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党政动态 走进临泽 政府信息公开 办事服务 政民互动 临泽招商

【我的乡村我的家】风华浸远秀芦湾

发表日期: 2023-03-09 18:23 编辑录入:临泽县融媒体中心编辑 来源:临泽县融媒体中心
 : 

【村名由来】

此地近濒黑河因河水浸润,便成芦草葳蕤的河湾洼地或湿地。东邻三二村,西连四坝村,南临黑河滩,北毗三二村。1926年与今四一村、四二村同属第三区贞静村。新中国成立后,1949年改为芦湾乡,属第六区。1983年4月改大芦湾村文体广场队为村,分设芦湾一村和芦湾二村,1984年并为芦湾村。

【村庄档案】

芦湾村全村辖8个合作社,394户1518人,耕地面积3552亩,2022年农村人均可支配收入约为20995.57元,“与时俱进、敢为人先”一直是芦湾精神的象征,从最早的大办工厂,到乡村旅游新路径探索,再到彩虹村庄的先行先试,背后都是芦湾人民“说了算、定了干、困难再大不能变”的坚韧勇敢,芦湾村也先后获得“全国文明村镇”“国家森林乡村”“市级研学旅行基地”“全市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等荣誉称号。

在这里,天空澄澈明净,大地包容平等,连梦想也格外丰腴而又饱满。芦湾,一个在临泽大地上闪耀着彩虹之美的村庄。

春天,我们追随着黑河一路向西,去探访毗临黑河的芦湾村。

惠风和畅,若隐若现的薄雾里,清新的朝阳斜射过来的光,穿过一层轻纱般的羽衣,束束都带着彩虹的影子。落在弱水碎银闪动般的笑纹上,落在天鹅和麻鸭的欢唱里,也落在我们的心上。

车子疾驰。湛蓝的苍穹下,白墙、青瓦、朱门整齐而又端庄,任不懈的春光擦拭旧尘。每一个庭院都驻满明媚的阳光,积蓄着向春天挺进的力量。庄院前,一组葡萄架连接着另一组葡萄架,一个种子召唤着另一个种子,长廊般的植被就连缀成稠密而又充满希望的日子。

漫步在芦湾村,这里的路像从宋词中走出。婉约处曲径通幽,暗香涌动;豪放时携一缕风就能感受四季气息,扬一把土触摸的都是历史印记。果园里,新芽渐苏,花气沉稳凝神。花儿们并不着急盛开绽放,她们在蓄势等待。来人间一趟,怎能辜负一见倾心的期盼?待我华枝春满,必要天心月圆。

小康住宅里,沼气新能源的普及,消散了袅袅炊烟,但饭菜的香味里流淌的依然是家的味道。“做饭不用柴照明不用电”从神话传说走进了芦湾人的真实生活。伫足牛羊饮用的自来水前,才发现哗哗流动的不只是水,还有岁月。淋湿的记忆里,乡愁也就在水汽氤氲的回望中被轻抚疗愈。养羊的大婶说,孩子们考了大学去了南方。淳朴的笑容,分明是替春天深爱着这片土地。她还说,我们哪里也不去,就在这里,守着彼此,一起去看杏花,看桃花,看完桃花再看梨花。原来,白纸黑字的诗不一定是生活,但生活一定会在时光里检阅诗歌。

芦草葳蕤、碧波荡漾,阡陌交通、鸟语花香,田园花海、错落有致。如果说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装点了 “自然平川·水岸芦湾”的外在形象,那与时俱进、敢为人先、弘扬乡土文化就是芦湾成就现代新农村的精神内涵。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与时俱进的思想就已在芦湾人心扎下了根。他们勇敢“大包干”,勇砸“大锅饭”,大兴民办企业,让村民率先走上脱贫致富路。而今在“一业主导、多元富民”产业发展的思路指引下,高原夏菜和设施蔬菜的种植被全域推广,现代农业产业园连体拱棚及育苗中心得到新建,现代农业示范基地的着力打造,不仅筑牢乡村振兴的“桥头堡”,也给芦湾人民的经济插上了腾飞的翅膀。

物阜民丰的今天,芦湾人在大踏步往前的同时,也牢牢抓紧乡土文化这个根。他们修建乡村记忆馆,用村庄的永恒记忆来弥补人类健忘的缺点,得以随时唤醒这片土地上那些激情燃烧的岁月。手工黑醋、现酿酸奶、手工挂面等土特产品,老式布鞋、手工鞋垫,编制、串珠等传统手艺,犁地、打场、推磨等民俗生活,一帧帧画幅,一个个古物,让乡愁诗意栖居和盛放。他们创作文化墙,生动的画图中,村规民约、道德准则,如春风化雨般无声地将文明乡风传递到村子的角角落落。他们别出心裁地将体育元素与乡村旅游相结合,真人CS、仿古射箭和爱情花海的布置设计,你不得不为这些踩着时代鼓点的探索者们点赞。

登上芦湾军事空间体验站研学旅行基地,看到“野蛮其体魄”“文明其精神”的标语,忽然想起西征的霍去病。大将军设在芦湾南沙岗的点将台,弥历岁月的风沙,早已沧海桑田,但珍爱和平不忘战事的古训被一代一代继承,分明地昭示着“少年强则国强”这一真理,亘古未变。

鲲鹏展翅竞苍穹,击鼓催征拓平川。春天的梦想再次被点燃,奋进中的的芦湾人已在新的起点、新的希望、新的目标中展翅扬帆,他们终将描绘出“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的秀美画卷。(蒋静)

编辑:刘  颖

审核:徐  焘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返回顶部