主体或农户实行补助,切实增强抓粮内在动力。目前,全县春耕春播小麦面积1.86万亩、大豆0.13万亩、油料0.38万亩,为32家企业配置玉米制种基地30万亩。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群众对食物结构的需求逐渐多元化。美好生活不仅体现在吃得饱,还要吃得好、吃得美。临泽县顺应人民群众食物消费结构变化,在确保粮食供给的同时,着力保障肉类、蔬菜、水果、水产品等各类食物有效供给。
这几天,甘肃鸿泽菇棚内的羊肚菌陆续成熟,工人们正忙着采摘,这也是企业继生产双孢菇、赤松茸、香菇、平菇、金耳等5大类食用菌后,再次尝试羊肚菌种植,并取得成功,有效满足了市场对食用菌的多样化需求。
无独有偶,在临泽县沙河镇兰堡村、板桥镇红沟村、倪家营镇丹霞口等设施樱桃种植基地,一颗颗樱桃已上满“红妆”待订购客人前来采摘,果大味甜的樱桃,丰富了人们的果盘。
新鲜出奇的还体现在水产品上。在鸭暖镇丰森农渔养殖基地,活蹦乱跳的南美白对虾已长有7—8厘米大小,清明前后即可上市,成功突破西北活虾养殖瓶颈,填补了市场空白。
在践行大食物观里,临泽县依托丰富的地下泉水资源和丰富的秸秆资源优势,大力发展冷水鱼和特色种养殖观光农业,通过向动物植物微生物要热量、要蛋白,实现了从传统农作物和畜禽资源向更丰富的生物资源拓展。
过去一年,全县年产各类食用菌1.3万吨,精深加工食用菌及果蔬1430吨,实现全产业链产值6.02亿。新建、改扩建跨区域规模化标准化养殖场区18个,全县猪、牛、羊饲养量分别达到18.9万头、27.29万头、57万只,畜牧渔业总产值31.84亿元。建成绿色蔬菜标准化生产基地1.2万亩,种植优质蔬菜13.81万亩,蔬菜总产量46.8万吨,实现产值14.2亿元。因地制宜发展中药材等特色种植1.6万亩,产值达3亿元。
今年,临泽县聚焦“土特产”,依托黑河沿岸优势农业产业带、戈壁荒滩设施农业产业带、北部乡村旅游产业带,宜粮则粮、宜经则经、宜牧则牧、宜渔则渔,着力培育打造制种玉米、畜牧养殖、绿色蔬菜、戈壁节水生态农业、特色林果、水产养殖六大产业集群,让饮食供给更充足、品类更丰富,让老百姓吃得更好、吃得更健康。(张朝军、李世栋)
编辑:刘 颖
审核:李一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